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宫蔷燕歌 > 第四百一十七章 何事取帐夜听雪

大正十年腊月初七,新任文华殿大学士、内阁大臣陈就学上疏一封,为定国公长子叶芷旌请出战。

楚皇允了,更封叶芷旌为征西大将军,统领叶家军出征平叛,即刻出发!

到了初八日,定国公府内飘出了腊八粥的香气。

长安街上排起了长队,都城里那家贫的老百姓、近郊的乡民们都聚集在定国公府前。

偏巧路过的有个衣衫褴褛背着包裹的,敲跌倒在那队伍前。

队伍里一个老者道:“这怕不是个外乡人罢,且扶他起来。”

老者身前身后出来了三两个贫户,这会儿便将那过路人扶起来。

早有人取了一碗热水来,给他灌下去。

半晌,那过路人咳嗽了几声,睁开眼睛,道:“这,这是什么地方?”

那老者道:“这是长安街,方才你晕倒在路边儿,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那过路人点点头,道:“是,我名叫曾九,本是大兴人。前些日子家里遭了难。便想来都城投靠母舅,谁知他们搬走了,我找不到人,盘缠又用光了。”

“说来惭愧,已经好几日没有吃东西了。”说着,曾九面色微红。果然不是个惯于乞讨的。

那老者听了,连连点头道:“你可真是来巧了,今日腊八,定国公舍粥,咱们都在这里排队。”

“待会儿你也吃上一碗,暖暖肚子。”老者说着,又对前后道,“咱们都是住在这里,还有附近的乡邻,你那亲戚,只要不搬离了京都,能说出名字来的,我们就能帮你找到。大伙儿说,是不是啊?”

“是!”“是”前后的人都跟着那老者应承道。

曾九瞧他们虽然个个都面黄肌瘦,衣服上打着大小不一的补丁。

可是人人都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那脸上虽然没有血色,却挂着笑容。

曾九见了心里登时一暖,他哽咽道:“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了!

“你母舅是谁?叫什么明儿?”

“原先住在哪里?”

“你母舅是哪个行当上的?”

前后的人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那曾九连连打躬作揖,一一答道:“我母舅姓周,原先在承德街上开茶铺子的,住也住在那里。”

“承德街上没听说过有什么茶铺子啊?”旁边儿一个细瘦的少年嘟哝着。

另一个瘦高的汉子道:“你小子才几岁?能知道这承德街上所有的事情?”

他说着又转向曾九道:“这怕是有年头的事情了,我在承德街旁住了十几年,从未听说过有什么周家的茶铺子。”

那少年听了撅嘴道:“原来你也不知!”

曾九想了想,面带愧色道:“是,这位大哥说得不错。”

“其实我也是听我娘说的,舅舅在我尚未出生前就上来京都,先是跟着一个老板做学徒。后来我出生那年,他派人送来了个金锁片,还说自己在承德街上开了个茶铺子,只生意忙走不开。”

曾九说着,便从那襟口里掏出一块黄澄澄的锁片,约莫有鸽卵那么大,做得倒甚是精致,前后都刻了花纹,背面更细细刻了三个字:桐花盛。

“这是什么意思?”那几个人,连那老者见了都愣了愣。

从来只见过在锁片上刻福寿连绵、长命百岁的,这“桐花盛”三字是什么意思?

众人看了只是不解,那老者只道:“这个物件儿媳,你得放好了,将来要找到你母舅,恐怕少不了这个!”

曾九一听,忙将那锁片藏回衣襟里,他贴身戴着,原也不怕。

一时那定国公府的大管家便出来了,身后更跟了两个人抬的大木桶。

木桶叫盖子盖得严严实实,盖子缝里,甜热香气袅袅。

大管家挥挥手,那两个小厮只将那木桶放在地上,待那大管家上去揭开了盖子。

站得靠前的忙踮起脚去看,只见那桶里红的、黄的,熬得稀烂,更是香气扑鼻。

队伍不禁一阵骚动,老者道:“这定国公府的腊八粥最是讲究。听说他们用五味米精心熬制一夜——”

那少年打断道:“何爷爷,什么是五味米?”

老者笑道:“五味米便是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这五味,还要配上风干的栗子,当年的红江豆,去了皮枣泥等等——”

老者说着,周围早就是一片咽口水的声音。

“这几味主料先是合水煮透,到天亮时分再搁上那染红的桃仁、新剥的杏仁、颗颗饱满的瓜子、花生,还有榛瓤、松子。另外撒上一大把白糖、红糖,直熬成糊糊。”

老者拈着胡须道:“听说小公爷连年在外征战,怕是还有那关外的葡萄,点染在上头哩。”

他排得靠前,说话声儿连管家都听到了。

那大管家笑道:“这位老公公说得不错!我家小公爷这两日又上那边关去打呼颜族的小崽子去了!”

“老公爷思子心切,便命我们精心熬煮了这腊八粥,分发给大伙儿。一来也是行善事,二来——”

管家顿了顿,这才道:“二来,也是想替小公爷祈个平安。”

只听人群中传来声音:“国公爷如此心善,小公爷必然凯旋而归!”

“是啊!小公爷骁勇!定能打得那呼颜小贼逃回姥姥家!”

“小公爷骁勇!叶家军凯旋!”

“小公爷骁勇!叶家军凯旋——”

众人齐声高喊,几乎将大管家的声音淹没——

大管家急得了不得——这毕竟是长安街上,谁知道京都卫猫在哪个角落?

这些人虽是好心,可是这场面,到了有心人的口里,叶家还能落得好?

他慌忙制止了众人的高喊,连连抱拳道:“父老乡亲一片好心,我在这里替小公爷谢谢大伙儿了!”

“只是这善念放心里就好——这粥快凉了,大伙儿趁热来喝罢!”

说着,大管家只张罗着小厮,有条不紊地给每个排队的人,盛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

那日,腊八粥的香气与暖意在长安街上久久地消弭不散……

说来也是奇了,腊八过后,捷报频传。

不过十数日,到了腊月二十,只传来颜丹领呼颜叛军残部,逃往漠北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