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书中缘 > 第110章

那一声惊天吼,把难民们的小心肝都要吓出来了,乖乖,他是在硬气什么,面前的可是贵人,不高兴了在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杀了他们,是轻而易举的啊。

蒙游更是立即双膝跪下,弯腰道歉:“青虽大人,他是救人心切,才如此莽撞,求大人饶过他。”

那个青年冲动过后,自知犯了大错,以下犯上冒犯了贵族,也赶紧跪下,瑟瑟发抖,不敢多说一句话。

相对这一方的胆战心惊,六王女的侍卫们还是闲散地坐着,时不时还会低声交谈。

青虽自然是听到了他的话,不过没放在心上,出声让他们起来后,平和地说:“这事,我确实帮不上忙。”

马车里,国师又问了她一句:“真的不帮忙?”

六王女窝在毯子中,说:“不是和你说过,我能预知未来,这事不用我插手,自然会有人解决。”

“那在你的预知中,是谁解决了这事?”国师态度不明,看似是相信了,问出的话却有透着怀疑。

六王女沉默,她想不起来是谁了,明明应该记住的,可是现在想不起来,只隐约知道那人的地位本一般,经过这次事件,迅速提升了威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本该牢牢记在她心中的东西不知不觉地被遗忘,终有一天,她会遗忘所有的事情。

“既然不知道,不如我们进城去看看?”国师建议道。

六王女以为,他一直是高高在上,怜悯世人,却冷眼旁观,可如今看来,并非如此。她将自己的疑问说出口:“你想救他们?”

“我只是好奇而已,所谓的人祸,是怎样的人祸。”国师没什么同情心地说。

这个回答倒是挺符合他的身份的,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

六王女叹口气,又看了看马车外的人,敲了敲车厢壁。

声音很小,侍卫们迅速站起身,微微低头,青虽迅速走到马车旁,侧耳听她的吩咐。

蒙游知道马车里的是贵人,却没想到马车里的人可以让这群侍卫如此尊敬,这里头的,不会是神女殿下吧?

他迅速摇头,否决了自己的猜想,六王女明明在都城,没有理由来这一带的。

这时青虽点了点头,走到蒙游的面前,说:“我们可以帮你们,但你们必须保密,如果有人泄露我们的身份,我们会马上离开。”

蒙游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运,青虽居然真的会答应他们的请求,他似乎是听了马车内的人命令,才改变主意的。

“好了,现在可以和我们说说是怎么回事了吧。”青虽说道。

原来岩苏城大多数平民是以耕地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不仅能自给自足,满足一家子未来一年的粮食供应,还能将多余的粮食贩卖,赚些钱。因为岳国鼓励耕种,国王下令耕地不用交税,农民所种粮食全都归他们所有,这也让不少从战池来的士兵选择了重归祖祖辈辈的行当。

然而,最近几年,棉制品深受贵族喜爱,如六王女等人,所穿衣服大多用棉布制成,棉花的价格不断上涨。这让岩苏城的贵族们想到了可以扩大棉花的种植,狠赚一笔。

耕地就那么些,种了棉花,就无法种植粮食,这对一般平民是致命打击。可是家中从不缺粮的贵族们可想不到这些,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逼迫农民种植,如果不愿种植的,轻则百般刁难,重则直接夺了田地,雇佣其他人耕种。有一就有二,当贵族们尝到了甜头,大家都开始这样做时,家中没有余粮的平民在撑了数月后,无奈开始了寻找新居住地的旅程。

蒙游他们不是第一批离开岩苏城的人,可是即便在外找到了新的住所,他们想的,还是回到自己的家。

岩苏城根本不会被上头的人注意,本城贵族一手遮天,无消息可以外露,底下的平民,又能和谁说呢?

青虽听他说岩苏城的城主应该是八贵族之一的杨家人,城主不是本城的贵族,应该不会坐视不管才对。可是从头到尾,青虽都没有听到他提起这位杨城主。

“等一下,你们城主呢?也和那些贵族一起同流合污了?”青虽直言不讳地问。

蒙游摇了摇头,说:“他已经半年没有出现在人前。”

“半年没有出现?中央或是杨家人居然没有觉得不对劲?”

“据说他身体不太好,城里的事务还在处理着,可是露面这种费神的事情就由底下的人代劳。”可惜的是,底下的人正是本城的城主。

国师听到这个“身体不好”的借口,笑着和六王女说:“怎么大家不露面都喜欢用身体不好这个借口?”

六王女整了整身上的毯子,说道:“可能是真的身体不好。”

国师看了一眼她无法动弹的下半身,算是同意了她的回答。

”我了解了,你们先回城吧,我们随后就到。”青虽一行人不能这样冒然进城,他的长相尽人皆知,一进程估计就会被认出来,他被认出来不要紧,关键是马车里还有受伤的六王女,他不敢也不能冒险。

蒙游再次行礼,扶起已经脚软的青年,领着那群人往回走。

“主子,您觉得?”青虽走到马车旁,问道。

六王女却问:“青影呢?”

青虽答:“还没有消息。”

六王女对国师说:“请大人回避一会儿,我想做些事。”

国师没有问缘由,点头后,走出了马车。

青虽一抬头便看见站在自己面前的国师,不明白缘由。

国师走下马车,离马车远了些,望着远处的田地,和青虽聊着与刚才发生的事情无关的闲话。

他们正聊着,转头看向马车,却发现某个侍卫站在马车旁,他们对视一眼,马上回到了马车旁,青虽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侍卫并不是他熟悉的人,这人是谁?

