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当代青年农民 > 第2章 权宜之策

对于放弃北京的体面工作,回乡创业这件事情,王宇终究是心里有些忐忑。

所以晚饭并没有在宋旭鹏家吃,而是两人出去找了个饭馆。

其实王宇也怕宋旭鹏媳妇知道了,传到自己父母耳朵里。

在饭馆里,王宇和宋旭鹏两人似乎都没怎么动筷子。

因为对于王宇准备回乡创业,利用电商帮乡亲们卖地瓜的想法,宋旭鹏的热情甚至比王宇还高涨。

本还担心宋旭鹏会不会同意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想到宋旭鹏会是这样的反应。

于是,两人忘记了吃饭,完全沉浸在了对于利用电商卖地瓜的沟通和探讨中。

通过与宋旭鹏的更深入探讨,王宇发现小时候鬼点子就很多的宋旭鹏还真是个做业务,做销售的料。

爱说,能说是一部分,最为主要的是,王宇说的一些电商和销售的专业术语,宋旭鹏大部分都能理解,甚至还能结合其种地瓜,卖地瓜的经验用大白话表达出来。

当然有些更专业的,需要王宇详细的解释一番。

但宋旭鹏的理解能力,完全超过了王宇的预计。

而关于宋旭鹏为什么这样认可王宇回乡创业,电商销售地瓜的原因,按照他自己的话那就是,不想再受那些黑心收购商的气,让媳妇和女儿过上好日子。

还有就是对于王宇所说的利用国家互联网加,利用正在完善的全国物流系统,让本村和周边村的地瓜走出京津,走向全国,开拓更广阔市惩发展前景的思路也是完全赞同。

因为他也认为现在他们挣不到钱,不是地瓜不好,而是销路少,走不出去,销售渠道受制。

最为主要的一点是与王宇这发小一起做点事情,并说王宇从小就是不做没把握的事儿,一但认定的事情就肯定会做好。

两人关系实在是太熟了,王宇知道这宋旭鹏对自己的评价,那都是发自心底的。

虽然这顿饭两人并没吃多少东西,可是心情却都是大好。

有了发小宋旭鹏的支持,王宇终于鼓起勇气想要和父母明说了。

然而让王宇怎么也没想到的是,父母的反应太强烈了。

晚上回到家的时候,父母正在看电视,王宇先与两人唠了唠家常,然后借着轻松愉快的气氛,将自己回乡创业电商卖地瓜的想法说了出来。

谁知道还没等其说完,父亲手中的茶杯就掉在了地上,母亲也是神色前所未有的严厉。

二人的反应太大了,主要是刚刚还有说有笑的,当听到王宇准备回乡创业电商卖地瓜后,这反应是王宇从小到大都没见过的。

父亲阴沉着脸,用近乎质问的语气,对王宇道:“你刚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面对父亲的问话,王宇回答有些支吾,“爸,那个,其实我就是想利用我所学的电商知识,回来帮您和乡亲们卖地瓜,而且现在国家也鼓励大学生回乡创……”

不等业字出口,王宇的父亲蹭的一下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然后用王宇不敢想象的方式踢了一脚地上摔碎的杯子,“我不管国家鼓不鼓励,你是我王福的儿子,你要是敢放弃北京的工作回来,那你从今往后就别进我王家的门,更别叫我爸。”

说完气呼呼的就摔门回了卧室。

王宇有些懵,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忌讳,竟然会惹得平日里温和的父亲这样发火。

当其下意识的准备看向母亲的时候,母亲的表情比父亲王福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没有踢杯子而已。

此刻竟然也气呼呼的起身关了电视回了卧室,嘴里似乎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嘟囔道:“辛辛苦苦供你上学,竟然学上完了,人更没出息了……”

在王宇的脑海里,从小到大父母都没有这样过。

即使偶尔会生气,也没有反应这样强烈过,更没有一起生气过。

对于两人走进卧室的背影,王宇久久挥之不去。

还有那近几年两人脸上多出来的皱纹,和有些花白的头发,更是触动着王宇内心的那份柔软。

自己踌躇满志,准备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用实际行动去做一个有创新,有担当,有理想有抱负的当代青年农业创业者,没想到这还没开始,得到的却是父母这样的始料未及的抵触。

尤其是那“别进我王家的门,更别叫我爸”和“辛辛苦苦供你上学,竟然学上完了,人更没出息了”,王宇无法想象自己这是做了什么触怒两位父母的事情,让老实巴交的两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王宇现在除了懵,更多的是乱,其坐客厅里坐了很久。

