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书中缘 > 第47章

天气有些阴沉,风大不止,红凤旗飘扬,本应在上课的学子们聚集在官学闲置的某个校场,议论声不断。很明显的,今日学子们分为了两派,一派人数较多,穿着官学的长袍,朴素非常,另一派人数少许多,却大多脸色白皙,细节处有华丽的装饰。

对于这样的站位,并非是所有人都是自发自主的,来时本有人并不愿意如此,却因氛围所致,各自归位,如今脸色并不好看。

“六殿下、青往大人和院长来了。”

几个小声提醒后,窸窸窣窣的人群安静下来,静静地看向校场前方摆放着的五把椅子。

为首是那位创建这官学的六王女,她今日轻装上阵,除去了向来披着的斗篷,她一身简便的外出装扮,蒙着面纱,连首饰都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显得极为简单素雅。她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到位置边,先谦让院长先坐下后,才落了座。

除了中间的五个位置外,平日里教导学子的教员先生们都出现在校场的两侧,等候着这场辩论的开始。

因这样的辩论尚属首次,院长低声和六王女说了几句大概的规则后,才站起身,往前走一步,宣布相关事项:“今日,红凤官学就平民学子与贵族学子去留问题进行辩论,双方各派出三人参与辩论。最终决定权,由六殿下决定。现在,请双方出席辩论的学子出列。”

一阵骚动后,鲜明分开的两个队伍走出六名学子。

院长点了点头,说:“由贵族学子开始陈述。”

说完话,院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六王女侧头看他,红凤官学的院长并非是无名之辈,他是传闻中的沈由信大师之徒,也是这位大师唯一被外人所知的弟子,精通兵法,也同样擅长诗词歌赋,四十岁出头,平日里都是他在主持官学的常规事务。

“贵族学子这一方,出战的是余家的余阳楷,杨家的杨春陇,钟家的钟霖。平民学子这边,是洪穹,金岳,守津。”

平民无姓,只有名,洪穹是六王女亲自选拔进来的,此次出场,院长也没有特别去介绍,原因在于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红凤官学虽设有无差别的选拔制度,但是一般平民毕竟平日里没有家族的培养,即使是同样的选拔,真正进入还是寥寥无几。这个时候,就需要红凤官学的老师、六王女等人的慧眼识珠。

不过,六王女倒是难得的问了一句:“洪穹在官学里表现如何?”

“兵法、武学方面天资聪颖,一点即通,诗文方面却不行,一般的认字都还落后于人。”院长自己擅长兵法,对于这方面天资不错的学子比较关注。

“不必事事都擅长,能有一项精通,便十分优秀了。”六王女说道。

“听这意思,殿下对洪穹寄予厚望啊。”

“院长难道不是吗?”六王女望着场上精神奕奕的学子们,“如果不是院长有意培养,他今日怎会成为平民学子的代表呢?”学子众多,即便是有天赋,也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出头,何况红凤官学中,根本没有庸才。只有受到重视,并投入资源培养,才能在迅速成长。

“殿下特别去领回来的学子,我怎么能不重视?”院长说道,“开始了。”

贵族学子派出的第一位是余阳楷,听院长介绍,他是如今在官学中文学造诣最高的学子,平日里便是诗文方面的领头羊,对时政也有独特见解,派他第一个出场,算是情理之中。

“当今岳国,以身份划分,尊卑有序,以下犯上是为大忌。这不仅是维持王室至高政权的保证,也是让这个国家得以继续运作的保证。”

此话一出,底下的学子们议论纷纷,这的确是世情,但是六王女创立这所官学,目的就在于打破这种僵局,让更多的平民学子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否则这些学子去其他官学就好了,来这干什么?余阳楷是傻了吗,他莫不是忘了这场辩论最终的裁决权是在六王女的手中?

话锋一转,余阳楷将手一背,笑着说:“六殿下创立此官学,目的是为了打破这世情。培养平民学子,甚至是在官学中,许多规则也是为了保护平民学子,多年来都是如此。但是,是否太偏向一方,而让贵族出身的学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呢?”

