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当代青年农民 > 第11章 新的手段

对与黑心收购商与代理人们这样的举动,王宇也是没想到。

不用宋旭鹏说,王宇也判断的出这是他们要打价格战,只不过这价格战就算是正当竞争手段了,这倒是让王宇感到有些意外。

对于此事的应对,王宇和宋旭鹏的态度,那也是出奇的一致,应战。

首先两人经过这几经周折的两笔订单后,对于自己寻找渠道帮种植户们销售地瓜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信心,所以对于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的正常出招,两人也都是丝毫不惧。

另外两人毕竟也都是年轻人,所以争强好胜之心也是有的。

昨天刚刚巧对吴二取得了成功,也是瞬间让两人觉得,这些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和王爷爷与吴爷爷这群老革命口中经常讲的毛·主席那句经典名言一样,那就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不过要说归根结底,两人初心一直未变,那就是想办法帮广大地瓜种植户解决地瓜滞销的问题。

让广大种植户不仅能将地瓜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格,获得应有的收益。

所以在两人心里,不论是自己两人收购地瓜,还是其他任何人收购地瓜,只要是价格公道,他们都是愿意看到的。

更为主要的一点是,地瓜销售的最好时机就在春节小年前的这两周,哪怕是王宇今天又跑了不少客户,又接了不少的地瓜订单,但是这个订单量,依旧无法满足广大种植户的地瓜出货量。

因为前几年的地瓜行情都不错,好多种植户都挣到了钱,都有意识的扩大了种植面积。

就连一些原本做小买卖的人,也都或是放弃原本的小买卖,或是半兼职的,种起了地瓜。

可以说目前的地瓜种植处于一个相对过剩的局面,其实这也是那些收购商们为什么敢联合起来肆意压低价格的原因之一。

因为种植量太大,而他们的收购量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就是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价位,也会有急于售卖的种植户售卖的,基本上也能满足他们的收购量。

不过随着王宇和宋旭鹏两人这样一折腾,种植户们都又多卖了钱,也尝到了甜头,所以哪怕是在宋旭鹏这排队等候,也不愿意卖给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了。

毕竟这差着至少一倍的价格呢!

至于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现在比王宇和宋旭鹏两人价格还要高,那就是为了重新树立信誉,抢夺种植户们的地瓜货源。

让王宇和宋旭鹏两人收不到地瓜,或是收地瓜遇到困难,其实和昨天吴二安排人碰瓷儿的方式一样,就是逼迫两人即使有了客户和订单,也不能成功的按时交货。

对于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的心思,王宇和宋旭鹏自然也都是看的透彻。

所以在最终目的,帮助地瓜种植户解决地瓜滞销,多卖钱的前提下,两人对于这个价格战那是相当的欢迎。

并且还商议了一下,准备瞅准时机,将价格再提一提,然后让种植户们再多得一些收益和实惠。

此时此刻也显现出了宋旭鹏之前留有差价收购方式的价值,对此王宇虽然嘴上没说,但是在心里不禁也对宋旭鹏竖起了大拇指。

宋旭鹏之前的做法,那更未雨绸缪一些。

于是乎一场价格战即将展开。

而且这价格战并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就开打了。

虽然王宇和宋旭鹏信心十足,但是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似乎准备的更加充分,且手段花样更多一些。

宋旭鹏当天晚上收购地瓜就遇到了难题。

因为王宇新跑来的渠道和客户订单,宋旭鹏是要收购好地瓜,明天好及时送往北京的。

然而就在昨天还抢着来自己这里排队的地瓜种植户们,今天竟然一个都没来。

就连已经说好今天过来敲定具体收购数量的几家,到了晚上八点半了,也都还没有来人。

宋旭鹏虽然想为广大种植户多卖钱,但是也明白“上赶着,不是买卖”的道理,同时以其倔脾气,本心里也不愿主动追着这些地瓜种植户。

于是忍着没给这些人打电话,可是又过去了一个小时,到了晚上九点半后,其媳妇和女儿已经睡下时,仍旧不见任何人来。

这些宋旭鹏可是有些坐不住了,如果今晚不确定好收购谁家的,拿谁家的地瓜,那明天就是没有货。

即使明天再安排货,那时间也有些紧,甚至是不赶趟了。

正在宋旭鹏拿着手机犹豫的时候,院门终于响了。

宋旭鹏立刻除了堂屋客厅推开厚厚的棉帘子赢了出去。

来的有三人,正是之前约好了今天确定收购数量的八家中的三家。

这三人对于宋旭鹏都是有说有笑的,可是进了屋喝着茶,却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最后由其中一个中年开口道:“旭鹏啊,我们几个都是你叔叔伯伯辈儿的人了,也都算是看着你长大的。所以外边那些收购商和代理人在各个路口拦着我们,我们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了他们那里。所以等到这样晚,他们离开后,才过来的。你也种地瓜,你也知道,咱们的地瓜都是需要收购商来收购的。我们想着卖给你,也不想得罪他们,没准儿哪天也会卖给他们的。他们的价格比你给的价格每市斤高3分钱,态度也是比以前好多了。我们三个来也是想问问你,价格方面是与他们一样,还是……”