想要去敲门向自己最在意的父母道歉认错,可是其又不知道错在哪里,更不愿放弃自己的创业的想法。

农村的夜是寂静的,除了偶尔的狗吠声,没有任何声音。

可是王宇躺在床上根本无法入睡,自己筹划多年的想法,竟然与父母的遗愿大相径庭。

以前看电视总是吐槽一遇到生死离别的镜头,天就会下雨。

而就在这晚,到了后半夜,原本晴朗的夜空也飘起了雪花。

因为一夜没睡,天刚蒙蒙亮,见外面雪停了,王宇就起床扫雪。

可是等其扫完院子里的雪,平日里早起的父母竟然还没起床。

对此王宇不禁叹了口气,虽然想了一夜都没想明白为什么父母这样大的反应。但是事情是由自己引起的,还得靠自己解决。

现在看来不过了父母这一关,回乡创业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出去买了点儿早点放到饭桌上后,王宇就又出了门。

而就当王宇刚刚出了院门,其父母就从卧室里走了出来。

两人的模样看起来昨晚也没有睡好。

王宇的母亲看了看饭桌上的早点,“王宇他爸,你说咱们这样做真的好吗?”

“你少妇人之仁。王宇什么性格你不是不知道,蔫儿主意多的是。我们要是不表现得这样强烈,其肯定不会打消这个念头的。辛辛苦苦十多年上完大学,放着北京好好的工作不要,非要回来卖地瓜。这大学岂不是白上了?这让街坊邻居怎么说?我丢不起这个人,你也给我顶住了。当初上学砸锅卖铁遭多大难,我也供了。就是回来种地务农这事儿,说破了天我也不会答应的。要是开始就想着回来种地,上学干嘛啊?不上学我现在孙子都抱上了……”

对此,王宇的母亲无奈的叹了口气,看得出其也是既生气,又心疼儿子。

至于父亲王福,昨晚说的决绝,刚刚也是说得气氛,但是此刻吃着王宇买回来的早点却是很香。

王宇从家里出来,又去了宋旭鹏家。

然后两人又去了饭馆,相比于昨天,今天两人的饭菜吃的也不多,但是酒却是一杯接着一杯。

“我说王宇,你慢着点儿,你酒量不错也架不住一口一个啊。我叔和婶子那,可能你不理解,但我觉得我可能知道具体为什么。”

“你说说为什么?我这又不是杀人放火,作奸犯科,他们竟然这样的反应。”

“嘿嘿,你学上的多,但是对于人情世故可真没我懂得多。咱俩一样大,你看看我现在在做什么,你又在做什么?”

“你?老婆孩子热炕头,地瓜田里说丰年呗。”王宇喝了一口酒接着道,“至于我,大学毕业在北京打拼半年多,也就算刚刚站住脚而已。可能在你们眼里风光,但你不知道并没有你们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光鲜。就是那人挤人的公交地铁,也不是你们能想象的。”

“其实叔和婶子这样反对你,我觉得正是和亲戚朋友,乡里乡亲眼里你的风光有关系。平常在村子里,叔和婶都是以你为骄傲,在与其他人唠嗑的时候,说到你那都是昂首英雄,合不拢嘴。你要是突然回来倒腾地瓜,乡亲们的口水你可想而知,叔和婶子的脸面,你想过吗?还有就是前不久,我听说叔和村东头的老李吵起来了。你也知道老李家的李胜比咱们还小两岁,人家去年结婚,今年生了一对双胞胎。那老李还爱显摆,说‘有儿在外登金殿,不如儿孙绕膝转’,就是因为这句话两人吵吵起来的。而且平日里叔看到别家的孝子都是喜欢不够,我这样说,你知道你身上肩负着多么大的‘责任和使命’了吧?”

虽然宋旭鹏最后还是半开了句玩笑,但是此刻的王宇仍旧喝着闷酒。

“旭鹏啊,你说的这些我也懂。所以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我都让自己分外努力,不求第一,但求问心无愧。可是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对于他们的期望我只能兼顾。难道我真的要成为网上说的那样,我要变成他们梦想的载体吗?”

见此,宋旭鹏连忙拦住王宇再次端起的酒杯。

“王宇啊,你怎么上学真的上傻了呢?你觉得我叔和婶真的是那样心狠的人吗?你想回乡创业没错,他们的想法也没错。你在他们心里就是希望和骄傲,你要抹掉他们的希望和骄傲,你觉得是你你会同意吗?对于你这种情况,我有一个想法,你看看可不可行。”

现在的王宇真的是苦恼了,听到宋旭鹏有办法,立刻那沮丧的眼神有了光彩。

“什么想法?你鬼点子不少,快说,你要是帮我解决了。我以后天天请你下馆子。”

见王宇来了精神,宋旭鹏笑骂道,“你天天请我下馆子,我答应,我媳妇也不答应啊。其实就是咱俩小时候经常用的那一招儿。”

“小时候?哪一招儿?”

“你怎么记性也不好了,就是以前做了‘坏事’你去我家,我去你家,相互‘顶雷’呗。我觉得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你退居幕后做军师,而我在前面冲锋陷阵。你觉得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