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当代青年农民 > 第30章 工资风波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然而古语有言,种地就是“靠天吃饭”。

靠天吃饭这个说法,主要是指气象、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相当大。如果风调雨顺,庄稼就会有好收成;如果旱涝灾害,庄稼就会减产甚至绝产。农业生产的好与坏由气象、气候条件来决定。

而寒潮这种秋收期间出现的自然灾害,更是让人恼怒,又让人无可奈何。

这个时节是该收获的,可若是寒潮提前来临,那就是让农民眼巴巴的看着成熟的地瓜被冻坏在田地里,这种事情说实在的那真的是有些残忍。

曾经有的人和王宇吐槽过,现在网络都这样发达了,央视的天气预报很少去看了,但是王宇知道,央视的天气预报除了给偏远地区看之外,全国的亿万农民那可都是时刻关注着的,因为不论是好雨知时节,还是久旱逢甘霖,又或是气象灾害,那都影响着农民一年或是小半的辛劳能不能成功得到回报。

随着寒潮可能提前到来的预报,所有的地瓜种植户很明显的都急躁了起来,之前那种丰收的喜悦被一种紧张的气氛所遮盖了。

而王宇和宋旭鹏则是有些小失眠,除了各自家里的地瓜没有全部收获回来外,他们也为广大地瓜种植户和那些还埋在农田里的地瓜感到心急。

因为如果地瓜遭遇提前的寒潮腐烂,造成减产,那他俩的电商销售地瓜的货源,也会受到影响。

王宇和宋旭鹏进行简单商议后,决定想办法尽快雇佣人员,帮助所有的地瓜种植户进行抢收。

农收是个辛苦活儿,所以必须要找那些吃苦耐劳的人,现在村子里能用的劳力基本上都已经参与到了收获中,所以要想增加更多的劳动力,那就只能从外地寻找。

可是收获地瓜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儿,因为地瓜的收获摆放,甚至是捡拾的力度那都要有一定的技巧,不然在收货时也容易造成人为的损伤。

还是那句话,种田其实根本不简单,尤其是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农民,除了要有科学知识指导外,也需要掌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技巧,这也是一门技术。

联系了几家地瓜种植户后,种植户对于王宇和宋旭鹏的想法都很支持和感激,但是也都有一些顾虑,那就是怕都是生手,收获地瓜时对地瓜造成损伤,反而得不偿失。

对于地瓜种植户的这些顾虑,王宇和宋旭鹏也都很是理解,因为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地瓜种植户到了地瓜收获季节时,会去外地雇佣一些相对便宜和年轻力壮的工人来收获地瓜,但是因为都是生手,所以对地瓜造成的损伤和不利于地窖贮藏也很是明显。

因为时间紧迫,要想进行专项的培训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最后宋旭鹏和王宇决定,用两家的地瓜做实验,然后用实战帮助那些工人来尽快熟悉地瓜的收获技巧和注意事项,达到基本熟练后,再由各地瓜种植户进行亲自挑选,去各自的地瓜田里进行收获。

想到这里两人就着手准备,而王福知道了此事后开始也很反对,不过经过王宇和宋旭鹏的劝说,并承诺那些地瓜以两人名义提前收购,用作电商销售后,王福也点了头。

不过两人没有选择去一些偏远地区寻找农村里的赋闲劳动力,而是就近选择了北京劳务人才市场,以北京临时小工的价格,与劳务人才市场的经历进行了沟通,由他们给安排寻找为期十天的临时工,到时的劳务费按照工人工资的1.1倍提供,并且工资也比正常的临时小工的价格高一成。

其实雄州本地的劳动力工资,也和北京小工差不多,所以这价格也是完全在地瓜种植户能够接受范围内的。

当然此事王宇和宋旭鹏也并没有提前让地瓜种植户们预定,而是直接通知所有地瓜种植户,告诉他们为了应对寒潮提前来袭的事情,两人会安排雇工在自己的地瓜田里进行实践训练,如果有愿意用工的可以前来查看,选择自己心仪认可的工人。

给劳务人才市场那边打过去保证金,签订一些简易协议后,那些工人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来到雄州,来到王宇和宋旭鹏家的地瓜田里。

