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推荐阅读:

“姐, 你拍的这是唐湖吗?”

李若川战战兢兢地提问,认了半都不敢确定那个土豆精的外表下是个人类。

不过就堂姐的这个拍照技术,比视觉华夏的摄影师还狠,仙下凡都能被她拍出脸着地的效果, 能让唐湖看起来像个人形已经属于超水平发挥了。

“当然了, 拍得多好看, 不愧是明星哎,上镜就是不一样。”李茹川信誓旦旦地点头。

李若川沉默片刻,换了话题:“……还是别的吧, 我看了你让助理发下个月院线排片, 给《头号烂片》的初始排片率还是太低,至少给我抬到20%, 不然前期票房肯定冲不上去。”

聊都是附加内容, 谈业务才是最主要的。

李茹川管理明远集团的院线业务, 虽然只是副总之一,但几百家影院上千块银幕, 每个月排什么片子她的意见占很大一部分。

简单来, 李若川投电影赚的一半票房都要给他堂姐。

李茹川一口回绝:“二成还是太高了,我看过猫眼那几个app的网络数据, 目前的关注度拿不到这么多黄金周排片率。”

“这可是咱家投资宣发的电影,赚多少都是院线的,你不想分钱了?”李若川挂上蓝牙耳机, “我要是你, 就把第一周的排片提到六成。”

“虽然你定了今年的保护月, 但国产电影都在盯着七月档,还跟大片撞档期了,那两部片子的热度可是倍杀你,再院线排片又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你先去服别人再来找我,明白吗?”

院线排片,一看主创团队的名气和过往作品,二看各大电影app上的反馈热度,越多观众想看这部片子,黄金周的排片率越高。

如何才能有热度?还不是靠宣发吆喝。

“唉……”

李若川叹了口气,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发呆。

《头号烂片》真是他见过最穷的一个剧组,海报是导演自己上手做的,龙套是执行导演客串的,好不容易花钱请了个曾经火过的鲜肉,每中午还得负责给其他人分盒饭。

虽然几个主演都是科班话剧出身,演技靠得住,但名气都不是很大,硬要炒作都炒不起来。

目前为止,自发水军全靠男二号韦潇的几个真爱粉卖吆喝,但韦潇早就透支了自己的大众口碑,路人觉得有他出演的电影想必又是一部粉丝向作品,根本不买账。

他思索良久,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提前一周大规模点映,如果口碑上来,你去服院线那边给我提排片率。”

通俗来,点映是在个别影院提前播放还未正式上映电影,根据上座率和口碑调整正式上映后的排片率,如果片子真的不错,不定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李茹川反问:“你就那么有笃定会有个好口碑?”

虽然真正的佳作可以通过点映打下口碑,在正式上映时搏一个好成绩,但有不少进口大片都是点映死,观众先睹为快却反响平平,导致正式上映后上座率不佳。

“……其实不确定。”李若川无奈承认,“看的电影越多,越怀疑自己都拿钱拍了些什么东西,到底符不符合市场需求,但我觉得这么多人认真筹备了三个月,哪怕再烂,至少也能成为有些可取之处的烂片吧。”

……

回到戛纳镇。

唐湖装了一回文化人,没有用最具噱头的红毯行炒作,反而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磨人妖精。

她在微博上记录这次戛纳之行的林林总总,没急着出街拍,而是将主要笔墨放在入围电影的介绍上,间或穿插周边美食,用类似游记的连载方式引得吃瓜路人纷纷追连载。

这是个看脸的世界,演艺圈更是如此。

但走红毯艳压其实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归根结底是面向粉丝的消费品,可惜大部分明星炒作的方式,都是抓着一个并不感兴趣的路人拼命洗脑“你看我美吗你看我美吗”,有个卵用?

奥斯卡评委曾经形容费雯·丽,“她有如此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演技”,但这句话的前提是人家已经成了奥斯卡影后。

大满贯换头以后美不美,哪怕是真正的粉丝都没脸吹一句“她长得好看根本不需要演技”,奥斯卡只不过跟影后客气客气,居然还有虾米奉为圭臬,觉得演员刷脸就够?

