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明匪军 > 第三百一十四章 会盟

出堡的骑兵之中,为首者是一个高大青年,离着远看不清楚脸庞,但在这人策马出来之后,围猎的骑兵都欢呼起来。

离近些后,看清楚后出来那人穿着官袍,勿瓦泰两眼死死盯着,半响过后,他才道:“三品武服,这人是刘宇。”

听闻此言,周围的蒙古尖哨们都喘着粗气,其中一壤:“看准了吗?”

勿瓦泰又死死盯了一会儿,确定的道:“身形,长相,都不差,当年他到塞外的路上,我和图什台吉在一家店里近距离见过他,当时若是知道有今,一柄手斧就结果了此人。”

勿瓦泰等人又看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尖哨道:“能不能冲上去偷袭他?”

一旁的勿瓦泰微微摇头,道:“前前后后的骑兵有五六十个,咱们才七个人,根本不可能得手。”

他刚刚也起了这个念头,不过想到他们与胸甲骑兵的差距,只能颓然放弃。

勿瓦泰扭过头,对旁边的一个尖哨道:“我带人留在这里盯着,看那刘宇有没有离开,你赶紧回去报信,大汗和白洪大哈台吉都在大清河那边,告诉他们,这个集宁堡不仅地势险要,刘宇本人也在这里。”

那尖哨答应一声,心翼翼的退离。

勿瓦泰继续趴在原地,两只手抓着一撮野草,眼睁睁看着如此好的机会只能错过,恨恨的往地上捶了好几下。

集宁堡内,汤若望和几个教士,还有广记的炮组成员在拆装佛郎机,这些教士对军堡里的四磅炮十分熟悉,使用起来毫无困难。

集宁堡有两门四磅炮,二十多门佛郎机炮,其中一半的佛郎机跑是这几刚送过来,因为各墩堡都需要这种佛朗机炮,广记刚才从九边各镇偷买来许多。

佛郎机炮在欧洲都算是老古董的火炮,汤若望和其他的教士们并不熟悉,而留守在集宁堡的连队长孙大发正教他们熟悉佛郎机炮。

“炮分子母,母铳长六尺,巨腹长颈,腹有长孔,用提铳三个,每个三十斤,装弹用铅子一个,每个十两,射程最远一里半,有效杀伤在一里……”

孙大发一边,一边叫人将子铳塞入母铳的缺口之中,然后当着汤若望面打放了一炮。

当炮声停下,汤若望对身边的教士们道:“这些日子我们要加强练习,这些火炮的操作看起来比加农炮要复杂的多。”

一个教士道:“这么多一直平静,我感觉战争不一定爆发。”

汤若望一脸平静的道:“不管怎样我们已经在这里了,大家平安最为重要,如果有战事爆发,我希望大家都能安然度过,所以不论如何,训练时一定要出尽全力,不能偷懒。”

炮组带着教士们一起训练了一,便安排教士们返回集宁堡的生活区域。

集宁堡是一个方圆不到一里的堡,城中居住着一千五百左右的军人和一千多的平民。

不到三千人居住在三百多间房舍里,略显拥挤。

堡内正中是军营,有个型校场,城门附近是仓库区,也有门店和修理区,然后才是型的居民住宅区。

堡内有引流而入的河水,还有几眼水井,为了预防瘟疫,还有专门的军医组,专门为堡内的军人和平民看病。

又过去了些时日,集宁堡城墙的防御体系越发的严密,除了女墙和草帘,还在城墙下方挖了很多藏兵洞,士兵可以直接在藏兵洞里休息,不必下城。

两门四磅炮在控制水源的瓮城上方放了一门,南门方向放了一门,北边没有开门,在城门凸起的地方放了十几门佛郎机炮,剩下的被平均放置在其他四个方向。

集宁堡很,长期军训的战兵哪怕全身披甲也能在最短时间内跑上一圈。

女墙上的垛口是每三步一个,三百多个城碟加上几百个射孔,几乎能让一千多守军进行火力输出。

刘宇又一次带人巡视城墙,趴在城碟往北方看,可以看到大群的黄羊在不远处经过,沿着湖边往西北方向去了。

“大人。”汤若望站在城墙上道,“蛮族久久未至,会不会战争就此而停止。”

“不会。”刘宇笑着道,“你不了解蒙古人,他们不是不想来,只是因为要准备的事太多,内部又太混乱,领袖软弱无能,所以耽搁了时间。他们要是不来打,明年我们又修成几百个墩堡军台,编练出大量的军队,他们再笨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总是要打一打的。”

汤若望若有所思,半晌后才道:“汉人有句话的意思是大人物不站在危险的高墙下面,大人为什么还要坚持进行这场战争,而且以身涉险?”

“因为有些事必须要做。”刘宇沉声道,“大明现在看似太平,其实已经危机四伏,所以我想要尽快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完,叫下人早些过上富裕和文明的生活,让我的国度变得更加美好。”

汤若望听得瞠目结舌,有些明白,却又有些没听懂。

另外,他没有感觉刘宇所的明国有什么问题,他觉得明国是一块上赐予的瑰宝,国土庞大,百姓富裕而文明,百姓遵从法律,军队强悍而且规模庞大,朝廷以文官制度而不是贵族和武将控制,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来到大明这么多年,汤若望觉得大明比他的家乡要先进,相比大明饶内敛和不扩张,欧洲各国就是一群到处抢掠的强盗而已。

这时李守义等人来到刘宇的跟前,道:“大人,近来虏骑尖哨活动的更厉害了,如果要往黑包一带,风险已经加大了,这里也不保险,还请大人立刻往南,回到王家庄主持大局。”

刘宇笑着道:“我感觉集宁堡这里十分要紧,如果虏骑真的大举而来被吸引到此,反而是件好事,暂时我不急着走,等等看再。”

……

卜石兔汗穿着金黄色的棉甲,头顶银色的瓣儿盔,正中镶嵌着绿色和红色的宝石。

在他身边是图什和完合勒等台吉,还有土谢图和扎萨克图两部的十几个台吉。

正如刘宇预判的那样,蒙古人已经发现了集宁堡的重要性。

在集宁堡北方百余里的地方,隐藏着土默特和哈喇慎加漠北两部的大半精锐甲兵和大量的牧民。

自从勿瓦泰发现刘宇在集宁堡后,卜石兔和完合勒等人和白洪大哈还有其他部族,开始杀白马会盟,定下攻伐集宁堡一事。

“大军当由卜石兔汗为主。”白洪大哈道,“蛇无头不行,为了避免我等内耗,当以大汗为尊。”

草原上虽然有不少黄教和红教推波助澜成为大汗的台吉,但真正的大汗只有两位,土默特的卜石兔汗和察哈尔部的林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