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二十二章 夜宴百态

第二十二章 夜宴百态

推荐阅读:

来人再次传话的时候,我正给名为暂命名“三枚”的女仆上药。[首发]

我买回来的烈酒,这就派上用场,各种疥疮和淤紫,要用调制的药膏,一点点涂抹搓散,免得留下什么永久性的。

冬天的寒冷天气,倒是不怎么担心发炎和感染什么的,不过留下什么有碍观瞻的疤痕什么的,就不太美了。。

我被提前叫去,当然不是坐等开席,而是先要参加各种宴席之前的,预备工作和筹办事宜,各种座次和场地,灯具、挂账、器皿什么的,也要从各处库房中找到足够的材料来布置。

作为梁山最大的建筑群,聚义堂钱的土地已经被重新翻新平整过,稍大点的砾石和蔓草残根什么的都被人工清理和拔出,然后洒上厚厚海边运来的黄沙,再浇上清水,以防止冻结和打滑,也让空气中保持一种湿润的感觉,。

从内到外,按照身份尊卑和亲疏远近,分作若干个规模不等的场地和席次。一直忙到天色渐暗,才迎来了第一波人,却是披甲持兵的老营健儿。

他们细细的检查;额堂上厅下,所有的陈设和摆件,各种食材和器物,还有侍奉仆役的名牌和身上,甚至还要当面问话和让别人来联名具保。

然后,是作为首座扈卫的青头队二次检查,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号称梁山第一亲卫的精锐之士,他们要比老营健儿沉默的多,仅仅是站在那里,就自有一种生人莫进的气惩错觉。

这种事无巨细的谨慎和计较,多少让这场夜宴,先笼罩上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意味和氛围。

待到华灯初上的时候,才敲响入席的大鼓,随着通通的震响,弥漫在夜色下的群峦之间,聚义堂前盘山而上的的石阶宽道上,已经逐渐走满了,各处山头聚集过来的大小头目。

他们像是从各处山间小径中泌出来的无数条涓涓细流,最后在聚义堂前的校场上,汇合成黑压压的潮头。

这时候,

内厅的席次,已附庸风雅的挂起了各种帷幕和席障,按照人头摆设的名贵案具上,都是刑白或是越青的名贵盏碗,金银镶嵌的鸡颈壶和兽口瓶,倒满了来自海外和西域,贴着名家牌头的葡萄酿、杏露酒、鹿苑春。

而在中层头目使用的大堂里,最不济的也是铜鎏金的杯盏,喝的是老黄春,白兰春等有年头的当地老酒。

而最外围的小头目们,就只有一地席子,粗陶大碗的食具直接摆在腿前,但至少还有一些酱肉风鸭什么的腊味,可以轮流喝一坛子,没怎么掺水的淡浊酒。

虽然因为没有过滤和保存的原因,总有一股酸馊味,但是他们还是面红耳赤的大声吆喝着,喝得有滋有味。因为今天是难道没有限制饮酒,尽量敞开供应的日子。对那些终日苦哈哈的下层人等来说,不啻是难得可以尽情快活的福音之日。

我所在的位置正好在堪堪台阶边的屋檐下,虽然不免要被背后吹风,至少有一张六人共用的粗木长桌可以用,显然是匆忙新赶制的,不要说刷漆,就连木瘤和毛刺,都没有来得及刨平,

凹凸不平的桌面上,摆着梁山自产的瓜菜,的余孽,经过某些渠道,被引入山中,算是相当低调没有存在感的人物。

然后是梁山的客卿之首秦明,据说是当年在东南诸道造反的邪教——大云光明教的余孽,一身内外功了得,号称霹雳火,他和偏席中一群长相歪瓜裂枣,号称各有专长的所谓奇人异士,构成了梁山所谓的客卿群体。

负责器械工造的总监石恒,则是直接来自海外藩的派遣人员,甚至拥有一小队装备精良,独立性甚强的护卫。与其说他日常负责的是装备维护修造,不如说是某种程度上,防止海外藩把持和垄断的军器技术流失的秘密任务。

