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圣痕 > 第五十三章行脚小僧

集世人之无上念力,成就吾之功德。

这就是大风接引心经总纲的精华所在。也是西方佛教武修之要义。

获取功德念力的方法就是度化世人,拯救苍生于水火。芸芸众生心生感念,再回报佛家以念力功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滴水成海,聚沙为丘。念力多了,就汇成佛家广法。所谓的罗汉、菩萨、佛祖就是掌握了这种无上力量。

子玉咋咋嘴,这种修炼方法太过耗时费力,不太适合自己。

再说了,我修炼佛家功法的目的是为了遮掩自己的巫族功法。只是为了日后行走世间少些麻烦。

这样的耗时费力,好像有点不划算啊!

这大风尊者虽表面把自己说的冠冕堂皇,但是实际上没少干坏事。

不然的话大巫后羿也不会把它射杀在青丘之泽。肉身灭亡之后,神魂被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

那接引佛祖自然不是傻子,有这样的金牌打手干嘛不用?到了西方佛教干的还是杀伐的老本行。只不过换了个说法,美其名曰为接引罢了!

我就不信了,像大风尊者这样一个以杀戮为毕生事业的职业杀手,会拿出大把的时间积累功德念力吗?

这里肯定有速成的法门!

子玉手捧着大风接引心经又往下看了下去。对西方佛教的组织结构也有了一些了解。

佛祖之下是尊者,尊者之下是菩萨。再往下是罗汉,罗汉之下是金刚护法。在之下是佛祖弟子。再往下便是各庙主持。

看来这大风尊者混的不错啊!地位仅在佛祖之下。

享受众生朝拜,个人所得功德念力之外,集体的念力功德也有严格的分配规则。

那就是每月十五,分散在民间的各庙宇主持会把善男信女这一个月的功德念力收集在一起。逐级上传,最后汇总到西方极乐世界。

再由西方极乐世界专门执掌此事的僧人统一分配。当然了,所处位置越高,分配的越多。

功德念力就是佛家的修炼根本,储存于丹田气海之中。意念催动之下,念力可以转化为灵气。通过各种武技仙技施展出来,用于攻击防守。

原来如此啊!

子玉掩上佛经,星眸一阵乱转,一脸的坏笑。

拿出大把时间修炼积累功德念力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可以去偷,可以去抢啊!

大庙不敢动,抢些小寺小庙还是可以的!普天之下,大小寺庙何止千万。抢他几个想必也不会被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多大佬察觉。

打定主意,子玉又在佛经之上找到了吸纳功德念力的法门。用金之力代替功德念力演习几遍,已经熟记在心。

下一步就是偷抢一些功德念力为己所用。

蓝胖子那边也在继承先祖传承。

三天时间下来,这小家伙居然又生出一足。周身上下的羽毛也丰满了不少。虽然还有肌肤裸露在外,但也不像先前那般滑稽丑陋。

现在看起来倒是像极了一只普通的山鸡。

看着蓝胖子在那里高傲的来回踱步,子玉不仅一阵莞尔。

看来神兽在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很会保护自己啊。就这种货色,有谁会把它和凶名昭着的大风神兽扯上关系?

子玉和蓝胖子又在此处逗留几日,各自熟悉巩固功法。然后辨明方向,一路向西而去。

赤阳城在东方,子玉现在还没有回家的打算。大光明使虽然重伤之后被大风刮走,现在仍然不知生死。

子玉深知那个老秃驴不会放过自己,自己若此时回归赤阳城。万一那老家伙还活着,势必会找上门来。必将会给父母和子倾姐姐带来无尽的麻烦。

西方乃佛教圣地,越是西去,庙宇越多。对偷抢功德念力更有利,所以子玉选择了向西方行进。

就这样,一人一鸟一路之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走出了这片未知的群山。

群山之外,依稀可以看到村落和城镇。

子玉现在以一个型尚的身份行走世间,倒是方便不少。蓝胖子也是样貌普通,滚滚红尘之中,没有人会在意这一人一鸟。

又跋涉了十多天,到了一个叫大燕王朝的地界。眼前出现了一座恢宏的寺庙。

无尘寺。

庙宇之内梵音不断,香烟渺渺。善男信女往来,络绎不绝。

子玉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缓步进入大殿。

大殿之中,供奉的是如来的法像。

子玉熟读大风接引心经之后,自然了解这如来就是接引佛祖的大弟子。

西方二圣接引佛祖和准提佛祖,化身万千体察世人疾苦。万千年以前早已鸿飞冥冥,不知所踪。

把教中事宜交与如来佛祖打理,现在的西方佛教主事者,正是这位如来佛祖。

以至于后来,提起佛教,人们只知有如来而不知有二圣。

子玉煞有介事的参拜如来法像,又对如来座下的四大菩萨以及十八罗汉法像一一施礼。

在殿中执事的小沙弥引领之下,步入后殿参见方丈。

呈上大光明使给他准备好的度牒文书。

要说这大光明使服务还真是到位,不但剃光了子玉的头发,给他换上了僧袍,甚至连度牒文书都给他准备了一份。

没想到这度牒文书在这里会用到。

那老方丈名字叫做慧广,乃是大燕皇朝的护国禅师。胡子花白,慈眉善目,颇有一代高僧风范。

方丈接过度牒文书一看之下,原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的行脚僧,也就没有多加盘问。

倒是对蹲在子玉肩膀上的蓝胖子多看了几眼。

“阿弥陀佛,这是何物?”

子玉连忙施礼。

“回禀方丈,这是一只蓝头山鸡。因翅膀受伤将死之际,被小僧所救。伤好之后一直追随小僧身边,不肯离去。请方丈慈悲收留。”

子玉回话完毕,见那老和尚捋着胡子不住沉吟,顿时心下了然,连忙又回了一句。

“这山鸡会自己到山中猎食,不必专门喂养。”

听子玉如此说,慧广方丈顿时拈须而笑。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那就一并留下吧。”

行脚僧人多数都是出身偏远小庙,因庙中香火惨淡无以支撑僧众的开销用度,就把没有什么资质的弟子派遣下山。

美其名曰下山历练弘扬佛法,实则是减少个累赘节省开支。

所以行脚僧人走到哪个寺庙都不会受到优待。大家只是看在同行的份上,安排些苦差事赏口饭吃。愿干不干,不干走人。

慧广方丈见子玉生得眉清目秀,口齿伶俐特别机灵。便给子玉安排了一个殿中照看香油的差事。

相对那些挑水劈柴的粗活,算是厚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