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当代青年农民 > 第28章 眼见为实

雄州距离北京本来就一个小时的车程,赵雅丽给王宇打电话的时候其实已经出了北京城,上了大广高速后一路疾驰,半个多小时后就下了高速,根据王宇发的导航定位来到了村子。

因为对于王宇和宋旭鹏的讲述不是很赞同,有的地瓜种植户甚至是明确认为不妥,所以原本井然有序的讲解现场,也开始变得有些骚动起来,甚至有的还想差不多就离开了。

就当众地瓜种植户乱起来的时候,一辆北京牌照的出租车缓缓的驶进了村子,来到了讲解现场。

王宇和宋旭鹏很快迎了上去,不过先从车里出来的不是赵雅丽,而是两个培养皿,也就是两个透明的玻璃容器。

这两个透明的玻璃容器里长着些许绿叶,乍一看像是绿萝。

宋旭鹏看到这一幕疑惑的看向王宇,小声嘀咕道:“怎么从北京来还大老远的带俩水培绿萝啊,咱们这也有五块钱一盆儿,十块钱三盆儿的。”

王宇瞪了宋旭鹏一眼,“你小子哪来那样多废话,小心让人家听见了。”

而此时那车里的赵雅丽其实也早已经听到了,“两位,受累先帮我把这‘绿萝’接过去吧,路上一直抱着还真是有些手酸了。”

“呵呵,还真是绿萝啊?”宋旭鹏干笑两声。

迅速接过那两个培养皿后,王宇对赵雅丽道,“不要理这宋旭鹏,他话多得很。”

赵雅丽对此也不在意,下车后让出租车司机将后备箱打开,转身对着王宇和宋旭鹏道:“我可不止带了水培‘绿萝’,还有土培的呢。还请两位给看看,我这两盆儿绿萝有什么特别的。”

看这后备箱里那个种植箱中也有几个绿叶苗木,王宇和宋旭鹏也是满心的好奇。

不光是他们,那些之前见过赵雅丽的地瓜种植户,也都好热闹的走了过来。

看着被从车厢里拿出来的这种植箱,王宇和宋旭鹏相互看了一眼,“不是绿萝,竟然是红薯苗?”

而此时一众地瓜种植户也下意识的纷纷议论起来。

“把地瓜面当花养,还真是第一次见!”

“是啊,地瓜和绿萝差不多,当花养却没听说过,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城会玩儿’?”

“你还挺时尚,还知道这个,不过养地瓜苗当绿植很另类,但是大老远带到咱们这里又是做什么呢?咱们最不缺的就是地瓜苗啊。”

……

见众人都有些不解,那赵雅丽笑了笑道:“各位乡亲,不管你们是觉得好奇,还是认为我这是城会玩儿,你们先看看我这地瓜苗有什么特别的。这个培养皿里的很直观,直接就能看到。至于这土培种植箱里的,王宇你帮大家将这图扒开一半,也都让大家看看吧。”

看着自信满满的赵雅丽,王宇也在飞速的思考着,忽然一脸恍然,然后笑着朝赵雅丽点了点头,又对着宋旭鹏道,“来,旭鹏,帮我一起把这土培的地瓜苗的土扒开一半,让大家都仔仔细细的看看。”

宋旭鹏还处在绿萝,以及将地瓜苗与花卉盆栽联系的思维里,不禁又小声嘀咕道:“唉,我说王宇。这赵姑娘不是农林专业的硕士吗?怎么这样爱研究地瓜苗当花卉绿植啊?”

因为王宇已经想明白了,所以白了王宇一眼,笑了笑道:“别总跟着惯性思维走,你想想咱俩现在正愁什么?”

听到王宇的提醒,宋旭鹏又看了看地瓜苗也是醍醐灌顶,瞬间醒悟,“你是说,这是来帮咱们让大家相信那科学补种方法的?可这地瓜苗也没啥特别的啊?”

“嘿嘿,保持你的好奇心,一会儿见分晓。”

两人很快将那土培地瓜苗的土壤给扒开了一半,然后漏出了地瓜苗的根茎。

一时间那些不好热闹的地瓜种植户也都围了过来。

“把这土扒开做什么?难不成这样小的地瓜苗就有地瓜了?这是新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我看不像,咱们再没文化,期满也知道个光合作用吧,这样几片叶子,怎么能结出大地瓜啊?”

“是啊,不过他这地瓜苗有的长得旺盛,有的相对差一些,难不成是试验什么农药,要向咱们推广的吗?”

“咱们别瞎猜了,上次咱们误会人家这位赵姑娘,最后还是他和王宇帮这揭穿的假农药,这次咱们可不能再不懂乱说了。咱们还是问问她吧?”

“是啊,人家能检测出假农药,那肯定不是带这地瓜苗来让咱们看着玩儿的,咱们问问。”

“赵姑娘,我们都没啥文化,你带这些地瓜苗肯定不是让我们来看着玩儿的吧,给我们讲讲呗。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学习学习。”

“是啊,赵姑娘讲讲吧。”

……

赵雅丽看着众地瓜种植户,又看了看王宇,此刻王宇也是对其笑着点了点头。

见此,赵雅丽清了清嗓子,“诸位,我声音可能不太大,我尽量大声点儿。首先大家也都看到这几株地瓜苗了,大家看后觉得有什么区别吗?”

