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盘古惊魂之末世修道系统 > 第1章 第一文 末日前兆

蓝蓝大陆历2050年,9月15日,北极。

连日来,北极冰川融化,南极也相继速溶。

燥热的气候,让得人热得不想动弹。

但,凡事有例外。

在这个夏季的燥热气候里,除了每个人的家中,或者商场等人流极多的地方外,唯一能够媲美的,就剩下一两个极地环境了。

北极。

身为一个冰冻三尺而不止的地方,除了每个夏夜的北极光可看外,就只剩下冰冷了。

身在这里,完全感受不到任何一点的炎热气候,反而你需要一身厚厚的服饰,来替代这种严酷环境中的“亲和力”。

这不,在这内陆靠海的冰块里,一群人身穿厚厚的毛皮衣,穿着厚皮毛靴,来到这里进行科研考察。

厚厚的积雪,早已淹没了几人的膝盖,每次行走,都是艰难的跋涉。

而在每人的厚厚背包中,是各种的物品所需。

在这冰天雪地里,几人虽然走的口干舌燥,但还是来到了一处,被大型机械开挖而出的洞穴前。

几人毫不犹豫的走了进去……

————————————————

而在大洋的彼岸,名为(蓝颜)的国家。

通过层层的导路线传递,一处深处地下1000米的深层研究室里。

所有人鸦雀无声,默默的停下手中的工作。

此刻,正听着从身边的大屏超清显示屏中,所汇报的内容,而这份内容,正在以急促的语气,向所有人汇报第二次内容。

此次内容,就连最高领导人也不敢,或者不想对这些,为国默默付出的人隐瞒。

实在是太震惊了,没有一个人觉得是真的。

他们都在听到的一瞬间,有那么一刻觉得,一定是对面的同事在开玩笑。

“此次发现的远古超级病毒,远超以往发现的个例,它在常温的状态下,已经以极其罕见的形式蔓延……”

“目前,我们手中唯一知道的,就是此次远古病毒的繁衍性和感染力,超越了以往见过的任何形式常规病毒……”

“随着冰川融化的加剧,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安全措施,预先保证其感染范围不扩散,加快研发药力抗体,和解决一系列后续问题。那么,不敢保证这种病毒,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感染下去……”

“所以,我请求国家给予紧急的项目支持,并尽快做好准备。”

视频被暂停在了一名喘着白气的中年人身上,此时的他,正满脸焦急的汇报他所发现的惊人内容。

而视频上所说的做好准备,至于做好什么准备,他没敢多言。或者说,工作上的科研汇报,已经详细的递交说明了上去。只是,这一部分被掐断了而已。

“是做好,电影中,类似生化危机的准备吗?”一名跟随着生物生命科学教授身边,当助手的研究员,此时喃喃自语的说道。

然而,此刻却没听到如及时雨般,呵斥进行研究工作,要认真的声音,反而听到了老教授体内莫名加快的心跳声。

“奇怪,今天怎么没听到教授的严厉训斥了?!”有点出神的研究员,还没从视频所播放的内容里回过神来,却条件反射的奇怪了起来。

“教授,教授,这只不过是一种罕见的传染性病毒而已,我们是不是先把手中的工作先解决了……”研究员助手呼唤了两声,才把紧紧盯着显示屏,出神思索的教授,把他从内部网络通讯视频中,给拉了回来。

“我……哎,想不到,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我,也无法从这内容里回魂,哎……”老教授身穿着及膝的白大褂,单薄的身子骨,此刻正微微的颤抖着。

显然,内心里极不平静。

因为这位耗费了半辈子的时间,努力为国家发展,而捐献出了自己大半年华的老教授眼里,看着灾难就在自己面前,而自己的能力却是不能够抵挡的,只能感受灾难来临的可怕,一下子的打击,可是巨大的,从老教授的长长叹息声里,就能窥视一二了,这在平常可是难以想象的。

因为他,可是在那个艰难的科研岁月里,一直走到今天的老人。从年纪轻轻,到现在的满头斑白,他在为解决人口越来越多的蓝颜国里,研究生命生物科学的初衷,一直不变。

在这片领域里,从他手中走出去的学生,即使是放到世界国际这个大舞台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老人,却因为一则消息,却深深忧虑。

满脸褶皱的脸上,现在却皱着比平时还呆板的面容,每次放开又紧锁的眉头,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从深深的感觉中,提取出来。

沉默片刻,只有再一次的无奈。

深深的叹息声,如同猫爪一般,始终挠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到底怎么了?教授,您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要不要,我叫一下保卫科的警卫过来一下?”研究员小心翼翼的提议道。

这可不是研究员胆小,实在是以前,有人试过一次,最后成了反面的教材,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呢!

