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废柴逆袭:替身四小姐 > 第一百六十一章 蔻兰

在紫笙的印象里,与诸葛晨硕的接触虽然少之又少,唯一的一次单独接触兴许就是因为要去伺候尹绍月的关系。

可远远仰望诸葛晨硕的画面,却是很多次的,紫笙对诸葛晨硕有着一种情愫,这样的情愫不是单纯的感激,不是痴心妄想的期盼,但也不是主仆间的情分。

是一种很难说明的感觉,可紫笙从来不会去在意这个问题,因为她是诸葛晨硕的奴婢,也是尹绍月的奴婢,只要知道这点,明确想法,就可以了,别的不是她一个卑微的下人可以去想的。

“王爷说笑了,在臣妾心中,王爷是全部。臣妾苦心学医,也是希望能在王爷所需要的时候,助王爷一臂之力。”

尹绍月很大方地说出了对诸葛晨硕的感情,也表明了学医固然有自己的私心,但也不乏对诸葛晨硕的爱护。她也希望在危难时刻,自己所学的医术能有起死回生之能。

诸葛晨硕本就没有生气,听到尹绍月的一番话语后,连责怪的语气都不曾有了。

“王妃早去早回。”诸葛晨硕只是说让尹绍月不要忘记回王府的时候,并无其他过多的阻拦。

“是,王爷。”尹绍月笑着回答诸葛晨硕,两人的交流都是以情相待的。

紫笙随着尹绍月一起出了王府,去了念姐和季引所在的采药铺。

而诸葛晨硕则在书房与蔡亲卫谈论事情:“近来,可觉得夫人有何不妥吗?”

诸葛晨硕的话语里问的是余姚,虽然再次去打探的暗卫还没有给予结果,但诸葛晨硕总觉得那日马车上看到的盒子有些蹊跷。

蔡亲卫一直驻守在鬼王府,对余姚的举动多少都是有些了解的,所以才会在尹绍月不在的时候询问关于余姚的动向。

其实,诸葛晨硕也是想过将自己对余姚的怀疑说出来的,可一来一去总是因为别的事情所耽搁了,哪怕是开了口,也总是说的不够详尽。

所以,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明朗的方式,就是查去不明后,再同尹绍月一起去找余姚,问清缘由。

“回王爷,夫人一直深居简出,属下见到的次数不多。自王爷和属下说明后,属下只见过一次夫人拿出那个粗糙的盒子。”

蔡亲卫将对余姚的全部知晓告诉了诸葛晨硕,余姚的破绽几乎没有,唯一的蹊跷就是她那个粗糙破旧的盒子。

“你看到的时候,夫人在干什么?”诸葛晨硕问蔡亲卫,余姚看着那盒子是准备干什么。

“属下见到夫人拿出盒子后,对着其中的木簪端详了一会儿,然后就认真的看着盒子里面。由于夫人警惕心很高,始终都用长袖盖住她看的方向,所以属下并不知道夫人看的是盒子内部的什么,是刻字还是另有玄机。”

“许是夫人察觉到属下在暗自通过屋顶窥探,所以再未见夫人拿出过盒子。由于夫人一直在屋中,又有王爷的命令,属下不敢擅进屋内查看。”

蔡亲卫的回答很详细,其中的意思很清楚,余姚是个戒备心很高的人,可是为什么呢?就算在相府见惯了尔虞我诈,害怕了人心争斗,却也不必如此警惕。

不过是个破败的盒子罢了,为什么如此遮遮掩掩。

诸葛晨硕那日故意向余姚要了木簪查看,而不是那个定有问题的盒子,就是怕余姚有防备,后续打探会遇到瓶颈,可没想到,余姚仍是如此介怀。

只见了一次,便再没有拿出来过,有两个可能。

“你确定夫人没有出去过?”诸葛晨硕问道,他怀疑盒子不在王府了。

“属下确定。”蔡亲卫的确认让诸葛晨硕陷入了思考,那按理说,盒子还在王府里。

刻字亦或是别的,诸葛晨硕不清楚,但以诸葛晨硕的性格,一定会想尽办法确定答案的。

“自夫人来到府上,都是谁贴身伺候的?”

诸葛晨硕觉得余姚身边可能会有线索,余姚是突然被带到王府的,也就是说余姚原本是孤身一人的。可为什么,忽然间坚持要回相府,而且还警觉提高,应该是有人提醒过余姚了。

那日在相府,余姚不是与诸葛晨硕和尹绍月在一起,就是与尹赫一同,以她在相府卑微的地位,相府里不会有忠心余姚之人。

剩下的就只有自己的鬼王府了,诸葛晨硕心想。

“王爷,夫人喜静,所以只有两个丫鬟贴身照顾,蔻兰和绢儿。在侍奉夫人的期间,从无更换。”

蔡亲卫回答着诸葛晨硕的问话,这是从余姚进王府后,一直伺候余姚的丫鬟,并且从来没有换过人。

诸葛晨硕对这两个丫鬟的名字没有印象,蔡亲卫知道诸葛晨硕是不会注意到丫鬟的姓名的,继续说。

“王爷,蔻兰是三年前招进王府的,父母都是种地的朴实之人,因生活贫苦,无奈之下把蔻兰卖进王府做丫鬟,属下曾打探过,也亲自接触过。蔻兰是个心性单纯之人,如果是通风报信这样的差事,她是无法胜任的。”

蔡亲卫的话很好地为诸葛晨硕排除了一个人选,那剩下的只有娟儿了。

“王爷,属下也去试探过娟儿,娟儿虽然是去年进入王府的丫鬟,之前一直都是在厨房当差的。她心思细腻,可却极其畏惧刑法,属下觉得她也不像敢这样做的人。”

诸葛晨硕听了关于伺候余姚的两个丫鬟:蔻兰和娟儿的描述。觉得其实两个人虽然都有可能为余姚传递消息的可能,但她们也都有着不同的心性,根据蔡亲卫的观察,几率就变得很小了。

如果真的与她们二人无关,那余姚又是怎么能够知道自己派人去查看她的,她的戒备心何以如此之高。

据诸葛晨硕所了解,余姚是不通武功的人,而蔡亲卫的轻功甚好,又是亲卫中比较细心之人,不会露出马脚的。

那余姚又是怎么发现蔡亲卫的呢?诸葛晨硕觉得,余姚确实深不可测,或者说心细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