唐湖好歹是科班出身,介绍电影节的来历也能得头头是道,而且宣传电影而非自己,等吆喝声唱起来了,自然有人对她感兴趣。

当然,光是一本正经的聊电影也不行,还得来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比如美食。

两地有时差,f国晚饭的时间放在国内属于深夜放毒,然而民以食为,总有人乐此不疲的等他们发晚餐。

然后配一张乔乐仪被海鸥夺食而吓到五官飞起的表情包。

“……你这样拆台有意思吗?”

现实世界里,正主盯着唐湖满脸幽怨。

唐湖灌下一大口冰啤酒,毫无愧疚之意:“可有意思啦!”

清爽晚风扑面而来,夹裹微咸的海水气息,在这种时候坐在街头店吃海鲜大餐,不失为人生的一种享受。

她顿了顿,瘫在椅子上感慨:“我家是内陆的,时候就没见过什么海鲜,第一次知道生蚝还是在初中课本里,《我的叔叔于勒》,里面写的吃法特别诱人,不过我吃不惯生东西。”

“头稍向前伸,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对青春洋溢傻了吧唧的初中生来极富吸引力。

然而等唐湖尝过新鲜生蚝,那种撬开贝壳挤柠檬汁的吃法反倒不是特别合胃口了,而且还老担心有没有寄生虫。

“还是配上蒜蓉粉丝烤最好,当地特色的烤牡蛎也不错。”乔乐仪深以为然地点头,“对了,千万别在这里吃中餐,我前几年来的时候偷摸去米其林餐厅,主厨上了一道来自东方的神秘蔬菜,等端上来一看是两根烤蒜薹,还给烤蔫巴了。”

“什么叫偷摸?”

“……就是背着经纪人去的。”

唐湖听罢,身子探过去拍了拍赵昊的肩膀:“赵哥,听见了么,二乔背着你指不定偷吃了多少东西,一定要加强手下艺饶思想教育啊,不能让他再这么不务正业了。”

赵昊啃着龙虾重重点头。

“怎么还卖队友呢?”乔乐仪手忙脚乱地在她眼前挥爪子,不满抗议,“严格来你现在也是不务正业,赶紧去参加酒会,别出来浪了。”

三大电影节都少不了这样的传闻:某八线明星,在入场看电影或者参加晚宴酒会时结识知名导演或者大发行商,从此鱼跃龙门,一举成为一线。

因为有这层人脉关系,所以想上位的演员都钻破脑袋也要往里挤。

唐湖放下啤酒杯:“去了才叫不务正业,我又不想辛辛苦苦去国外跑龙套,你万一有那些个金发碧眼的哥哥约我夜夜笙歌,我哪儿还有心思拍戏啊。对了,最近看了个新本子,挺有意思的。”

国内的一线演员,在西方市场最多也就能混上个b咖,捞到配角演就不错了,何必上去自讨没趣。

况且她现在还不算一线,想在好莱坞大片里演有头有脸的角色,那得需要好几个大甜甜的背景,老实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折腾,不定还能折腾出点结果。

乔乐仪感兴趣的侧过身子:“什么剧本?”

“翻拍电影,原版《十一怒汉》,你应该看过。”唐湖简单介绍过改编版的案件背景,“里面每个角色都挺傻x的……呸,是在导演的艺术化加工下充分体现了阶级矛盾,我打算挑一个最矛盾的来演。”

翻拍版《十一怒汉》的两个女陪审员形象都不是很讨喜,无非是a值得揍五巴掌,b值得揍十巴掌,选谁都没差别。

乔乐仪向餐馆服务生追加一扎啤酒,啜饮着丰厚的白色泡沫:“这个好,主要场景都在一个屋子里,不用到处跑外景,每收工可以一边吹空调一边吃盒饭。”

“……”

唐湖沉默片刻,先忍住揍他十巴掌的冲动:“兄弟,你现在好歹是个影帝,能发挥一点艺术感想吗?”

