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医后要上天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学习的地方(一)

弟子陆荣,仿温夫子之习作也。

单单只看字迹,如果不是作者特意说明,如张源这种功力不够的人,居然没看得出来这不是真迹。

这是一个叫陆荣的弟子,模仿温严庭的作品。

“陆荣?这不是宜州知府吗?难道是重名?”宜州就是张源的老家,知府相当于四品官,是一座中等的城池。

“就是那个陆荣,陆子仪是也。”王聪说。

只有文学造诣获得老师首肯的学生,才能在仿写的时候,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位四品知府,看来不仅在官场如鱼得水,连文学上的造诣也是相当不错啊。

没有人怀疑温严庭的操守,因为温严庭一生,虽然喜欢流连于青楼,是个标准的风流才子,却能三次拒绝朝廷封官,理由竟然是怕案牍劳累,占用了他嫖*的时间!

所以,经他首肯的学生,那就是真的有些料子。

就比如这开卷的小楷,张源左看右看,都看不出跟温严庭区别在哪。

当然,也肯定有他根本没见过几次真迹有关。他唯一一次见到真迹,还是在村子里,先生家中挂了一副温严庭的七言绝句。他经常去看,脑子里有些印象而已。

“你看这落笔,如果是温大家,肯定会稍稍往右边勾一下,更为劲道有力。不过,确实到达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那陆知府也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王聪也是书法爱好者。

王聪是理论上的强者,叫他看,他能分析得头头是道,真下笔来写,就缺少那种韵味了。

都是小楷,张源的字还是更加美观。

张源知道自己的资质不错,受限于家庭贫困,连真迹都没见过几次。如果能给他一本真迹来临摹,他的字肯定还有进步。可惜的是,真迹这种东西,书法大家一旦写出自己满意的,肯定会优先给自己弟子。

偶尔有外流,立刻会被权贵抢购一空。

他明明可以更加有所建树,却无奈资源不够,硬生生埋没了才华。

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帮他。

连有数百名学生的王落川道长,都得不到一本真迹,更何况是张源这种小人物。

张源一边临摹,一边注意着自己体内的灵气运转。写字练字,说白了是为了让体内灵力更加充沛,有利于修仙的。结合门派教给的“吐纳功”,可以引导天地灵气进入自己的丹田里,强化自身。

这就是功力增长的过程。

张源仔细感知者体内灵气,仿佛一条条蓝色的波纹,仿佛湖水上的涟漪。

然后,又分成涓涓细流,缓慢流动到自己握笔的指尖上。

“余闻天地之广阔,大海之幽冥……”

随着每个字落入纸上,丹田的灵力,也在丝丝减少。可是,张源对自己的灵气,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他使用的越多,各种有好处的加成也就越多。

就好像锻炼身体,身体素质的进步,你是会有感觉的。

读书练字,不问时间,张源进入到一种空灵的境界。他专心读着温大家的字句,绮丽华美,也是享受,是会对灵力有增益的。

好书,好文,开卷有益。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一整天,张源一直到丹田干枯才停下来,头非常疼,晕乎乎的,几乎眼冒金星。这时候,别说再欣赏文字了,连看着字都是模糊的重影。

“你这是灵气消耗过度了,快休息一下。”王聪说。

九品弟子,灵力总量很低,经不起多少消耗,他们现在还只能省着用。

“今天就这样吧,让我数数,还好,五百个字写完了。”张源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他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就是害怕对比,再看看陆荣写的,跟自己临摹的,简直是一眼就区分清楚,哪个是文笔老辣,哪个是新生初学。

王聪也很有趣,给了张源一枚红色的锦囊。张源知道这是今天的润笔,于是不客气地收下来。算算时间,父亲抓的药材应该正好快吃完了,还要托人去城里买。

告别下山,打开钱袋,是五两碎银子。

“还好,不是铜钱。那王聪不愧是商人之子。”张源觉得王聪挺上道的,现在银子比较容易流通。

银子以上,还有元宝,张源打出生以来,到现在还没见过这种东西。

张源自己留下少数零花,其余的都让门派帮忙,寄到老家。他打心眼里希望,这种买卖能够再有一份,这样他自己就可以养家糊口了,不用再受相亲们的资助。

他六岁开蒙的时候,没人资助他。

他十七岁去县里考试的时候,没人资助他,甚至连笔墨都是先生给的。

可是,当红尘道来选人时,家里被踏破门槛,送钱送米,甚至上门提亲者无数。

“修仙缘者,了断红尘!”

