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贞观第一婿 > 第184章 李世民想要萧皇后

李世民一开始听到如玉出的数字后,也是陷入极大的震惊之中,也对刘如玉产生了嫉妒之心,甚至还产生了丝丝杀意。但是李世民看到那突厥王子要自杀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就是把突厥王子卖了,突厥也拿不出那么多牛羊,他心中的杀气一下子散了。他是一个帝王,也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做事情肯定要从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入手。

“诸位卿家都安静!”李世民开口道。

子发话,诸人都收声了。

“兀那王子!”李世民道:“常言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乃经地义之举。如今有文书在此,朕亲眼所见,你可有话要?”

“大唐子陛下,王本应无话可,可是王实在是拿不出来。”突厥王子没有了之前的傲气,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如玉甥儿,你是怎么想的?”李世民柔声道。李世民刚才对如玉动了杀心,如今又恢复了神智,心中略微对刘如玉产生了一丝愧疚之情。

如玉刚才力斗(骂)群臣,发泄了一通,心里稍微舒畅了很多,也知道不能把那王子往死里逼,否则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如今听到李世民发问,朗声道:“陛下,按理甥应该把那些牛羊全部要回来,但是甥是明事理之人,知道那突厥狗王子拿不出来,甥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请姨父陛下定夺。”

原本如玉想他知道突厥王子拿不出来,想重新换条件来的。但是经过刚才和那些文饶对骂,文饶一些话他还是听到心里去了,知道自己不能过于喧宾夺主,不能无视帝王的威严,所以要时不时的维护帝王的威信,臣子笨了,才能显示出明君的才智,当然臣子也不能笨成猪。

李世民一听此话,果真大为受用,道:“上有好生之德,如玉甥儿能够不再对突厥王子乃至突厥国咄咄逼人,实乃有古代君子之风。”

一众人包括如玉自己在内,听到此话,都偷着翻白眼。

李世民浑然不觉,继续道:“既然如玉把决定权交给了朕,那朕就替你拿主意了。兀那突厥王子,朕代如玉答应你,不让你还清那所欠巨额牛羊,但是你需要答应我大唐三个条件,可否?”

突厥王子一听不用还那文数字般的牛羊,立马来了精神,道:“王但凭陛下做主。”

“好!”李世民大悦道:“第一个条件,你突厥国赔偿如玉牛一万头,羊五万只,可否?”

“陛下大善,王赞同!”突厥王子开心道。

“第二个条件,自打隋末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路豪杰起义以来,你们突厥趁着我汉家江山内乱,多次派兵南下骚扰。后来朕之大唐与你们突厥结为盟友之国,本应守望相助,但是你们突厥人不守信用,仍然时不时的骚扰我边疆之地,杀我良民,掠我财宝,淫我妻女,掳我精壮。因此朕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将掳掠的我汉家人口悉数放回!”李世民越越来气。

“大唐子陛下,王在突厥虽然是王子之尊,但是上面还有父汗和两位兄长,除此之外还有各个部落的族长组成的长老团,慈军国大事,王实在是难以插手应允。不过王有自己的部落,也有自己的草原,王可以把我麾下的汉民尽数归还!”那突厥王子道。

“好,你部落中的汉民必须全部遣返,不过朕还得附加一个条件,那就是你部落需给我大唐进贡精良战马一万匹。”李世民也犹如商人一样谈起了条件。

突厥王子稍微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第三个条件,前隋义成公主远嫁尔邦,其身为汉人,却常常煽动尔邦国主兴兵作乱,骚扰我大唐边疆,边民苦受其害。其后义成公主又与齐王暕之子杨政道及炀帝萧后相互勾结,意图颠覆我大唐。朕的第三个条件是将义成公主、杨政道以及萧后送至大唐来!”李世民道。

“这!”突厥王子皱眉道:“大唐子陛下,此事王也难以答应。义成公主乃王父汗始毕可汗之后,也是王名义上的母亲,此事王难以做主。至于隋王杨政道之事,此乃军国大事,王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突厥王子万分为难道。

“罢了,既然如此,那这第三条朕就改一下,朕不要义成公主,也暂时不要杨政道,那就只把萧后送来吧。朕的杨妃好久没有见到她的母后了,甚是思念。”李世民重新改了条件。李世民娶了隋炀帝与萧后的女儿,如今借着杨妃思母一事把这个要求提了出来。至于李世民有没有其他想法,除了某人外,无人知道。

“此事倒是不难,王完全可以应承下来!”突厥王子道。不就是一女人嘛,除了大汗的女人不能动,其他的,呵呵。

底下的刘如玉听了此话后,不由的撇了撇嘴巴,再次翻了个白眼儿,心道:“呵呵,还杨妃思母,净会胡扯,就你那点心思,呵呵呵。”如玉熟悉历史,知道历史上萧后最后被李世民收入了皇宫,成为了李世民的妃子。此时见到李世民的条件是要回萧后,越发觉得李世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义成公主和杨政道是幌子,杨妃思母也是幌子,真正的目标是他自己想要萧后。

不过刘如玉心中也暗暗好奇萧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绝色美人儿,竟然能让李世民不顾伦理的念念不忘。

“如玉甥儿,此三个条件,你可有异议?”李世民的声音打断了如玉的胡思乱想。

“你都已经好了,我能反悔吗?我敢有异议吗?不愧是九五之尊,做事情就是这么专断、霸气与决绝!”如玉心里胡乱嘀咕着,不过表面上却道:“甥但凭姨父陛下做主,甥无任何异议!”

既然双方当事人都无异议——一个是觉得占了大便宜;一个是不敢多什么——很快这三大条件,就以突厥国给大唐国递交国书的方式确定下来了。明年开春,一应事物都会由突厥送达大唐。至于那字画,突厥王子也拿了回去。

这些事情处理完了,已经半下午了。突厥王子不再折腾了,老老实实的带着几个突厥人站在使节队伍中了。

这一发生了好多事情,在场诸人都像做梦一样。因为某些国家的折腾,浪费了好些时间,加上又出现了一些需要再封赏或者追封的人,因此李世民宣布封赏环节推迟至夜宴之前,在晚宴开始的时候封赏诸人。

众文武大臣纷纷大礼谢恩。就在李世民宣布众文武和使节自由休息一个半时辰,晚上酉时也就是后世七点举行夜宴的时候,突然有人高声呼喊着“陛下,臣有事奏!”站了出来。

众人尽皆循声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