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道缘永恒 > 第184章 生死之道

李伯阳恍然大悟:原来一楼那些心法、秘术都是基础知识。

天啊,医道一脉果然博大精深!

李伯阳天赋异禀,举一反三,推衍无数,随着对契文理解的加深,三教之塔里的契文在李伯阳脑海中不时闪现,很多字符迎刃而解。

这令李伯阳更加兴奋,遂知道了三教之塔的不少秘密。

自言自语道:“今后找机会必须回果蔬坪,塔内还有很多契文,应该是修炼的上乘心法吧。”

李伯阳旋即又尝试破译《人鬼情》上的契文,均以失败告终。

拿着这枚玉简,嘟囔道:“果然是来自冥界,契文似是而非,丝毫不得章法,有趣有趣。”

虽说一无所获,但也激起了李伯阳的万丈雄心。

自言自语道:“人鬼情?老子早晚能破解你。”

言罢,收起玉简,起身向楼梯走去,准备下楼,但却被弹了回来。于是四下寻找对联和药壶。

你道为何?只因上楼的钥匙即是对联和药壶。

四处仔细观瞧不仅没有对联和药壶,连一处可疑的地方都没有。

再抬头望向顶棚,但见一个巨大的金色契文悬于正中:生!

李伯阳内心一震,似是想起什么,再仔细观瞧脚下,书柜早已靠墙,空地上的划痕竟然组成了一个“死”字!

也是契文。

李伯阳见到这上下一“生”一“死”两个契文,反而不急了。

自言自语道:“这两个字便是出去的钥匙了。”

然后围着地上的“死”字转悠,偶尔抬头望向棚顶,陷入冥思之中:

生死之道,难解,难明,难破。

是故累人之累,耗人之耗!而不得其真。

佛家讲:生本无生,死本无死。乃因果循环无休止。

道家讲: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是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儒家讲:,有生有死,天之道也。养生送死,人之道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是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可强求。

三者皆有道理,又有局限,我今一心向医,万不可踏前人之路,当破生死执念,才是通向大道之根本。

既已看破生死,何不丢弃生死,是谓无生无死,生死一体,才是天道。想来应该是太初之混沌之意吧!

李伯阳想到此处,灵光一现,顿时明悟。

混沌之意瞬间扎根脑海,这为他后来的飞升奠定了理论基础。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当下李伯阳仰天长啸,对准“生死”两字,双拳连环击出,但听轰鸣声不断,震耳欲聋,正座塔楼似是摇摇欲坠。

一顿狂轰滥打之后,棚顶的“生”字和地上的“死”字,均已不见,四壁完好如初,并没有出现异样。

李伯阳暗忖:难道是我明悟偏差?不会啊,自己的这番明悟就是大道!不会错的!

再仔细观察地面,竟隐隐有“生”字的影子,抬头观瞧,棚顶同时时隐时现“死”字的影子。

这一发现令李伯阳更加兴奋,喊道:“这就对了,生死一体!”

当下仰天狂笑,然后大叫道:“无生无死,生死一体。是谓天道!”

但见棚顶时隐时见的“死”字瞬间爆裂,宛若巨雷,“轰”的一声,把顶棚炸开了一个直径一丈的大窟窿。

还没等李伯阳反应过来,脚下隐现的“生”字同时爆响。

李伯阳的身子如同满弓上的利箭,“嗖”地一声,顺着棚顶大窟窿穿了出去,直奔天空正当中的太阳射去。

空中的李伯阳依旧狂笑不已,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不会飞翔,大喊道:“无生无死,生死一体,乃天道也,哈哈哈,哈哈哈。”

要知道,修士修炼必须建立在明悟之上,没有明悟,便不会进步,尤其越是高深的心法,越需要自己明悟,才能进一步修炼。

明悟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在一念之间,这瞬间的一念,也许会在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因环境等因素刺激才会出现,很多人修炼至死这种明悟都不会出现。

此刻李伯阳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要知道,若是换做他人在此,不懂契文,必不知这两个符号是什么意思,想必皆以为是咒文或者符文。那样的话,别说明悟生死之道,就是想破脑袋,一辈子也出不去的。

李伯阳疯狂地大喊大叫,耳边风声呼啸,越发刺耳,这才发现自己已不是上升状态了,而是急速下坠!

当下大吃一惊,喊道:“乖乖,怕怕啊。”

李伯阳虽是吃惊,但却临危不乱,忙默运倒行逆施心诀,把体内灵气全部调动起来,贴在表皮下,身体似是又鼓胀了许多。

心里嘀咕道:“皮球落地不会坏吧。”

就在这紧急时刻,但见天边出现一道红色闪电,瞬间到了李伯阳身下,紧接着,急速扩大,李伯阳如同掉进了火焰山之中。

只听“咕咕”之声叫个不停,李伯阳大喜,喊道:“尊尊,好样的,谢谢你啊。”

尊尊咕咕叫了两声,一个盘旋,向南飞去。

大约一刻的时间,尊尊降落在一处山谷中的院落外。但见亭台楼榭,错落有致,院门横匾古篆字:鼎炉宫。

李伯阳下来,丹修童弃尘迎上前来,道:“公子请进。”

李伯阳微微点头,迈步进了大厅,大厅中间有一个三丈的丹炉。呈葫芦状,分三层。

两个案几,两个蒲团,还有一些药柜,以及工具等。

正在李伯阳好奇地四下观望之际,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恭喜你出关了。”

声到人到,李伯阳开心地喊道:“甜姨。”

饶是李伯阳在外面如何强硬,义胆英雄,一派之主的气概,但毕竟是一个少年,独自一人闭关四多月,突然见到亲人,焉有不激动之理。

甜夏仔细端详着李伯阳,柔声道:“苦了你了,伯阳,快让甜姨看看,是不是累瘦了呀?”

李伯阳笑道:“不会瘦的,伯阳是不是太笨了,四个月才读完那些玉简,让甜姨失望了。”

甜夏怜爱笑道:“我预计你要三年时间才能读完呢,没想到竟是四个月,想来连睡觉的时间都用上了吧,你呀,真是妖孽。甜姨打心里佩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