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道缘永恒 > 第141章 顿悟

李伯阳第一次感觉平衡是在暗河之中,体内灵气抵抗水的压力。

第二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在青子蛟腹内,抵抗青子蛟的挤压之力。

第三次就是前些天,运用平衡原理,不仅冲开了会**,还解开了逸俊清和俏冰花的双修生死劫。只不过自己修为太浅,身受重伤。

只有自己的身体与外界达到平衡,身体才不会受到伤害,也只有平衡,才能奠定新的基础,挑战极限,达到新的平衡。

而体内也就成了一个平衡体,失去平衡不是爆棚而亡,就是干瘪而死。

这个看似肤浅的道理,却蕴含着高深的哲学。

儒教运用平衡,小至掌控人际关系,大到纵横国与国的外交,可谓翻手浮云覆手为雨。可惜没有运用到修炼上。

因果意为万物有序循环,大千世界便可平衡。既有西方极乐世界,也有九幽苦悲地狱。万物或升或下是果,皆是此前种下的因。这种因果就是平衡在佛教的体现。

而道家追求无为而为,顺其自然则更加直白地告诉世人,这就是平衡!若无平衡,天地必倾,还谈什么天人合一,所以从莫种意义上讲:平衡才是大道!

虽然人人都知道平衡,但运用到修炼中,还是极少极少,准确地说运用到更高深的心法中,极少极少。

回想此前,又经过一番思考,此刻的李伯阳才真正顿悟了“平衡”。

情不自禁地嘟囔道:“那就来一场灵气的平衡吧。若能淬炼成真气,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念至此,李伯阳睁开眼睛,站起身来,平和了一下心情,默运倒行逆施心诀。

体内灵气立马汹涌澎湃,向四周扩散。

缓步向前走,外部灵气越发浓厚,挤压身体,似是在寻找突破口,钻进李伯阳的体内。

而李伯阳体内的灵气则是奋勇向前,阻挡外部灵气的入侵。

两种灵气在身体表皮边缘短兵相接,李伯阳的体外瞬间出现五彩之气,缭绕不停。

如此情况一直持续,大约又走了十里左右。

李伯阳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如同当初在深水之下一般,挤压的李伯阳喘不过来气。

雄鹰再次出现,张翅舞爪,凶猛地向李伯阳扑来。

李伯阳一边默运倒行逆施心诀,一边出拳全力击向扑来的雄鹰。

但是这只雄鹰比之先前那只要厉害的多,李伯阳的双拳不仅没有击碎雄鹰的鹰爪,也没有伤到鹰喙半分。

李伯阳大惊失色。

就在雄鹰堪堪抓住自己身体之时,急忙施展自创的叠浪幻步,向后退了数十步,雄鹰才缓缓变淡,渐渐消失。

李伯阳心有馀悸,这要是被雄鹰抓住了,自己如同小鸡仔一样,毫无反抗之力,自己身体随着灵气的涌入必会爆炸。

当下又退后数十步,才缓解了压力。

暗忖:如此看来平衡也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算上是平衡。否则还是一面倒。那么要想个法子打破这个范围,新的平衡也就产生了。

李伯阳再次想到了真气!

灵气的密度异常大,自己没有灵力,只有真气能与之抗衡了。

何不尝试淬炼灵气形成真气!

只有丹田才能化气凝元,形成真气。自己丹田无用,这岂不是给自己再造丹田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

想起刚才的思考,认为可以试一试。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李伯阳深吸一口气,平静心情。回忆自己为再造丹田创造的一套理论。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句话是道家经典,在典籍中经常出现。

本是指丹田。但李伯阳认为天地根是指百会穴和会**。

这也是李伯阳再造丹田的总纲,前些日子还与逸俊清说了只言片语。

李伯阳再次梳理自己的理论: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在这里是指生养万物的源泉,生生不息。是谓道。这是道家典籍不变的真理。

但李伯阳却认为:万物皆为道,由小道的不断积累才能形成大道,才能达到生生不息。天地间任何事物都是道。

比如:身体就是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也是道家真理。

但李伯阳却认为:道生万物,万物又是道之母,道之父!这就是‘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所以天地根便是指人体的百会穴和会**。

所谓堰塞桥通,则任督二脉通。

但只有丹田之气循环怎么能称之为道,无异于闭门造车。

若能上吸九天浩荡之气,下纳九幽阴柔之气,再在体内循环,不仅形成体内之道,更是与天地贯通,这才能达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如此施为才是真道,才是大道!

这套理论虽不能说与道家背道而驰,但却彻底颠覆了传统理论。

遂又想起前几天在天小客栈疗伤时的情形,自己身体竟然飘了起来,百会穴和会**皆有动静。

再与自己的这套理论相结合,灵光一现,登时顿悟,心中狂喜。

当下朗声道:“

天旋浩荡,地转阴柔;

乾坤正反,阴阳顺逆;

玄牝纳新,三清归一;

所谓天地人,道谛永恒!”

说完,又思考了一下容易发生的各种可能后,便开始实施。

当下凝神静立,微闭双眼,全身放松,默运倒行逆施心诀,意念直指百会穴和会**。

体内灵气自行按照阴阳,向两穴奔涌,在两穴之中,瞬间形成了和天小客栈疗伤时一样的两个锥形旋转体。

这两个旋转体就是“天旋浩荡,地转阴柔”。

向两穴奔涌的两种灵气即为“乾坤正反,阴阳顺逆”。

而后两句则是再造丹田更高层次的理论。

随着灵气的不断涌入,李伯阳的身子再次出现了身不由己的情况。

与天小客栈疗伤时一般无二。

只见李伯阳的身体缓缓飘起,四肢开始活动、弯曲。

最后形成了佛家的莲花打坐之姿势。体内灵气密度逐渐增大,身子也随着向前飘去。

平衡,平衡!

只要体内灵气和体外灵气的密度一样,就不会受伤。

所以李伯阳没有操之过急,而是试探着向前飘。

睁开眼睛的李伯阳,见到雄鹰之形随之缓缓变淡,最后消失。

浓雾再次幻化出绚丽的光彩,百花逐渐现形,簇拥在李伯阳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