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母发现了纪家的真面目,纪存光不是良人,后悔不迭也从没动过让闺女和离的念头,只是一个劲儿的为了女儿能在夫家好过放下脸来巴结纪家婆子。即使知道管用不了多长时间,也知道会喂大了纪家的胃口,可是,有什么办法,闺女嫁进纪家了,那就是纪家的人,这辈子都无法改变了。

秦朝不认同大舅母的做法,可是,大舅母的做法却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的行为,反而是她的思想太前卫了,这些古人肯定接受不了。

“那,二表姐会有自己的孩子吗?”

目前来看是做不了什么了,秦朝只能寄希望于二表姐会随着环境和事物的改变而改变命运。有了孩子,或许对二表姐的命运是一种改变呢!

出了月子,秦朝身体也恢复的很好,再没有怀着的时候一碰就碎了的那种弱。反而是补的多了,她觉得自己比没怀孕前的身子都好了,力气都打了许多。

正好这时候已经是出了正月,在过了秦朝的二月二生日后,秦朝就马不停蹄的又种起了她的早季节菜来。

去年因为怀孕导致她的一系列生意计划搁浅,今年她准备全力发展自己的生意。反正孩子不用自己看,现在,她除了提供奶水这个食物外,白天孩子由黑婆带着进山林,或是修炼。晚上有孩子她爹,就是孩子晚上饿了秦朝都能迷迷糊糊地睡一晚上不用管,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是交给周玄来处理。

所以,秦朝这个做娘的后知后觉的发现全家里好像就自己是个不沾边的,因为就连侍书都是有工作的。

每天追着小白虎玩儿,给周瑾当修炼的陪练。

秦朝没有那种孩子非要自己事事亲力亲为,时时把孩子带在身边亲近,等孩子长大了也亲近自己的那些想法。

自己生的孩子,不亲自己亲谁?

前世的时候她都想着,等孩子出生了她带孩子到七八个月就恢复上班,然后,孩子送给公公婆婆帮忙带,当然,每个星期还是会抽出两三天来陪伴孩子。

这是现代女性大多上班族结婚有了孩子后都这样的,她不说是随大溜了什么的。而是,一个女性,要是结了婚就一心扑在了家庭、孩子、丈夫上,那这个女性也就离废了不远了。

秦朝不是多有野心的女人,但是,她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可能,这样的她会少了女人的柔性,但是,她不想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至于她前世的婚姻是不是就是因为她的这些性格方面的关系才会导致的婚姻破裂秦朝不想去想。

如今的她很明白,周玄对于这样的自己是没有反感的。反而,他不论自己做什么都很支持。

秦朝现在会偷偷的在心里嘀咕,他这样鼓励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是不是自己陪伴女儿的时间少了,他好独自霸占和女儿的相处时间。

当然,这些秦朝也就是想着玩儿,她猜到,周玄之所以这样支持自己去做想做的事,可能是与他整天坐在轮椅上,不能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有关。

出了月子十多天后秦朝才去镇上的两个铺子看,铺子去年一年经营的也不错。虽然靠的是往外卖粉条才支撑起店,像酸辣粉,还有之后秦朝想出来的彩色面等都是过一阵子就被其他人仿冒了去。但是,总体沉积这一年,积攒了些家底了。

有了这些家底,又有二表哥去年在外忙活了调查和了解其他镇上的行情,今年开分店下去秦朝有信心一定会越来越好。

用带有灵气多的水泡种子,四五天后种子发芽,秦朝将山谷里的地都种上了各类蔬菜。

她今年打算上的新品就是麻辣烫。再加上之前的酸辣粉、彩色砂锅面,去外面开铺子,相信即使没有粉条的支撑,铺子的生意也不会像今年两家铺子一样被顶的没了客人。

麻辣烫虽然也好模仿,但是,自己占着天时和地利。

天时就是自己提前上市的蔬菜,而地利呢,这就是现在还没有大棚的蔬菜种植,像是自家这样可以满山谷的种蔬菜的地方就是温泉庄子肯定也不这么大。

到时候就只差个人和,自家虽然没有太大的背景靠山,但是,她相信现在自家也不是谁想踩上一脚就踩上一脚的。

而至于那个后来出的彩色面条,还是她在怀着孕的时候想出来的就是菜汁子和面。

菠菜面、白菜面、芹菜面等压出的汁子做成的面条,像粉条一样晒干了也是颇受欢迎了一阵子的。

只是,这面也很好让人尝出来,后来慢慢地就被摸索了出来怎么做,别人做的还比自家多出了好几种,彩色面就又被人学了去。

秦朝倒是不贪心,她手里现在至今掌握着粉条的做法不能说是日进斗金,但是,惹人眼红是肯定的。

她怀孕的时候铺子里的是都是周玄和黑婆处理的,铺子被人盯上,出了多少事具体她不知道,但,出过几次事是黑婆出手的秦朝多少还是察觉的到。

只不过,那时候秦朝自顾不暇,铺子的事周玄和黑婆能接过去她当然不会逞强的非要自己上。

她脑子里还有不少能发财的点子。不过,现如今在周家还不能完全应对的情况下,她就只折腾折腾酸辣粉店就好了。等到哪一天周家的店铺遍地,周家再也不用怕的时候,她再尝试着把一些东西都搬出来,比方说,火锅!

至于现在,火锅她是不敢弄出来的。

前世的火锅火成什么样只要是个现代人都知道。

所以,火锅,只有在周家稳定了的时候她才考虑。现在,只一个麻辣烫秦朝把它当成了近几年周家除粉条外赚钱的大头。

还是黑婆犁地,加上秦朝和侍书在一旁打下手,哦,顺便今年多了一个时不时出现在脚下添乱的小白虎,山谷里种田也种的相当热闹。

等到山谷里地种完,留下一块席红薯苗子的地块,秦朝接着又把红薯苗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