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别的女子嫁的娘家汉子是正房,而你也同样跟了个农家汉子,却是没名没分那种一起长大的小姐妹们说起你来都会在暗地里笑话你吧!”

秦朝拖着腮,歪着头看着女人慢悠悠地说。

纪存光见她挑拨完自己父母又去挑拨云儿,顿时怒气恒生,想要过来把秦朝赶到一边去,只是,还没等他抬步就听到女孩好听的声音回道,

“这位夫人,云儿知道,因为云儿的出现破坏了姐姐的幸福。可是,云儿真的别无所求。云儿当初认识相公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个靠手艺吃饭的木匠,家里也是靠天吃饭的农家汉子。”

说着盈盈秋波转向男人,眼里含泪,把个楚楚可怜表现的让秦朝见识到了女人的柔弱美!

这个叫云儿的比秦朝和二表姐都矮,还很瘦弱,也就一米五八左右,瘦削肩膀单薄,如今虽然挺着大肚子,脸颊丰润了些。可是,人家一点没有粗苯的感觉,反而是远远看上去就让人想呵护。

怪不得人家能做小三,而二表姐却连个男人都留不住!

纪存光听得自己的女人这么说,那心里立马就恨不得把可人儿捧在手心里呵护,不让她受今天这样的羞辱。连之前因为她自己落得这个局面的埋怨都没有一丁点了。

没错,之前纪存光对云儿是埋怨的。如果今天不是她要出去散步,他也就不会被王莹莹的亲哥哥逮到。

而没被逮到的话,他就还可以一边享受着王家的好处,一边在外面逍遥自在。

正是因为心里埋怨今天这是都怨她,所以,不管是在刚被抓住在牛车上时,还是被赶着走在村里,甚至就是刚才那么多人围观她,被自己村子里的妇女指指点点,纪存光都没有说安慰安慰她,连眼神的安慰都没有。

如果不是为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他连偶尔的保护她一下都不想做了。

纪存光就是这么奇葩的一个男人,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错处,出了事只找别人当初不该怎么着怎么着。

如果别人不怎么着怎么着,他就不会被牵连。

然而,他没想到,他对云儿忽视了,可,在云儿的心里自己原来还这么的、、、依赖他,顿时觉得自己高大上了许多。

纪存光一瞬间脑补了很多,但是,实际上也就是一瞬间的事,而且,别人此时也不知道他脑补出了这么多,所有人都还在看着云儿。

“云儿会与相公走到一起,也算是无意间的缘分。真的,姐姐,你相信我,云儿真不是有意要破坏你跟相公、、、”

嗯,总算是走上了正轨的小三。

秦朝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对于小三接下来会说的什么都差不多猜得到。

“云儿命苦,亲娘早逝,爹爹后娶的妻子到底不是亲生,待我长大了些后就想着怎么把我卖出去多换点钱。

我们村子有些特殊,经常有来往大户和地主家的牙婆走动,等我一到了差不多的年龄,后娘就找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地主要将我送出去换银钱、、、”

抹泪,然后垂头顾自哀怜。

果然,套路都是一样一样的。

秦朝仿佛看大戏,看着戏里面小三的唱念做打,然后,在后面品评。

“我苦命的孩子!可苦了你了!”

一出戏当然不能只有一个主角,那些配角当然要适当的出来刷刷存在感,顺便帮帮角色提亮润色。而纪婆子这时候就是出来的那个配角,扶着柔弱的女子给她依靠。

又开始了、、、

“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头是我不愿意的,我知道,违背爹娘的意愿这是不孝,可我、、、我想到了寻死,然后跳下了外面那边的一个河里。”

接下里就是老套路,男主跳下河救了女主,然后,女主对男主以身相许,不计较身份等等。

这里面,男女主的是他们彼此,而二表姐就成了阻碍他们在一起的正室。当然,要是按照剧情继续发展下去的话。

秦朝拍手,称赞道,“好一出英雄救美,美女以身相许报答啊!既然这样,那纪存光你更该在和离书上签字放了我表姐了啊,这样,你也可以和你的知心女子全心全意的相守了啊?”

“哦,对,我怎么忘了就算是唯美的爱情故事里的男主,哦,就是那男的也是要吃饭,想靠着岳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所有,既想要这个,又舍不下那个,所有,纪存光你现在就是在挣扎这个吧!”

“那不用挣扎了,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就算是你不跟我表姐和离,你们纪家今后也休想占到我王家和周家一点便宜。既然已经撕破脸了,我们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至于二表姐的嫁妆,当初为了嫁妆有个明细可是专门去衙门那里登记造册的。

所以,也就是说,不管是大舅母那里,还是,二表姐这里,你们纪家想都不用想了。

而至于二表姐今后在纪家怎么过?这个办法也多得是,其中一个就是,找几个人来伺候,顺便保护二表姐。”

“怎么样?这和离书要不要签?顺便再说一句,你们即使今天不签,我周家和王家也不是全无办法,听说你家有三十多亩的好良田。这个在乡下地方是个很有家底的了,可是,要想让纪家在一夕间卖房子卖地才能活下去,这也不过是稍微动动脑的事。”

秦朝连诱惑带威胁,终于让纪家人的态度有了松动。

这还真要感谢那个叫云儿的女人,如果不是从她身上找到了突破口,秦朝即使从开始就想到了纪家是舍不得王家这个有钱岳家。可是,当知道再也不能送钱送东西后,那这个娶来的,还不下单的母鸡就彻底失宠了。

秦朝打开了局面,接下来二表哥再威逼利诱了一番,再加上上沟村的村长有意阻挡着花山村的村长说话,纪家人最后答应签了。不过,签的不是和离书,而是休书。

和离书、休书对秦朝来说没什么差异,但是,大舅母却是异常坚持要和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