“青虽,他是青影。”六王女的声音传来。

青影如今的脸还是一看就会忘的,毫无特色,何况他还不知道这是不是青影真的脸。

“你居然还活着?”青虽难以置信地说,六王女活着,很有可能是因为侍卫们保护了她,可是身为保护人的青影,怎么会活着呢?他亲眼看到十几具尸体从泥土中挖出来,除了六王女,无一生还。

青影沉默,像是没有生命般。

六王女的声音又传来:“青影,帮我们做些伪装吧,毕竟这是你擅长的。”

“是。”青影立即回答。

六王女掀开帘子,看到他安然无恙地站在自己的面前,想到了那些永远沉睡的侍卫,心里抽痛,口中说的是:“你还在就好。”

青影几乎与她形影不离,比青虽等人更能感觉到她情绪的波动,他难得主动开口道:“殿下,我一切安好。”

六王女笑了笑,放下了帘子,没有说什么。

青影帮青虽和国师装扮后,想替六王女整理一番,可是等了许久,也没听到六王女喊他的声音,国师走上马车,发现她已经睡着了,眼角似乎还有未干的泪痕。原来是个心软的人啊,在外明明是那样冷漠的形象。

国师又下了马车,对青虽等人说:“她累了,让她休息一会儿吧。”

在都城里,一切都很平静。六王女因病许久没有出现,红凤军和红凤官学有条不紊地维持正常的运作。青字辈侍卫在外活动的只有来往于红凤军和官学的青往。偏他又是沉默寡言的性子,没人能从他的口中得到什么消息。

院长拉住正往外走的青往,可怜巴巴地说:“青往,你就和六殿下说一声,叫她来官学看看吧,我找了两个老师,可是只有一个能留,能不能问问殿下,再加一个名额就好了,就加一个,我真的选不出来啊!”

青往拖着他,完全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说话简明扼要:“殿下病了,没空。”

“你就去问一声,问问吧,青往,我叫你青往大人好吗?”院长死缠烂打,连平常端着的架子都不要了,只求他能传话,让六王女同意他将两个老师都留下。

外头已经有不少学子在看着他们了,青往脸色臭了些,他怎么不知道院长这么难缠?

这个时候,吴承仁还跑来凑热闹,趁机问青往:“大人,能不能请殿下做个中间人,让我和屏幽去于绣看看,就看看,要是能和于小姐见一面,聊聊生意经就好了。”

青往的脸更臭了,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

“青往!”院长哀嚎。

“大人!”吴承仁哀嚎。

一个女声也跟着喊了一声:“青往大人?”

院长、吴承仁和青往看向声音来源。

张幕站在房间前,疑惑地看着他们这样的组合。

她怎么来了?青往挣脱开院长,走上前,问:“你来这儿做什么?”

“殿下吩咐了些事情。”张幕说道。

听到是六殿下的吩咐,院长和吴承仁立即说:“大人,记得我们的话。”

谁理你们!

张绍拿着书,想来问院长几个问题,看到这一幕,又看到了身穿着六王女殿的女官,好奇地问吴承仁:“那位女官不是青字辈女官吧?”

“不是,青字辈的女官就三个,哦,原本就三个,文武双全,一般都跟在六殿下身边。这位女官,很显然不会武。”吴承仁挤眉弄眼地说,又问院长,“老头儿,我说的没错吧?”

院长习惯性地白了他一眼,整理了刚才弄乱的衣服,回到自己的房间。

张绍对六王女身边的一般女官没什么兴趣,见到院长走了进去,他也赶紧跟上,有几个问题他一直想不明白,好不容易院长从外回来,可以回答他的问题。

“书呆子。”吴承仁摇摇头。

跟着张幕离开的青往到了无人处,开口问:“什么事?”

“殿下走时吩咐我,有事找越落大人决定,可是越落大人离开都城也几日了,这件大事我无法做决定,只能来找你商量。”张幕知道青往能帮她的可能很少,事到如今,她没有办法,只能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了。

“嗯,你说。”越落、青音前往西北了,六王女殿最近的事务全都落在了张幕的身上,即使她身份高贵,能力不俗,很多事情也不是她一个人能决定的。

“王后亲自来了几回,都是说想请殿下去她那儿一趟,有要事相商。我以殿下不见客为由,都一一拒绝了。可是今日王后又来了,说的是长老会召开的事情,想请殿下参与。”长老会是除了国王和国师外,另一个权力中心。只有大事才回召开,上次原家长老召开并弹劾了六殿下,这次王后虽然没有说明召开缘由,但是她怕来者不善,到时他们会强硬要求殿下参与。

“国王陛下知道吗?”

“我还没汇报给陛下。”

“去汇报吧,把事情和你的猜测都告诉他。”

张幕吃惊:“可是这样殿下不在都城的事情不就?”

“那事,陛下知道。”青往想了下,改口道,“不,你找个机会找善雾大人,告诉她就好。”

“我明白了。”

张幕犹豫了会儿,抿了抿嘴唇,还是问出了口:“殿下什么时候回来?她此次去西北,已经过了近一个月了。”

“殿下自有主张。”青往不欲多言。

张幕望着他匆忙离开的身影,想到宫中那堆积如山的事务,长吸口气,事情一件一件去解决就好,殿下不久就该回来了,总不能让这些烦心事扰了殿下。什么原家,什么王后,她来解决!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着,她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她都觉得自己老了几岁。

“这位大人。”

张幕回头,看到站在她身后微笑的学子,问:“你喊我?”

那人点了点头,微笑中还有羞怯,得到她的同意后,才慢慢靠近她:“我是红凤的学子,有件事请求大人帮忙。”

一个素不相识的学子,想找她做什么?张幕挂上了高傲的面具,说:“恐怕我不能帮你。”

“大人您何不听听呢?毕竟我确定,身为张家嫡女的您,肯定会感兴趣的。”那学子直接点出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