听着这中年人的话,宋旭鹏早就醒悟过来。

合着除了这三人,一个人都没来,那是因为有人在自己家门口守株待兔,那些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守住各个路口,将人都劝着,引诱着去他们那里了。

宋旭鹏对此不禁心里暗骂。

不过对于这三人能没跟那些黑心收购商走,还最终来了自己这里,宋旭鹏还是很感动的。

而且那中年人代表三人说的话,宋旭鹏也早就听出了是什么意思,这是来自己这里争价格的。

“冯叔,你说的意思我明白。我宋旭鹏做事儿什么样,你们心里也都有数。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价格我也给你们每市斤加3分,而且以后收购地瓜,只要是你们三家有卖的意思,绝对先收购你们的。另外你们三家也都是种植大户,明天你们再都多卖点儿,我在给你们每市斤里多加1分钱,你看这样行不行?”

对于宋旭鹏的回复,三人相互看了看,明显都很满意。

关于再加价多卖一些,的事情,三人也表示欣然同意,并与宋旭鹏再次确定了各家需要卖的数量和品种。

于是乎,刚刚宋旭鹏发愁的事情,通过将其他几家的地瓜份额转给这三家,王宇新订单的货算是解决了。

送走三人后,宋旭鹏又与王宇沟通了一下关于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在其家门外“守株待兔”的事情。

对此王宇也很是意外,最后与宋旭鹏沟通,不能对他们掉以轻心,他们的道道儿太多了,还得多留心一些。

对于宋旭鹏将收购价格变相的比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高了1分钱的事情,王宇也表示赞同。

因为手握着0.1至0.15元的差价,只要价格涨幅不超过0.1元,还是能够承受的。

而且对于这种加价竞争,两人的想法是多打拉锯战,尽量坚持到小年之前。

第二天,宋旭鹏也涨了心眼,安排好王宇新订单的货后,也没事儿到处溜达打听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的价格。

不过让其有些意外的是,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们,并没有对于自己的提价做出应有的回应。

宋旭鹏也不禁纳闷儿,这些黑心收购商和代理人,价格战就此结束了?难道还是说他们三家的价格没有透漏出去?

更让宋旭鹏感到纳闷儿的是,几家黑心收购商的收购量并没有特别大,好多被收购地瓜的种植户都是收到的订金,价格也不是现在的价格,而是约定随行就市。

不过订金的价格却是不低,每家都是500至1000元,足足有三十多家,而且还都是有名的地瓜种植大户。

双方协议,500至1000元订金的有效期为三天。

三天内,黑心地瓜收购商们收购地瓜的话,那500至1000元就自动变为地瓜收购款。

如果超过三天,收购商还没收购种植户的地瓜的话,那么那500至1000元就作为违约赔偿,也就是种植户白得这1000元。

同样的这三天内,种植户也不能将地瓜再卖给其他任何人。

并且这三十家还不止,地瓜收购商们,还在联系更多的大型种植户,甚至中小型种植户也不例外,都是直接送上这样的500至1000元订金。

虽然这500至1000元不多,可是种植户作为农民思想,也有自己的算计。

那就是他们会下意识的将这500至1000元折算到自己的红薯价格里,500至1000元如果按照3分钱的差价算,那是至少要卖1.6万多市斤到3.3万多市斤才能多卖这样多钱的。

而且时间不长也就三天的时间,收购自己的,自己就能卖钱,不收购,拿自己就白得500至1000元,这对众多种植户来说,那是相当大的诱惑,基本很少有人能抗拒。

对于这样的情况,宋旭鹏头脑也灵活,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每一家都接受这500至1000元订金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至少三天内,自己是很难收购到地瓜的。

很快电话有打给了王宇。

而此刻王宇处于兴奋状态,因为这一天王宇跑到的新客户订单量那是出奇的大,能赶上之前三次的百分之六十了。

并且因为知道了价格战的缘故,王宇今天有意的一高了一下订货价格,将价格提到了,0.78元到0.9元,也就是提价了将近0.1元的价格。

可能是因为春节前囤货的原因,客户还都基本接受了。

所以当其听到宋旭鹏的话后,立刻面色一变,惊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