因为寒潮却是关系到地瓜种植户的切身利益,所以通知到位后,许多地瓜种植户都前来观察。

本以为事情可以顺利进行,但变故还是发生了。

通过北京人才市场来的这些工人看到是农田里,在土里收获的地瓜工作后,竟然出现了拒绝工作的情况。

因为他们都是从外地进京,想要在北京讨营生的,而且本身也都是农民出身,之所以去往北京就是不想做农田里的营生,所以看到是地瓜田里的农活儿后都选择了拒绝工作。

对于此事王宇和宋旭鹏也很是气氛,立刻与劳务人才市场的人取得了联系,质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和这些人说清,协调好就派过来了。

劳务人才市场对此事也进行了协调,最后这些工人竟然又要坐地涨价,而且还是狮子大开口,不再是提高一成的工资,硬要提高五成,也就是按天计算是北京临时小工工资的1.5倍。

这样的工资那就有点让地瓜种植户无法承受,高出太多了,最为主要的是这些工人都是生手,根本不值这个价钱。

看着众多地瓜种植户离开,王宇和宋旭鹏也像是提前感受了霜冻,如同打了霜的茄子一般,蔫儿了。因为两人想要帮众地瓜种植户们出这一部分工人工资也不现实。

不过就在这时,王宇却是接到了一个电话,地方说是雄州农林局的。

农林局,王宇有些疑惑,不过很快对方便说众多地瓜种植户,也是雄州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他们在得知今年寒潮会提前到来,对于地瓜收获会造成影响后,他们局里也已经经过商议与县里进行了请示,并得到批复,然后农林局会有专项政策和资金帮扶众地瓜种植户进行抢收。

他们之所以给王宇打电话,也值之前农资农药造假暗,王宇被评为了“普法先进个人”,也是回乡创业,发展地瓜种植的典型带头人。

见党和政府竟然也了解到这种情况,并已经出台了政策和专项资金进行帮扶,王宇也是感到分外高兴,立刻说愿意积极配合,并把其和宋旭鹏想要通过北京劳务人才市场,帮地瓜种植户们寻找劳动工人的情况说了一下,也把目前遇到的工人工资问题详细的做了讲述。

听完王宇的讲述后,农林局的人说立刻会派专人与王宇进行对接,然后确认统计响应情况,并快速的启动专项资金的政策帮扶。

半个小时后,农林局的两个工作人员就来到了王宇的地瓜田里,然后通过王宇带领了解了一下地瓜收获的进度,并做了详细的统计,并整理成册,然后对专项资金如何扶持使用进行分析和研讨。

虽然这些来自北京人才劳务市场的工人遇到了小罢工的情况,但是王宇和宋旭鹏还是安排了午饭。

而就在午饭后,农林局的工作人员就又来了。

这一次是局里的副局长前来的,并且带来了许多文件,说是经过局里的研究和分析,已经出决定,对于北京这些劳务人才市场的工人工资会进行补贴,补贴数额为正常临时小工工资的五成,并且还通过雄州农林局的名义与北京劳务人才市场那边进行了接洽,希望他们务必保证这十来天的人员供给。

有了农林局补贴的这五成工资,也就意味着所有地瓜种植户还需要正常额临时短工工资。

随着工人工资问题的解决,接下来就是如何让这些工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熟悉和掌握收货地瓜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经过一下午的培训是实践,最终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但是因为地瓜收时间购实在紧迫,所以众地瓜种植户也在动脑筋,最后都选择了让这些生手雇工去做那些不需要太多技巧的环节,而自有的本地老工人则去做那些需要技巧,会更多影响地瓜品质和贮藏的环节。

对于这样的安排,算是目前最为实用,最为合理的方式了。

最终这一天的工人基本上都被地瓜种植户认领了,此事可以说一波三折,但是最终结果王宇和宋旭鹏也是满意的。

准备明天再多弄些工人过来,争取做到早日抢收完毕,尽量降低霜冻损失的风险。

然而还没到第二天,就在当天晚上王宇和宋旭鹏的手机就又被打爆了。

原来新招来的生手雇工还没进行地瓜收获,却是又整的整个收获都无法进行了,因为本地的熟手工人得知这些外地雇工工资是1.5倍后,都要求加工资,不加工资就选择罢工。

而众地瓜种植户之所以给王宇和宋旭鹏打电话,那也是想问问两人能不能联系北京劳务人才市惩农林局,将那些临时雇工的工资降下来。

谁也没想到因为当和政府的帮扶结局了临时工给的难题后,反而将事情弄巧成拙,更加不好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