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田园商妃:夫君,一起来种田 > 第140章 赠送菜方子

由于后来船头这边的生意稳定了,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吸引人,在船头摆摊每天好的时候三四百文,不好的时候也就一两百文。所以,大表哥这边倒是存下了不少的粉条。

铺子办下来,秦朝又连夜做了新鲜的粉条拿来,之前晒干的又存到了里面,所以,这里面也存下了有一百多斤的粉条了。

不过,她本来是想着,粉条这生意没人认识,开头会难一点,就觉得这些也足够了。

可是,秦朝带着这些人过来,刚才的那个尝试过菜品的管事也跟着后面过来了。看到里面被晒成干粉条,一拿起来很轻的粉条问了句她做菜一般放多少?

秦朝给他示范了,也就一小把。

管事毕竟是走南串北的,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比较高,眼光也是有的,所以,一看存货不多,比那几个先来的先开口道,“老板娘给我留一百斤,我要带走,我的船明天出发,能不能行?”

有生意上门了秦朝当然高兴,但是凡事该有个先来后到。家里的干粉条没有,所有干的都在这儿了,而那几个人才是自己的第一批客户。所有,秦朝没先记着答应,而是看向那几人。

那几人也没想的粉条不煮前是这样的!而一个菜才放那么点,居然就能煮一大锅!别说是往外卖,就是卖不出去他们放在船上吃,或是拿回家吃也很划算了。

而这么实惠的粉条居然有人跟他们抢,几人顿时看向总是开口的男子。

这男子是他们船上的船工头。平时船上的船工都是由他管着,在他们船工里很有威望。而他们的船只不光跑船,沿路有个什么特产的船工头都会允许他们买下带上,然后到了下一个地方卖出,中间赚个差价钱。

他们这些人跟着船工头这几年光是倒卖就赚取了不少银子拿回家,所以,几人都是以船工头马首是瞻。

虽然没有管事的反应快,船工头也是有些远见的,他先是看看那个管事。这个管事他认得,是商会方大户家的管事。方家听说背后势力不小,自己这边只是毫无背景的小船工,得罪方家的管事不明智。于是,他将头转向秦朝这边。

“不知道老板娘家里还有没有这种粉条了?”

“实不相瞒,这种粉条需要晾晒,晒干了才会变成这样,而湿着的粉条放的时间不久。而我家里正好没有干了的粉条了,我们一边做着,一边摆摊还不够。两位,你们看能不能商量下,这里怎么说都得有一百五十多斤了,两家匀一下,一家七八十斤先带着,如果吃的好,卖的好的话,下次再来我肯定给够了。

而且,说实话,这粉条是新事物,你们也可以先找找市场、、、就是找找看买家,这样的话,下次来的话要多少心里也有数。哦,对了,还忘了给你们介绍这进货价呢!

五十斤以上算是拿货价,按十七文每斤;少于五十斤按零售卖是每斤二十文。”

“吸,这都赶上猪肉价了!”

秦朝笑,“猪肉一斤一顿就吃了,而粉条的话,特别是这个干了的粉条,你炖白菜起码能吃好几顿。所以,这个定价还真不贵!”

“而且,我这边也不止是卖粉条,连同粉条的做菜方子一并赠送。”

这是她刚想出来的。

粉条这种新事物,如果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那别人买了干啥?只有将粉条做的菜推广开来了,这粉条才好卖。

而至于做粉条的方子、、、她目前还不担心。粉条的做法光是看着粉条是根本看不出来怎么做的,即使知道了这个红薯和马铃薯做出来的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只要她保密好了粉条的做法,就不愁她这个批发商做不下去!

所以,菜方子对于她来说还真的没什么,随便赠送出去她也不心疼。

她不心疼,那管事和进来的人听了她还要赠送做菜方子就不觉得这粉条贵了。

“老板娘是将这做菜的方子只要有人来你家买你就赠送对吗?”管事问。

秦朝点头,“那当然!只有越多的人知道怎么吃了,才会有越多的人买我的粉条不是吗?”

秦朝也不隐瞒自己的意图。

管事有些失望,他身后的东家有自家的酒楼,虽然刚才他说了那几个才上不得大台面,但是,作为单独的菜的话,还是不错的菜式的。

然而,显然人家也不是傻子,知道买的人越多,她的粉条卖的菜越多。

秦朝的菜方子对于船工一行人倒是不那么看重,然而,秦朝接下来的话让他们不得不看重了。

“几位大哥拿到了菜方后也可以找个酒楼或是饭馆的卖给他们。钱,我不要,但是要说清楚,你们这个菜方不光卖给他们一家。”

见他们面露不解,秦朝解释道,“是这样,你们走南闯北,肯定去的地方多,你们将方子卖的地方越多了,我这儿的粉条才会越好卖。所以,卖方子的钱就当是我雇佣你们宣传的钱,卖多卖少我都不管,只要你们讲清楚,不是卖一家就好。”

这样的话,她连宣传的费用都省下了,多好!

船工们一听,这下更激动了,催促着老大答应下。

“真的没有再多了吗?”管事不死心的问。

有了菜方,而听这个女人的语气,这粉条还没广泛传过来,只要他们抓住了先机,或许能为方家的酒楼赚上一笔先头的钱。

秦朝很肯定点头,“就是我现在回家给您先做也来不及,因为这个粉条光晾晒就需要好几天,这还是好天气的时候。”

“我们的船明天一早就走,你们今天晚上能够做多少?”

这是管事深思熟虑后想的,不管鲜的还是干的,先拿到头一批投入酒楼最重要。

占得先机,不管在哪里都是做生意的信条。

秦朝倒是对这个管事另眼相看了,才第一次见就眼光老辣的认准了,真是有眼光。

等到今后几乎家家都吃上她的粉条后,她相信,这个客官肯定已经借着粉条赚的盆满钵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