不过换个思路考虑,也只有他才敢这么。

这部片子全片只有一个场景,几乎没有道具辅助,想演的出彩是件难事,但对乔乐仪而言,用演技撑起单薄的场景很简单,片承饭不好吃才是个大问题。

两人都没提这部片子的负♂面角色会对自身有什么影响,反正她现在也不是刚出道形象还不稳固的时候了,演员次次都接人人爱我的正面角色,那是脑残玛丽苏,不是电影。

再怕挨骂当什么明星啊,大不了水军请起来,看谁骂得过谁。

“这就是我的艺术哲学。”乔乐仪振振有词地辩解,话锋一转,“你什么时候回去啊?”

唐湖算了算日子:“礼拜三就走,估计留不到闭幕。”

戛纳的闭幕式就是颁奖仪式,同样要走红毯,但她得赶紧回剧组把剩下的戏份拍完,不能让几十号人干等着。

乔乐仪喃喃:“那就是看不到颁奖了。”

“我回去看直播,这次又拿奖的话隔空庆祝也一样。”唐湖用叉子戳起最后一只烤牡蛎,一口塞进嘴里。

乔乐仪突然想到一件很微妙的事,兴致勃勃地总结:“你看,我们之前一起去香港那次,我就没拿奖,结果我自己去了趟湾湾,立刻拿奖了,这次如果你还是不在而且又拿奖的话,是不是证明……”

他到一半,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

“……我不知道能证明什么,但肯定证明你欠收拾。”唐湖亮出手上的餐叉,“这儿拿着家伙呢。”

乔乐仪赶紧抱头求饶:“等会儿我买单,我买单。”

唐湖笑着放下餐具,看着店外人来人往的街道,心情惬意。

夜风高起,直上月霄。

……

今年的戛纳秀,斗渔网红阿谣成了最大赢家,直播间人气爆棚,虽然有不少观众目的是冲进来骂人,但已然稳坐斗渔一姐之位。

唐湖也终于放了一批红毯照和街拍出来,注明赞助品牌肖邦珠宝,借前期的关注度狠狠打了一波广告,粉丝开心,品牌方更开心。

唯一不开心的估计就是韩汐了。

韩汐装逼失败,只得以泪洗面。

这种心态适合出现在朋友圈里,发个“今气真好”再配九张自拍,哪怕太阳都被她的大脸遮住了,也不知道从哪个边边角角能看出来的气好,谁不好也可以拉黑谁。

拉黑不了全微博的网友怎么办?

那就买粉控评吧。

她不光控评,还买了水军来抹黑,质疑唐湖所有的长微博都是工作室出产,将吹毛求疵发挥到了极致。

唱反调是吸引关注度的最佳方式。

平常只能转发别人料的营销号们迅速找到新的怀疑点,评论区闹腾的沸反盈,接广告都能多加几百块钱了。

他们才不管什么“谁主张谁举证”的规矩,上怀疑证据也上不出来,反而要被怀疑的自证清白,如果当事另一方真打算起诉,碰瓷的直接就地一躺,撒泼打滚,表示“我就是随便,谁让你这么斤斤计较”。

唐湖不至于为零鸡毛蒜皮的事就把营销号告一遍,但碰瓷多了,是会引起反颇。

到了最后,连“@戛纳烧烤摊的串串香老板”都出面作证,这种恶意营销得来的热度维持不了多久,事情一过也就散了。

……

如此插科打诨的过了一周有余,终于到了周日电影节闭幕的这。

唐湖已经回国,躺在横店酒店的床上,用意识内的系统空间看跨国直播。

海的那边还是晚上,国内已经凌晨了,不过她毫无睡意,等着颁奖嘉宾念出得奖名单。

按照从前的时间线,《夹缝人》参展时间晚了两年,正好赶上戛纳年,虽然有幸入围主竞赛单元却没有拿奖。

今年却是戛纳竞争激烈的大年,电影未能参与主竞赛单元的角逐,而是入围了“一种关注”,这个单元同样是正式竞赛栏目,资历较浅的导演作品或者不巧赶上大年的资深导演作品,通常会放到这里参与评选。

唐湖终于等到颁奖进行到这个环节,凝神看下去,有些不自觉的期待。

“……‘一种关注’最佳影片,《marginal human》6迎导演min zhang。”

全场送上掌声。

有个眼熟的亚洲脸女人走上舞台,还未接过奖杯就热泪盈眶。

“我……我太开心了,以至于不知道该什么。”她停顿片刻,换了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