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祸国嫡女策 > 第226章 探病(二)

心里却在腹诽,两种味道夹杂在一起,连她这个向来不怎么挑剔的怎么都能活下去的人都觉得难闻的厉害,淑妃若是真以这味道“安息”,能睡得着才有鬼!

远远的一个总管太监看见李言蹊走了过来,高声唱喝道:“明昭郡主驾到……”等李言蹊走近了,便有一群宫女太监上来请安,李言蹊心情不错,让琉芷都打了赏,等将人都打发了,才在总管太监的带领下进了淑妃的寝殿。

刚进门,就闻到比之刚才更为浓郁的药味和熏香,不由得微微皱了眉,原本的好心情也在这样奇特味道的充斥下溜得一干二净,面上那几分和悦的笑意慢慢消失,只余下一脸的漠然高贵。

淑妃虽在病中,但似乎并不大乐意让李言蹊知道,所以才让人熏了那么浓郁的熏香想要遮掩。既然装作无病的样子,她自然不宜躺在床上待客,少不得挣扎起来又让宫女替她好好的妆扮了一番,使得脸色并不是那么惨白,又含了片人参在舌下补气,好让自己说话不显得太过费力。刚穿戴打扮好,就听到太监传唱,急忙让人扶着她到了待客的偏殿,在墙边一处贵妃塌上坐了下来。

李言蹊走进殿中,看到的正是淑妃半歪在贵妃塌上闭目养神,“言蹊见过淑妃娘娘。”李言蹊走过去,对着淑妃略弯了弯腰,因她与淑妃乃是平级,只在辈分上小了淑妃一辈,因此弯一弯也就是了,谁也挑不出她的错处来。

淑妃笑容和蔼,冲李言蹊招了招手,“郡主不用多礼,快过来坐。”又扭头对身边的贴身宫女道:“我与郡主有些贴心话要说,你们都下去吧。”如此着急的将伺候的下人打发出去,可见李言蹊送给她的礼物的确将她吓得不轻,想要尽快从李言蹊这里问出些什么来。

那宫女自然晓得淑妃的情况,哪里放心将她一人单独留下来面对李言蹊这个披着美丽人皮的豺狼虎豹,迟疑道:“娘娘,奴婢留下伺候,让她们下去吧。”淑妃想了想,觉得宫女说得不错,若是将人都支走了,李言蹊要想对她不利,以她目前的身体状况,恐怕连声“救命”都喊不出来。她却不晓得,李言蹊若真要直接对她动手,不管此时这里多多少人,她也喊不出那声“救命”来。

李言蹊,今日真的只是闲得无聊,来看个热闹,顺道吓一吓她而已。

“嗯,如意你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淑妃抬了抬手,说出来的话声音倒是尚可,只是缺少些中气,果然是大病之人。

李言蹊站在淑妃面前看了片刻,应她的要求坐在了她身边,两人之间只隔着一个小茶几的距离,实在是个动手的好距离。

两个宫女奉上茶和点心,如意捧至李言蹊面前,“郡主请喝茶。”李言蹊接过,还道了声谢。也不多说什么,只管端着茶杯慢悠悠的品味。从来两军对垒最忌心浮气躁,此时亦然,先开口的必然会失了先机,李言蹊和淑妃都很清楚,因此两人似乎都没有先开口的打算。

正殿之中一时之间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只听得到几人的呼吸声,和李言蹊偶尔呡口茶之后的赞叹声。

最终,淑妃败下阵来。倒不是她耐不住性子,而是她的身子实在禁不住与李言蹊这般对峙,她几乎要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压制胸腔里那一阵阵剧烈的咳嗽,姣好的面容因为憋着咳喘之意而有些泛红,倒是比之刚才惨白的面色显得健康多了。

“郡主与本宫向来没什么交集,今日为何突然降临本宫宫里?”淑妃面上已无了刚才的亲和,一脸戒备与质疑的看着李言蹊。

李言蹊终于将那已见了底的茶杯放下,挑眉一笑,“淑妃想听我说实话呢还是想听我说假话呢?”

“本宫宫务繁忙,不似郡主悠闲,自然没那些工夫听郡主说假话,还请郡主如实告知,本宫定然感激不尽。”淑妃话虽说得还带了几分客气,一双眼睛狠狠的盯着李言蹊,倒是带出来冷厉。

“甚好,我虽清闲了些,但也还没闲到这个地步,淑妃既有此要求,那我也不好再卖关子了。淑妃要问什么尽管问,但凡我知道,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言蹊垂下双眸,目光落在右手手腕上今早刚戴的一个手镯之上,眼里闪过一抹厉芒,转瞬即逝。

“郡主今日特意来我宫中所谓何事?关于郡主刚才送来的礼物可有什么要解释的?你都知道些什么?”淑妃连着问了三个问题,说完整个人都有些气喘,胸口剧烈的起伏,好在如今已入了冬,穿得比寻常厚重,旁人并没有看出来。

“来这里,自然是为了与淑妃你闲话家常,毕竟咱们之间的账还没清算清楚。至于那礼物,没什么意思,就是江湖中的一个朋友前些天与我说了些江湖事,与那礼物有些关系。至于我知道些什么,不巧,淑妃你想瞒我的我都正好知道。”李言蹊看着淑妃的眼睛一字一顿道,半点也没错过她眼里的震惊与惊恐,但她掩饰得很好,若非李言蹊一直盯着她还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哦?不知郡主都听到了什么江湖事,可否说与我听?”淑妃冷静下来漫不经心问道。

“自然,我今日前来也正有此打算。”李言蹊环顾了一下四周,娓娓道来,“淑妃知道,我从小身子不好,为了强身健体离了王府,与师父习武之时也交了些江湖朋友。江湖之中有个宝镜门,不知淑妃听过没有。”见淑妃身子微不可察的震了一下,莞尔一笑,“不是什么名门正派,淑妃大约没听说过,无妨,你听我说就好。据说这宝镜门的门主与咱们长安城某个权贵有些不可告人的关系,曾帮那权贵之人做了不少缺德事,违背了江湖道义。江湖人最讲道义淑妃想必知道,于是,在某一天被另一个门派给直接灭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