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96之乡村教师 > 第十二章 真的骗子

十一点多,小姑娘李文静如约而至,桂花婶也抛下了家里的活,亲自到场助阵。

起床之后的吴良几次想要帮忙,却被几人异口同声得拦了下来,嘴上说得都是,“吴老师,你是文化人,这些粗活就别沾手了,自己歇着就行。”

既然如此,吴良也乐得清闲,装模作样得站在院子里,这里走走,那里瞅瞅,看众人忙得如火如荼。

记得刘桂花来之后,只问了他一句话,“这就是你琢磨出来的赚钱门路?”

吴良笑着应了个“是。”

然后刘桂花就直接挽起了袖子,和女儿一起开始整理货架,扫地泼水,不一会儿就忙得满头大汗。

刘桂花这种不把自己当外人,或者说是把吴良当成自己人的态度,让吴良很受用,就像是冬天喝进去一大口白开水一样,暖暖的,让他感觉自己这几天总算是没有白折腾。

转眼间就已经两点多了,吴良忽然反应过来,午饭还没有吃,赶忙开口招呼道:“婶儿,静静,歇会吧,先把午饭吃了。你们想吃点什么?我去买。”

正在拖地的李文静抬起头,微微泛红的小脸上露出一抹茫然,“哥,我们早就吃过了啊,只是那时候你还没起床,就没叫你。”

吴良一愣,看了眼旁边的牛大壮,他已经不厚道得笑了出来。

无心之言最伤人,小姑娘这是在说他懒吗?

刘桂花抿嘴一笑,悄悄替吴良缓解了此时的尴尬,“饿了吧?你要不出门买点吃的先垫一垫,正好顺便把菜也买了,晚上我给大家伙露一手。”

“嗯,好。”

还能说啥,吴良只能笑着称是,灰溜溜得出门去了。

今天的天气不算太好,厚厚的云彩在头顶盘了一天,整个县城都笼罩在一股风雨欲来前的闷热当中。

吴良拖着步子,懒散得走在东平大街上。店里的杂活,他既插不上手,也懒得去掺和,不如在外面随便逛逛。

走进一家小饭馆,老板娘看清楚是吴良以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散一空。

关于火锅店即将开业的消息,几乎是以光速传遍县城。既成同行,便是冤家,本来就心眼极小的老板娘,连随口招呼一声的心思都没有,脸上还带着明显的嫌弃,巴不得吴良知难而退。

吴良一琢磨,就想清楚了其中缘由,笑了笑,懒得和这种人多余计较。但就在他将要转身离开的时候,吴良被店里仅有的一桌客人吸引住了。

“你们听说了吗?咱这来了一个港商,说是什么光大集团公司的老总。”

“听说了,就住在咱县里的招待所,据说是来和政府谈投资的...”

一桌三个人,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年轻酗子,喝了点酒,也没有刻意压着嗓音,你一句我一句得说着道听途说的传闻。

“港商?”

听到这两个字,吴良的兴致瞬间被勾了起来。这年头,要说什么招牌最值钱,最硬气,什么也比不过外资和港商这两个金字招牌。

政策扶持,以及因为陌生而天然带有的神秘感,让大批的外来资本家以极其优惠,甚至低廉的成本在国内大肆圈地办厂,抢夺国内市场。上辈子,吴良在深城曾近距离接触过许许多多的港商,那时候的他,生意才刚刚起步,一没资本二没人脉,只能无可奈何得看着一个个项目从自己手中溜到了外资的怀里,连嫉妒都不敢有,纯粹都是羡慕。

直到很多年以后,吴良从跟随到赶超,一步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才渐渐脱离了这种好似天生低人一头的尴尬处境,终于能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这一切。

现在听到了港商这个词,吴良就像是一个久久未逢敌手的寂寞剑客,突然遇到了当年宿敌一般,瞬间激情满满。

顾不上老板娘嫌弃的目光,吴良拉过一把椅子就坐到了几个年轻人附近,一人分上一根烟,好奇道:“你们刚才说竹阳县来了个港商?他来咱们这么一个小县城干啥?”

“呦呵,软红梅。”一个顶着兔牙,说话好像有点露风的年轻人瞄了吴良一眼,打趣道:“兄弟你干啥的?混的可以啊。”

吴良笑了笑,并不说话。

软红梅,四块五毛钱一包,因为价格适中,口感淡柔,就成了90年代小老板常用的一款业务烟。年轻人见吴良不接茬,也没有继续深究,以为他只是一个想要抱住港商大腿的个体户。

“谁说不是呢,按理说咱竹阳县一穷二白,怎么也不可能引来这么一尊大佛...”借着吴良的话头,年轻人顺着说了下去。只是说到一半,年轻人突然开始卖起了关子,“不过,我有个表姐,敲就在招待所里上班,倒是知道一点内幕。”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老板娘听到这里也坐到了旁边,或许是熟客,毫不客气得开口催促道:“马小军,卖什么关子,赶紧说,大不了今天的饭钱免你一半。”

吴良适时的又递上了一根烟。

得了好处,马小军也不再继续卖乖,一本正经道:“这个香港老板姓郑,因为有朋友介绍,所以才会选择在咱县里投资,而且还是个大买卖,能让咱县里的人都狠狠得赚上一笔!”

“赚也是当老板的赚钱,和咱这些普通老百姓有半毛钱关系,顶多就是进厂子赚点辛苦钱呗。”老板娘闷声嘀咕了两句,语气里全是盖不住的羡慕与嫉妒。

“老板娘,这你就不知道了...”马小军摇摇头,既然摆出一幅高深莫测的架势,捏着嗓子小声道:“郑老板这次,可不是来建厂的!”

听到这里,吴良也有点好奇了,竹阳县除了附近这一片未曾开发的青山绿水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外来资本关注的产业,难道是来作旅游业,休闲养生一条龙?

马小军一句话,故意只说半截,更是让其他人彻底勾起了好奇心,纷纷开口催促。

“那是来做啥的?”

“小军哥,你倒是快说说啊。”

等了好久,就是在等这一刻,马小军眉毛一挑,小声道:“摇摆机,你们听过没有?”

听到这句话,吴良瞬间愣了,总感觉摇摆机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听过。

而此时,一语道破天机的马小军左看看,右看看,看到所有人脸上都是一脸茫然,得意的笑了出来,“东边新传过来的先进产品,富山摇摆机,按摩腿部,不止强身健体,还能治病救人...”

随着马小军的话接连传入耳中,吴良脑中关于摇摆机的前世记忆,也开始逐渐展开。

八九十年代,大批的外来资本纷纷涌入国内,有像港李,澳何这样的爱国商人,是真心回馈扶持大陆的,也有像瑞银这样的西方企业集团来圈地搂钱。

可还有这样的一小撮人,扛着外商的旗号,打着高科技先进产品的幌子,低买高卖,骗得无数人倾家荡产。

传销,一个几年后令无数人恨之入骨的字眼,在这个1996年的秋天,却还是一个新鲜的行业,不违法,用返本销售的手段给老百姓编织着共同致富的虚幻梦境...

“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