这也是某种默认的常态,对于内陆地区的藩镇们,这些海生唐人一边大张旗鼓的封锁任何高端的东西流入,一边又用走私来维持某种纽带。

最后是一个女性——陆玲珑,人称九娘子,梁山上层唯一的女性,一个拥有海外关系且姿色上等的的熟女,在一群大小头领中尤为显眼,也让这个梁山寇的集团,不至于沦为全是肌肉汉子的娚地狱。

她主要负责对外的地下联络和私密往来的勾当,当然有传闻说,她背后站着一个海外大藩,因此就算是大首领卢天君,平时也要仰仗三分。

再下一级,就是五军十二将主构成的实权阶层,一群十足的彪形胶构成宴会中,最是喧闹的一个场次,各种此起彼伏声音之大几乎呀把屋顶掀掉,也只有当卢天君发话的时候,他们才会稍稍安分一些。

其中我只人士比较的知名的几个。

前军头马正将张九,则来自曾经肆虐河北的着名马贼流寇,别号寸早不生;他的副手,马步左将头刘琦,则是一名闹饷事变中,一怒之下打杀上司,挑动整营哗变,一气肆虐了七个县城才被击溃的前校尉。

右将头慕容武,曾经是燕地赫赫有名的游侠儿,人称弓枪双绝,所谓穷文富武,刀马弓枪从来就不是寻常人家可以玩得起的,

右军的首席正将,就是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的富家翁,很难想象他曾经是最早盘踞梁山泊水上,半黑不白的船户首领,借着苇荡的掩护逃避官府的徭役赋税,日常打渔贩私为生,偶尔也兼做没本买卖。

因此他身边这一群人的身上的江湖气息最重,也最没有正行,。

左军的席次最大,按照个人喜好和亲疏远近,分作四五个小群体,其中居于前首的,自然是我所熟悉的罗骠骑和罗克敌兄弟。

聚拢他们身边的人数最多,足足有数十号人,其中大半都和我有过一面之缘,相比周围一片形骸放浪,多少有点令行禁止的军队做派和旧习遗风。

与他们对面的,这是终日一杆烟锅不离手的,大首领的铁杆亲信鲁白眼,也是梁山势力的大后方,各种庶务的后军大总管。

因此这个席次上的人员,也是最旁杂纷繁,从传统的僧道俗流,到长衫的文士,短衣脚夫渔头,几乎什么样的打扮和职业都有,乱糟糟的混在一起滥饮乱嚼,甚至还有几个女性,主要是奴婢仆役的管理者,和常驻梁山的某些服务行业代表。

看得我到有些庆幸的,还好没被青眼看重而只是安排在边缘,和这些奇葩混在一起,真是要了人的老命。

在梁山众人中,还有一批特殊的贵宾席位,被安排在正对面,却是那些海藩和船商的代表的席次,其中也被分作若干个小团体,但是在场身穿华衫锦袍的这些人,无论是气质和举止上,多少与这个诚的大氛围,有些格格不入。

多数时候,他们只是低声的交谈,或是与主动过来相邀的相熟人士,礼节性的举杯。

虽然其中前列的位置,空缺了不少,但是作为首座的卢天君,也没有格外的表态,只是视而不见的继续劝饮和邀祝。

按照国朝自古以来的某种惯例,每次宴宾活动都有资格迟到的人,往往也越有地位和影响力。

当然据我所知,

作为真正的大头,和梁山的大宗交易,其实在海市之前就已经完成交割,剩下轮到海市里的,都是些林林总总,某些群体和个人名头下的买卖。

所以这个酬谢和招待,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出席与否象征性的意义更大一些。

尽管如此,根据我经手和参与的部分,还是可以感觉出一些卯端,比如梁山上层中,对近年的海舶交易不甚满意,相比各色日用所需,铁锭和其他制品,乃至兵器的输入比例,却在增加。

我正在不断发散拓展的沉思间,突然一个大嗓门的通传声,吓了我一跳

“虾夷季伯藩,公孙秉并臣属,莅临。。”

这话听的我怎么有些别扭啊,就见一行人鱼贯而入,为首一个华冠长裘的年轻人

“愿大天君福泽远久,荣膺百世。。”

我身体一震,差点没有把粗瓷杯给扣在脸上,方才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这个声音虽然有些远,但是我还是听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