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背尸人 > 第四十二章 石庄之秘

唯独这个盗墓贼打开了一座和尚坟,这也算是一件新鲜事,但是这个盗墓贼也算是时运不济,你想想看和尚能有什么钱,把这座坟打开之后,盗墓贼一看,除了一口棺材以外,就一整串的佛珠,和一本已经残破不堪的《阿弥陀佛经》在有的只有和尚嘴巴里面的那枚压口钱。

可是做贼的祖宗留下规矩,叫做贼不走空,盗墓贼看到这种情况也是无奈,但是索性咬了咬牙,但是把这和尚身上的这三样东西全部都拿了下来。

那串佛珠和那本《阿弥陀佛经》虽说不算什么稀世珍宝,但是好歹也是明朝年间留下来的东西也能值几个钱,但是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在坟墓当中拿出来的,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卖,这盗墓贼就把这东西带到了东北,找到了大金牙,虽说我们不知道大金牙是什么来头,但是似乎这人在东北的来路还是挺大的。

大金牙看到了原本不愿意接收这两样东西,但是看到了那枚压口钱,竟然从这压口钱下面闻到了一丝的佛性。其实这是出于他的职业原因,憋宝的人眼能观万物,鼻中嗅乾坤,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这压口钱肯定不简单,就用连唬带蒙用了极低的价格从这个盗墓贼手上把这三样东西给买了下来,还说的是看这个盗墓贼千山万水跑到东北来找他,看着哥们一起的情面上才把这东西给收了,要是换做一般人,别说是不收这东西,估计连见一面都不见。

“到后来我仔细的查下去,你知道他打开的那座坟,是谁的坟吗。”大金牙眼光放亮极其激动的说道:“是姚广孝的坟。”

姚广孝这人我知道,明成祖永乐帝的军师,这人就是一和尚,难道是说在机缘巧合之下,这个盗墓贼挖到了姚广孝的坟,如果这么说来那就不难理解这一枚压口钱和大报恩寺里面的那座琉璃塔有什么关系了。

原因就在于姚广孝这人和南京有太多的联系,特别是这座大报恩寺,就是当年永乐帝为了祭祀他生母,特地让姚广孝在暗中主持修建的。

把这千丝万缕的关联重新组合好,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

“不过,这和我们两个人又有什么关系。”我耸了耸肩膀看了一眼大金牙,这件事情本来是独一份儿的功夫,以他憋宝的功夫,只要凭借着那一枚五铢钱上面有关于姚广孝的气息找到琉璃塔的遗址应该就不困难。

这么好的事情自己一个人干了不就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找到我们,况且说我和王一两个人在这阴行当中并没有什么名气,他又是怎么知道我们两个人的。

“我知道你们在想些什么。”大金牙乐呵呵的说道:“这事情还真没有你们不成,虽然说我可以找得到这琉璃塔在什么地方,但是这宝贝估计都在琉璃塔的地宫当中,这地宫里面千难万险,阴魂密布,可不是我一个憋宝的能对付得了的。”

大金牙说的话倒是不假,这座琉璃塔当年修了将近二十年年时间才修好,在修筑过程当中,琉璃塔不断坍塌,后来姚广孝想出了一个办法,琉璃塔之所以修不上去,是因为在修塔的过程当中没有祭祀之物,因此挑出了20对童男童女,把这些把这些童男女活埋在了琉璃塔的地底下作为基础,琉璃塔才修筑上去。

这些被活埋在琉璃塔底下的童男童女阴魂不得安息,不过是因为琉璃塔之上有佛光震慑,这些童男童女的阴魂也不敢喧闹,可是到了后来琉璃塔坍塌,这些童男童女的魂魄估计也在琉璃塔的地宫当中不断地飘走着,同时从某一层面来讲,有这些阴魂的存在,那地宫当中的宝物也被他们无时无刻看守着。

“嘿嘿,这阴行当中那么多人你不找,怎么就偏偏找上我们两个人来,要不害怕我们两个人把您的这件事情给搞砸了。”王一耸了耸肩膀道。

大金牙得意的笑了笑:“你这说的倒是实话,凭借着我在东北的名声,东北的出马仙,我是一叫一个准,但是这件事情还唯独请你们两个人不成。”

“怎的,你是觉得我们两个人比你们东北的出马仙要厉害。”王一听到他这么说也得意的笑了笑。

但是接下来大金牙说出来的一个人的名字,不由得让我们颤抖了一下,他说的是:“我也不瞒你们了,其实这一回的主家是韩一卜,也是他点名要让你们两个人配合我的。”

听他说完这话,我和王一两个人的脸色都变了,韩一卜是我老爹和王一的师兄,之前见过一面就觉得这人飞扬跋扈,心高气傲。没有想到他还有这本事,竟然能叫大金牙让我们和他一起去琉璃塔寻宝。

“那他为什么要叫我们两个人去。”我追问大金牙道:“还有他拿那琉璃塔底下的东西干什么。”

“韩先生早就想到你们会问他这个问题。”大金牙从口袋当中揣出了一封信交到了我的手上。

信口是没有开封过的,我匆匆忙忙的把信件打开,扫视了一眼就看见信上简简单单的写着几个字“石庄,取三珠有用。”

望见这几个字,为之让我心头一颤,王一好奇的把那封信接了过去,也看了一眼,接下来的举动和我也差不多。

“石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看了一眼王一的眼神,就看见他的眼神恍惚了起来,似乎有一丝的不对劲。

在一旁的大金牙看到我们两个人的状况,打趣的说道:“我说两位就别干站着了,这韩一卜在咱们阴行当中响当当的人物字号,他竟然发话要请二位肯定就亏待不了咱们,你们两个人好好考虑考虑。”

大金牙看来是不知道我们和韩一卜的关系,只知道他是来请我们一起去琉璃塔底下寻找那三颗珠子,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就不把这一层关系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