听到这话,六王女面纱的嘴角扬了扬,倒是个聪明的。

辩论的好处在于,双方为保证自己的观点得胜,不仅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举证实例,不让对方抓到漏洞,还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当双方准备了这一场辩论时,可以清楚知道对方在意什么的同时,也能借此机会了解对方。

果然,余阳楷的几个例子一出,底下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学子,都在讨论着他的观点,平民学子心里其实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的也不少。

“余家真是出怪胎的地方。”六王女笑着对院长说。

院长点了点头:“听说余家家风于一般的贵族家庭不同,出来的子弟都有很有自己的个性。”

“下次可以找余家的长老讨教讨教。”

两人正聊着,青音走到她身边,低头说:“殿下,已经查清楚了,那日您的行踪,是木薪告诉木非林的。”

六王女点当时猜想的便是他:“你去和他说说,只有这一次。”

“是,属下明白。”

余阳楷先声夺人后,其次上场的金岳。金岳人高马大,心思却十分细腻,先从余阳楷的举例入手,提出反驳,再举出先前被逐出官学的弟子的行事作风,最后才进行了自己的观点陈述,有理有据,博得阵阵掌声。

六王女听着院长的介绍,时不时点点头,顺便了解一下官学最近的情况。青往站在六王女的身后,有时躬身向她介绍一点他所知道的事务。

辩论还在进行着,六王女听着一来一往,目光开始扫到底下的那一群学子。这一扫,扫到一个眼熟的人,丽城来的张绍。他站在人群中,时不时和身边的人交谈,脸上还是那副爽朗的样子,看样子适应得不错。

她向后靠着椅背,一手撑着侧脸,开始在思索着官学改革的事情。余阳楷说的没错,从前为快速提升平民学子的地位,在官学内的规则设置上,的确是偏向了平民学子,特别是在老师的选拔以及一般事务的处理上,也刻意保护了平民。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运作,其实这一套已经有些行不通了,能进官学的,基本上知道这个官学象征着什么,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学子,都知道分寸。

“殿下,您决定要举办这场辩论,是有意要对官学进行改革了吧?”院长直言不讳地问道。

六王女反问:“何以见得?”

“之前,您派青往亲自处理了欺负平民的贵族学子,一来是碰巧遇见了,便出手震慑其他怀有这样心思的,二来恐怕也是顺水推舟,唇亡齿寒,即便大部分的贵族学子并不赞同那些学子,但是身处同一立场,体谅更多,同情更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积怨在心,如果不好好处理,对官学来说,并非是好事。”

六王女只是实话实说道:“院长高估我了,当时我并没有想得如此深远,会有这年头,只不过是因为万事变则通。”

两人谈话间,已经将官学未来几年的总体方向定了个大概,具体的事宜,还需要院长和各位老师们商量。

六王女思索了会儿,说:“另外,设立一项奖励,若是学子中有人想从商,提出自己的构思,官学认可后,可为他提供第一笔钱财,用于基本支出。”

若说前面的事情,还在院长的意料之中,她此时的话,却让院长有些吃惊,岳国不是没有商人,地位也没有被上头的贵族打压,是因为大多的生意,都是贵族在主导,一般的平民大多只是小商小贩,没什么大影响。现在听她的意思,是要鼓励这一方面,难道是国王的意思?

“你再找几个商务方面有造诣的老师,不一定要是什么学者,若是愿意分享自己经验的商人,评定通过后,也可以。”六王女补充道。

“殿下,你觉得这一方面可行?”院长慎重地问。

六王女侧头反问:“你觉得呢?”

“哈哈哈哈哈,不愧是六殿下。”院长久违的笑声出现,看得出心情是很好的。他本就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不然就不会抛弃各种贵族的征召,放弃入朝的机会,在这做一个院长了。但是,这个院长,真是越当越有意思。

辩论还在继续,这场看似小打小闹的官学之事,未来的影响,远不止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