宋旭鹏离着最近,随即应声道:“这有啥区别,都是地瓜苗,还都是红薯地瓜苗,就是有的长得旺盛,有的长得小一些呗。”

“是啊,都是地瓜苗,能有啥大的区别啊,就是有大植株的,也有小植株的呗。”

对于众人回答和议论赵雅丽笑了笑再次道,“看来大家也都看出区别来了,那大家再看看这几株苗的根系,又有什么区别吗?”

按照赵雅丽的指引,所有地瓜种植户有将目光和注意力都看向了地瓜苗的根系。

“这根也没啥特别的啊?就是植株大一点儿的,根系也多一些粗一些呗。”

“是啊,植株大的,根系多一些粗一些,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啊。就和咱们在地瓜田里栽种地瓜一样,,前期种的早的肯定要比种的晚的植株大一些,根系也发育的早一些。”

见地瓜种植户都在跟着自己的引导开始了思考,赵雅丽接着道:“那大家看到这不论是培养皿培养的,还是土培培养的上面都有个标签了吗?请打击看一下这上面的日期。”

按照赵亚丽的提示,距离最近的宋旭鹏再次开口道,“这植株大的写着5月8日上午栽培,这小的上面写着5月5日上午栽培。这难道是这些地瓜苗的栽培日期?”

“没错儿,这就是真实的地瓜苗的栽培日期。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栽培晚几天的地瓜苗,反而比栽培早的长势还要旺盛,根系还要发达?”

说到这里,赵雅丽并没有继续再说,而是故意停顿下来让种植户观察和确认。

一时间众地瓜种植户也都是眉头微皱,“这不合常理啊,按理说众的早的应该长势更好,更旺盛才对啊?难道说是当时没有立即浇水,因为水分不足影响生长了?”

“应该不会吧?赵姑娘这是不是植株大的用了什么促进生长的农药了啊?”

……

众地瓜种植户一时间都再次议论起来。

见所有地瓜种植户都参与了进来,此时的王宇开口道,“大家别乱,这是做的试验。咱们一起再听听真正的栽培差别,就知道原因了。”

说完王宇对着赵雅丽点了点头,赵雅丽也立刻解释道:“大家说的有些对,也有些不对。其实这植株小的栽培后是直接漫灌浇的水,而这植株大的则是类似于大家真正种田点栽一样,只是用了少许水。当然这植株大的是用了促生根发育农药的,就是市面上常见的,经常用的那种,植株小的没用。大家应该也有看到不论植株大小都有编号,1至3都是漫灌栽培,没有施用促生根发育农药;4至6号,则是用了漫灌也用了农药;7至9号,是用了仿点栽,但是没有用农药;至于10至12号,则是既用了仿点栽,也用了促生根发育农药的。想必不用我说大家也看得出来这些地瓜苗的区别。虽然1至3号都是5月5日栽种的,但是植株却不是很大,根系也没有及时的充分发育。4至6号的漫灌用农药,与7至9号的仿点栽没用农药,比1至3号长势旺盛,却没有10至12号仿点栽用农药的旺盛。其实这个试验的目的,就是测试一下仿点栽与农药到底对地瓜苗的生长有没有作用,又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说到这里,赵雅丽并没有直接在说出答案,而是让众地瓜种植户自己确认和分辨。

为了让众地瓜种植户更好的近距离确认和观察,赵雅丽主动退到了一旁的讲解室里,王宇和宋旭鹏也跟了过来。

王宇不禁暗暗的对赵雅丽竖起了大拇指,然后说道:“看来千言万语,不如眼见为实来的更有效果啊,这次真是太感谢了。”

宋旭鹏也干笑了两句,“呵呵,看来我俩这臭皮匠,也没顶上半个诸葛亮啊。诸葛亮来了,轻松解决烦恼。”

“你不会用成语,就别瞎用,你看你说的那是个啥?”王宇不禁又小声的提醒宋旭鹏。

宋旭鹏再次嘿嘿一笑道,“嘿嘿,我就是想说赵姑娘,比你和我加起来都厉害多了,我宋旭鹏服气。你看这些地瓜种植户们那个新奇劲儿,我可是没看到过这些人这样的模样。与他们之前好不信服咱俩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天壤之别不夸张,也没用错吧?”

“你少贫嘴了。赵同学,来先喝口水。谢谢你的帮助,对了你说还要研究啥,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而且这来回的研究经费我们也愿意赞助。当然我们也不是特别有钱,不过可以分期支付。”王宇一脸认真感激的道。

“这个倒是不用了,这事儿本来就是帮楚教授的忙。还有我也是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因为我已经正式把这个地瓜增产,合理种植作为了我的新研究课题。”

不等王宇再次开口,那宋旭鹏直接道,“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也相互帮忙,就让王宇多协助赵姑娘研究课题,尽量随叫随到随差遣,怎么样?”

“差遣说不上,就是希望你们也能多多配合我,就可以了,王宇同学这个没问题吧?”

“啊,没问题,没问题。”

此时王宇已经又忽然紧张的涨红了脸。

与此同时那些地瓜种植户也都进了屋,看向赵雅丽的目光也都多了更多的尊重和尊敬。

而在人群的最后面,那王福竟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的,笑呵呵的跟进来坐在最后面,盯着那赵雅丽一副越看越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