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女谋 > 确定目标

“岂有此理。”长孙无极微怒,叹口气道:“罢了,你起来吧。以后皇后的身体你就不用照看了,朕会让人去告诉皇后你只为朕治病。”

皇后宫里缺丫鬟?说出去谁会信?摆明了是想刁难祁荀,皇后还真是不给朕省心,也幸亏祁荀懂得忍让,不然非得闹得朕头晕耳鸣了。

一瞬间,祁荀在长孙无极心里又多了几分好印象,同时心底不禁更加信任起祁荀来。

对于长孙无极这样的安排,祁荀自然是极为乐意,却也不敢表现的太过明显,否则长孙无极该是要起疑了。

“王太医,皇后的身子暂且交由你来全权负责。”长孙无极转而朝着王太医说道。王太医终归是宫里的老人,就算皇后有所不满也不会太过放肆。

“老臣遵旨。”王太医早有心里准备,虽然皇后不是个好伺候的主,倒也愿意为祁荀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草民些皇上体谅。”祁荀十分识趣地行礼谢恩,比起给皇后诊脉,她当然更愿意只为长孙无极调养身子。前者对她虎视眈眈,后者虽然多疑,可此时对她却是颇为信任。

长孙无极明黄色袍子微微晃动,豪气的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笑道:“朕还要批阅奏折,你们就先退下吧。”

祁荀与王太医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两人出了殿门,相视一笑,背道而驰,没有任何只言片语,远远看上去,两人好似交情不深的熟人罢了。宫里耳目众多,两人都明白隔墙有耳的道理,加之今日两人在长孙无极面前一唱一和,现在自是不能过多交流。

祁荀自由自在的走在大道上,想着以后都不用在受皇后的气,整个人不由得轻松了不少,就连平日里最讨厌的烈日,这一刻也觉得格外亲切,尽管脑袋被晒得发热,心里却像是有凉风吹过一般,十分清爽。

祁荀出了宫门,兴致勃勃的在大街上闲逛,想着为云凡买双结实的鞋子带回去。近几日,云凡在暗卫的训练下,进步了不少,脚上的鞋子也磨破了四五双了,府内丫鬟做的鞋子又不经穿,只好在市集上看看了。

祁荀漫不经心的来到一处鞋店,走到门口便看见架子上摆满了幼儿穿的各色各样的小鞋子,突然想起皇后肚子里的孩子来。

虽然暂时摆脱了皇后,可是日后待她产下皇儿,长孙无极一定加倍疼爱她,而她的势力也只会越来越强,到时恐怕就更是不好对付了。皇后身后到底是站了整整一个李氏家族,加上皇后已有一位三皇子长孙睿,他日无论在后宫还是朝堂之上,皇后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势力。

“看来我得再去拜访一下策才行。”祁荀喃喃自语道,进而退出鞋店,朝着长孙策的府邸走去。

一路上祁荀小心翼翼,见没人跟踪,方才一跃进府,径自走到长孙策寝殿。

长孙策依靠在木椅上,发髻用银丝系起,一只墨绿色玉簪穿插其中,趁的肌肤越加白皙;金丝玉帛而成的水色素衣在静谧的时空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亮,手捧一本古书看的津津有味,眼眸微敛,嘴角不时上扬,露出洁白皓齿,看上去气宇不凡。

祁荀背着光矗立在原地,微微发证,眼里仿佛只剩下长孙策的身影,至少在这一秒她的眼里除了长孙策再也容不下其它。

“公子世无双。”好似这一刻祁荀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做公子世无双。

“陌上人如玉。”长孙策抬头轻笑,唇齿轻启。

祁荀依旧是一副男儿装扮,依旧是清秀如初,依旧是目若星辰,飘飘然道:“原来你也知这诗。”

“小时候曾看过一次,便记下了,不想荀儿你也喜欢。”长孙策看着祁荀如蝶起舞般朝自己走来,眼角眉梢都溢出不可掩饰的欣喜。

荀儿,你可知每次一见你,我便止不住的欢喜,好似沉甸甸的心突然间没了任何烦忧,你就像我世界里的阳光,你一来,阴霾尽散。

祁荀优雅落座,淡然道:“算不得喜欢,只是见你刚刚的模样,突然想起来了。”

“罢了,是我多想了。不知荀儿又是为何事来找我?”长孙策知道祁荀一般无事不登三宝殿,开口问道。

“策,还是上次的事。我思前想后,总觉得皇后此次若是产下肚子里的皇儿,无论男女,于她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可是对我们来说形势就变得岌岌可危了。”祁荀蹙着一双眷烟眉,眉间积着缕缕愁绪。她深知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好似掉进了深渊,越挣扎越下陷,直至濒临绝望,所以不想把自己陷入那样的境况。

“嗯。”长孙策微微叹气道:“如今,我们只有通过压制长孙睿来牵制皇后了,避免她手下的势力越来越大。”

“长孙睿?”祁荀之前有想到过这一点,可是长孙睿和长孙无极的性格如出一辙,想在他身边安插眼线是不可能的,半路劫持更是不可取,于是便打断了这个念头。

“对。”长孙策微微一笑,肯定的答道。

“可是他性格古怪多疑,我们无法轻易在他身边安插自己的人。”祁荀将自己的疑虑说出来,眉头依然皱着。

“普通人,他自是容易辨别,可若是荀儿你亲自出马呢?”长孙策邪魅一笑,接着说道:“你假装投靠他的阵营,再想个办法让他看出你的诚意,想必他是不会拒绝你这个父皇眼前的红人。”。长孙策估摸着长孙睿的性子,料定他不会轻易错过祁荀这枚棋子,毕竟父皇此刻十分器重荀儿,长孙睿怎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策,每次你都能给出妙计。”祁荀舒展双眉,眼角浮现笑意,语气轻松了不少,笑笑道:“就按你说的办!”

商量完对策后,祁荀悄悄离去,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只留下长孙策仍旧坐在木椅上,捧着那本古书,痴痴地望着窗口,半晌才回过神来。

荀儿,总有一天,你来了,就不用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