要不是因为这一纸师门命令,张源现在该娶妻了。又因为门规,只允许接受直系亲属的资助,不认识的那些人,礼物被悉数退回。

三年了,张源每次回家,除了带去少了铜钱,也就一颗下品灵丹。

资助他的亲戚,看张源身上没有什么油水,这几年已经逐渐减少了,甚至有些流言蜚语传了出来,说他其实早就被门派抛弃了的。要不然,怎么三年还没有筑基,什么宝物都拿不出来?

自己是被抛弃了吗?

张源在集市上买了些米面,还有一只上好的烧鸡,回到自己的山洞中居住。没错,是真的山洞,就在红尘道最偏远的一座山峰上。门派没有给他安排住处,他自己随便找了个看似舒服的山洞就住进去了。

筑基一年,是最好突破的修炼关口。那王聪现在就是筑基期,用了一年半,资质算是普通。张源呢?被选中的时候说他体内已经凝聚了灵气,不出意外应该是修炼天才。

可是,他却迟迟不能筑基,连一个最普通的法术也修炼不出来。

门派觉得是选人的执教看走了眼,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打自己的脸,只好放任不管,任由张源自生自灭。

没有师傅愿意接纳他。

本来,张源自己都放弃了,打算回去继续考科举。可是,他惊喜地发现,留在红尘道,虽然没有修炼资源,但是科举用的藏书,比他在村里的时候还多。

留在这里,好像不耽误自己科举啊?

而且,经常受到灵气滋润,张源感觉自己身体也强壮很多。

以前,他身体羸弱,走二里平地,都会累得不行。现在,他却可以背着两斤重的米面,爬二里山路,气都不喘。

用了一个小时爬山,张源终于走到自己的洞口。

“石桑台。”

张源苦中作乐,学文人给自己居所命名,他给自己的山洞命名为石桑台。

严格来说,这山洞一开始不是他的。

三年前。

后山,有一只白狐,年久而成精,居住于此,能够口吐人言。张源刚来的时候,白狐老哥不在家,他以为没人就占了这灵兽的山洞,且提名“石桑台”。

白狐打猎回来,见山洞被人类占据,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石桑台”三个字品评了半天,似乎也懂得文字之精妙。

“好名字,但是笔法劲道不足。你且修炼没有多久吧?”白狐开口了,一眼看破了张源的深浅。

“回狐兄,我入门仅仅一年而已。”张源老老实实地说。

“你师傅是谁?”

“我资质不够,没有师傅。”

后来才知道,那白狐在别的地方有住处,这石洞本来也只是暂时安身。为了感谢张源给他题字,白狐允许张源找到师傅之前,暂住在石洞里。

一人,一狐妖,比邻而居。

结果,显然那白狐打错了算盘。张源三年不入筑基,连白狐都说,他经常见到红尘道弟子,不过,资质这么差的,“仅你一人而已”。

“那不管,狐兄,你可是答应过,我找到师傅之前,就一直能住在这里。”张源熟悉白狐的脾气,现在一点都不害怕它了。

那白狐很有些道家的“无为而治”做派,见张源似乎很可怜,也不提收回山洞的事情,反正,它也经常不在这里。

今天。

张源回来的时候,看到地上有几撮白毛,就知道白狐今天回来过,应该是出去巡山了。

看看自己的灵力,已经恢复了一成,张源开始借着门口的溪水,淘米做饭。

很奇怪,张源的灵力,不仅写字能恢复,走山路,淘米,砍柴,洗衣服,也能够恢复,只不过慢一些。反正,只要他做跟修仙有关的事情,都能在成长,不仅仅限于打坐和练字。

他问过别的弟子,没人能向他一样。

恢复灵力,只有打坐、吃丹药、练字,或者有恢复功能的仙器。不然,岂不是普通人淘米砍柴的时候都能成仙?显然是不可能的。

没法解释自己身上的奇特现象,张源隐约觉得,自己应该闭口不言。

林中有风,鸟雀惊鸣。

动静挺大的,张源知道白狐回来了。那白狐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级,反正肯定不是筑基、练气,否则林子里不会有这么大反应。

灌木从那边,有一阵细细沙沙的响声。

张源回身望去,果然看见白狐,迈着闲庭信步,好一个优雅从容。它的眼珠子是紫色的,自带一股妖异华贵的气派。

“狐兄,我一直想问,你靠什么吃喝?我就从没见你抓过野鸡之类的。”张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