这也不难怪,像老教授这样的痴迷研究科研的人员,一旦发现生命科学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是连身体健康都顾不上的存在。

像忘了吃饭休息这种小事,在他眼里,还比不过每日拼命的科研有所收获。

而这种痴迷,也是导致他的胃病发作的罪魁祸首,也是那次的忽视,让他在坚守自己的岗位上昏倒了。

从那以后,每次一旦有什么情况,每个助手或者跟随的科学家们,都特别的紧张,深怕出什么问题,就连他的饮食情况,都被每一个科研人员记在心里。导致的后果就是,老教授的脾气越发突显。

因为在老教授的眼里,他已经是一只脚迈入棺材的人了,以其期期艾艾的颐养天年的等死,还不如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这不旦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强大而努力,更是为了千千万万人民的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用他的人生名言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一代代人的美好生活,为此,不惜一切。

很多年轻的研究员不理解,然而,只有身为跟随在教授身边最久的人都知道,在那个艰难打起的年代,人们连生活的小康都算不上。

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饿死的人不敢说多,但绝对有。

所以,身处过那个年代的老教授,当他从初衷,到可以为国争光的投入科研的时候,每天都是在极其兴奋中度过的。

也因此,渐渐养成了一些特别的习惯,那就是极其讨厌别人打扰他,甚至是提醒他吃饭,都会让他一度觉得,别人的不应该。

如此固执己见的老教授,在家人眼里他是严厉和刻板的,但他在科研人员里,是无比崇高的存在,因为他每一次的科学突破,都是对(蓝颜国)的生活,做出有利的改善。

受过艰难年代的渲染,每一个从那个时代,走到今天的科研老人,他们做的贡献是看得到的。

因为你身边的每一份理所当然的物品,都是他们一次次理所当然的奋不顾身。

套用一句话说的,你今天的幸福,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即使前方荆棘密布,也不会让他们有所畏惧。

也就是那次之后,凡是打扰到他的人,如果不是在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器械,来打扰的人都会被一顿训斥。

这也不难怪周围的人,都得小心翼翼询问了。

“哎…这天快变了,我没事,还死不了。你们趁着现在,都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嘱咐一下吧!但是,保密工作还是要做好的。知道吗?”老教授说着扫视了一圈,见一些人的眼里,此时已经反应了过来,那满脸焦急的担心神情,让教授又是一阵深深的恍惚。

而这一幕,放在那些正满脸焦急的科研人员眼里,就像是确定了某件事一样,因为像这样的科研汇报,能够让一个泰斗级别的权威老人失神恍惚,本就很能说明问题。

随着老教授又是一声苍老的叹息,他挥了挥手说道:“都去吧!今天我给大家一天的时间休息。”

“谢谢教授!”仿佛异口同声一般。

而后,不等教授走出门口,纷纷跑到大门,把大门推得开些,让教授先走。

在教授单薄的身子渐渐离开后,纷纷马不停蹄的跑到科室,打着加密的卫星电话,避重就轻的嘱咐家里。

“这天,真是说变就变……”

走廊里,传来长长的回声。

这同样的一幕,不止发生在这里。

同时,也发生在全国各地,但凡是重要的科研场所,都纷纷得到消息。

宛如“蜜蜂”一般的加密卫星电话,纷纷嗡鸣的如同群蜂出动,拨打至各地的父母所在地。

第一句话无一不是关心的话语,同时,又一个个的支支吾吾的谈话,却始终保持一份律己的约束。

无他,就因为怕父母担心忧虑,但更怕的是,引起有心人注意。

为了不引起过多的被人猜忌,只能是嘱咐父母最好多注意身体和饮食习惯。同时,隐晦的提醒,多听上头安排。

在父母面前,这些人的一切,都是保密的。即使有些可以说,但也不会过多的提及。

因为怕那些“有心人”得到情况消息,在网络上带节奏抹黑,各种杠精,各种不怀好意的隐晦引导。

只有身处在网络上言论交锋的第一线的人,才是知道最多事件事实的人。

但身为普通人的,还是大多数。所以,一旦有什么不利的情况,被他们提早获知,利用煽动和洗脑般的方式,各种引导未必清楚真相的人,行糊涂的跟风之言的话。

那么,这就不止是一次自责所能解决的了。

因为在这些“有心人”的心里扭曲里,会不择手段的下手,去制造恶性事件引导“发酵”,只要有机会,落井下石泼脏水,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真实目的。

无他,怕我们(蓝颜国)强大起来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保密工作的重要不言而喻。

身为子女,有些重要的科研人员,甚至要守口如瓶一辈子,就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的,而年年的紧守如密,连生活都过得小心翼翼,其中的孤独酸楚,只有自知。

仅仅就只是这些,就都有着看不见的暗地交锋。

更别说,那些可能被渗透的特殊部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