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当代青年农民 > 第6章 初尝甜头

这一晚上王宇是既激动也倍感压力。

激动是源自侯叔,虽然两人仅仅接触也就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间,但是侯叔的经历,以及对王宇讲的那些老传统,在其看来这就是真实的传奇。

这也是其梦想中那种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是其想要了解和学习的侯叔这些自己家乡雄州先辈的创业史。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地瓜滞销的问题,这也是秦宇压力的来源。

虽然对宋旭鹏说的相当有自信,并且侯叔专门抽出一天时间给介绍的这些关系户也相当靠谱,但是王宇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主要是王宇确实把帮乡亲们解决地瓜滞销这件事,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了。

因为有心事,所以这一晚王宇睡得并不是很安稳,迷迷糊糊就到了天亮。

起床洗漱,尽量让自己以最饱满的精神,去再次拜访昨天侯叔给介绍的那些关系户。

由于怕堵车,王宇还是起床出门的很早,由于这六十多家菜市场商超分布在北京市的各个城区,所以王宇就先去了相对集中一些的东城区。

让比较忐忑的王宇有些激动的是,其最先去的一家就接了一笔订单。

虽然订单不大,但是起码也到了批发的量,这让王宇甚是欣喜。

接下来的几家同样的都是订单或大或小,所以王宇有些怀疑到底是自己能力打动了他们,还是侯叔的面子大。

而且不光是这东城区的几家,其他剩下的那几十家王宇竟然多半天下来没有跑完,只跑了一半。

因为除了极少数的几家外,大部分关系户,都向王宇下了大大小小的订单。

虽然王宇很想一鼓作气将剩下的那三十来家也都跑一下,可是王宇也明白这是第一单合作,一定要按时交付地瓜,不能失信于人。

这不仅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侯叔的面子和帮忙,不能失了信誉的。

下午快四点钟了,王宇将车停在路边,然后将自己那个记录订单信息和电话,以及所要地瓜品类、交付时间的笔记本拿了出来。

看着本子上的每一条信息,然后将其全部从新工整清晰的抄在了新的白纸上后,还要不放心的再次比对一次。

这样的认真程度,王宇都不禁自我感慨,想当年高考都没有这样认真过。

将清晰工整抄写后的地瓜订单信息最终再次确认了一次没问题后,又将这些信息进行拍照传给了宋旭鹏。

确认照片都发过去后,王宇就给宋旭鹏打去了电话,要其现在就开始准备,务必在交货时间前,将各家的订单地瓜送过去。

并且叮嘱宋旭鹏这是第一次合作,为了避免路上运输损耗,每一个订单无论大小,都多送一些。

电话对面的宋旭鹏看着王宇发过去的这些订单,再看看那些价格,有些不敢相信的问王宇这事儿靠不靠谱,有没有付定金。

听着宋旭鹏的话,王宇顿时一拍脑门,大呼自己忘了这事儿了。

不过有侯叔的关系,王宇也是亲自与这些关系户确定的订单数量和交货时间,王宇觉得这事儿只要货按时送到,结款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对于此事,王宇将侯叔的事情也毫无保留的和宋旭鹏说了一下。

宋旭鹏本来是有些犹豫的,毕竟这些订单加一起那可不是小数目。

但在讲述的过程中,王宇不止一次的打包票,说钱款没问题宋旭鹏对于王宇做事,从小到大那还都是很信任的。

可是信任归信任,不过那地瓜收购款也是一个问题,宋旭鹏能理解相信王宇,并不代表所有地瓜种植户会相信。

对于此事,两人一时间也犯了难,巧妇那位无米之炊啊。

并且这订单的量和品类,也不是宋旭鹏自己一家就能凑齐的。

如果王宇的父母支持,还可以两家一起,甚至是发动身边的朋友亲戚种植户供应这批订单,但是王宇的父母偏偏极力的反对。

除了此事,在另外一件事情上,王宇和宋旭鹏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那就是这些订单到底赚不赚乡亲们的差价,因为这些订单的价格基本都在0.7至0.8元,也就是说足足比当地正常的收购价高了一倍左右。

按照宋旭鹏的意思是多少得有点差价的,不然真出了问题造成了损失,也得有钱弥补。

可是按照王宇的想法,这是帮乡亲们谋福祉,在这个时候赚差价有些不太合适。

两人并没有进行争吵,而是都用自己的想法和考虑说服着对方。

最后还是王宇做出了让步,同意了宋旭鹏赚取一定差价的想法。

因为有了差价,王宇在书本上积累的众多观念理论,与宋旭鹏更贴近实际的想法一碰撞,也有了一个相对可行的不现结款的收购方案。

现在那些有些黑心的收购商收购地瓜,一般也不是现结,一般都有两三天的账期,但前提那是有过合作,并且有本地人担保的。

此事由宋旭鹏出面收购地瓜,虽然宋旭鹏在几个村子人缘和名声都不错,可是种植户的小农思想还是很重的,要想第一次收购,就一分钱不给那肯定有困难。

所以最终两人碰撞合计出的收购方案就是,现结款价格低,在0.55至0.6元,不现结款的那就是0.65至0.68元。

也就是说现结款和不现结款有0.1元左右的差价,这0.1元虽然不多,可是地瓜的整体价格也不高,这0.1元已经将近地瓜价格的两成了。

简单的来说就是现结款和不现结款,里外里那是要差两成收入的。

虽然有这样两成左右差价的诱惑,大部分种植户可能会选择不现结款,但是那些求稳现结款的钱又哪里来呢?

王宇刚刚毕业半年,自己的工资收入维持自己的生活,根本没多少。

最终还是宋旭鹏夸下海口,自己去做他媳妇的工作,然后现结的那部分钱,就用宋旭鹏的存款积蓄先垫上。

将这突发的棘手问题解决后,两人都是长出了口气。

不过接下来需要两人面对的事情还没有结束,王宇明天还需要继续拜访那剩下的三十来家关系户。

至于宋旭鹏则是责任更加重大,不仅要保质保量的将地瓜收齐,安排运送到北京的指定地点,还需要回去做其老婆的工作。

宋旭鹏这算是并没有经过其老婆的同意,就独自做了家里存款的主儿。

对此,王宇心里有些愧疚,同时也有些担心,毕竟这涉及到宋旭鹏的夫妻关系啊。

最后不知道是宋旭鹏老婆欣然同意了,还是宋旭鹏做了哪些软磨硬泡的努力,存款反正是拿出来了。

在王宇第二天有些担心的继续跑剩下的三十来家关系户的时候,宋旭鹏这边可谓是捷报连连。

最后两人都顾不得通电话了,每一条微信的提示,那都是宋旭鹏地瓜送到位,客户现场结款,款到账的消息。

当再次日落西山的时候,王宇看着二十多家的新订单,又看看那些被其一个个标注勾画款已到的昨日订单。

虽然身体是疲惫的,但是那笑容也是发自内心的。

对此比王宇还兴奋的则是那宋旭鹏,其激动地想要等王宇在北京见上一面,但是被王宇“冷酷”的拒绝了。

王宇还是怕订单出问题,所以督促着宋旭鹏快点回去安排新的订单地瓜。

挂断宋旭鹏的电话后,王宇靠在驾驶座上,将车内的音响声音调到了最大,那种喜悦和成功感,和那音乐一样充斥着整个车厢内。

然而当宋旭鹏带着这份愉悦刚刚回到租住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宋旭鹏的电话就又打了过来。

且带来了一个让王宇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消息,当地的几个收购商联合在一起和几个当地地瓜的代理担保人竟然堵了宋旭鹏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