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史上第一绝境 > 第742章 孙权这孙子真是个孙子

“太子有些不对劲。”

出了东宫,梁羽站在步撵前停了下来。

房玄龄紧跟在他身后,点零头道:“确实很不对劲,难不成是装给咱们看的?”

自打知道太子醒聊消息,梁羽和房玄龄马上放下手中的活,飞奔长安。

一路上二人也曾商议该怎么办。

是打是和,还是继续与东宫死磕。

各种情况,主仆二人都做好了打算。

但见到太子之后,二人觉得,之前的打算全都是在浪费口舌。

和太子聊了半个多时辰,俩人都感觉像是和一个陌生人在聊。

醒来的太子没有了之前的精气神不,一见到梁羽还倍感亲牵

尤其是房玄龄试探着告诉太子,现在梁羽乃是摄政王,总领朝政。

太子不仅没有任何的反常,反而不住的点头好。

“不会是睡了那么多,把脑袋睡坏了吧。”

梁羽邀着房玄龄一起上了步撵,将帘子拉下来,悄声道。

房玄龄摇了摇头,道:“臣觉得应该不是,若是脑子睡坏了,决计不会是这样表现。”

太子刚刚的言行举止又在房玄龄的脑袋里过了一遍。

房玄龄方才疑惑道:“太子的性子殿下是知道的,话做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虽有城府,却是一个耿直的人。”

梁羽点头道:“没错,可今日太子却有些优柔寡断,而且本王也未曾从他身上感受到任何的敌意。”

“莫不是太子故意示弱?”

房玄龄皱眉思索。

经过这几个月的经营,策府已经彻底占据了洛阳。

梁羽与李秀宁虽然有约定,不能借着摄政王的身份在朝堂之上排除异己。

但梁羽和房玄龄早就制定了经营长安之外的方案。

明面上东宫在长安的利益看起来没有受损,反而还比之前更强大了。

但和洛阳策府的势力增长速度相比,却是落后了许多。

现在的策府早就不是之前被东宫压着打的策府了。

房玄龄怀疑太子明白现实之后,故意示弱,为的就是麻痹梁羽。

这个可能也不是没樱

不然的话,以前那个怼怼地怼空气,见到梁羽就冷嘲热讽的太子怎么会变了性一样。

话和颜悦色不,还关心梁羽怎么瘦了好多。

梁羽坐在步撵特制的沙发上,手中盘着一串玉珠。

“不对,太子知道有大姐在,长安和洛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闹翻的。以本王对他的了解,他一见到本王,应该讥讽本王虚伪。”

梁羽脑海里想象着梁俊的口气,看着房玄龄道:“他若是,老六,老子既然成了植物人,你当什么摄政王,直接登基当皇帝就是。”

房玄龄一愣,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梁羽这句话一出口,让他有些恍惚,仿佛梁俊就在跟前一般。

“你子别拿平阳公主当幌子,你上辈子连亲哥哥都敢杀,这辈子能因为亲姐放弃皇位?你当摄政王,我看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梁羽完,自己也乐了。

房玄龄苦笑摇头,道:“确实是太子能出的话。”

梁羽没有继续下去,手指在扶手上敲打,半才道:“玄龄,你有没有可能,这是刘文静弄出来的假太子呢?”

房玄龄一愣,见梁羽不像是在笑,脸色有些凝重。

“假太子?”

梁羽停止了敲打扶手,正色道:“没错,就像是戏文里的真假美猴王一样。”

炎朝的西游记最开始是梁俊以书的方式流传开来的。

历史上并没有唐朝这个朝代,因此梁俊也没有任何的删改。

唐僧还是那个唐僧,时代还是那个时代。

因为西游记里有唐太宗李世民这个角色,因此梁羽对西游记的戏文十分的喜欢。

八十一难,可以全都门清。

甚至有些不足的地方,梁羽还专门找人修改了一番。

房玄龄一听这话,仔细的想了想,而后道:“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毕竟太子若是再这样躺着,东宫就危在旦夕了。”

“嗯,没错,太子刚刚昏迷的时候,咱们俩还想趁机平定长安。只有克明看的清楚,知道太子不在,东宫自乱。”

梁羽有些感慨,道:“因此我才怀疑,这是刘文静故意找人代替的太子。为的就是不让东宫再乱下去。”

房玄龄摇头道:“殿下,臣倒觉得,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很。”

梁羽自然明白房玄龄这话的原因,哈哈一笑道:“本王也就是这么一猜,刘文静非比常人,就算真有一个和太子一模一样的人放在他面前,他也不会让其取代太子。”

房玄龄嗯了一声,不在话。

没多久,步撵就到了策府。

因为策府的总部已经搬到了洛阳,这里的宅院并没有多少人。

梁羽偶尔来长安,全都是在这儿休息,因此人虽然不多,但全都是他这位摄政王的心腹。

下了步撵,早就有人在门口等候。

下人先给梁羽和房玄龄行了礼,而后又道:“殿下,吴王来了,是有南楚的消息。”

“南楚的消息?”

梁羽和房玄龄对视一眼,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好的预福

自从皇后派徐妙锦去南楚之后,策府在南楚也有眼线。

但一来山高路选,来往通信不及时。

二来梁羽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对付朱元璋和其他诸侯身上。

因此对于南楚并没有太过关心。

此时孙权带着南楚的消息来长安,显然不会是什么事。

心里猜测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梁羽二人进了府。

孙权听人禀报梁羽回来了,早早在门口等候。

三人一见面,孙权笑脸盈盈的迎了上来。

“吴王殿下怎么有空来长安了?”

自打孙权被梁锦撵的没地方去,投奔梁羽之后,梁羽便给了他一个吴王的王爵。

虽然这王爵有名无实,但对孙权来却也是能够感受到梁羽的诚意了。

孙权需要梁羽撑腰,梁羽需要孙权替他对付梁锦。

因此双方正是在蜜月期,客气的不得了。

“见过摄政王。”

孙权给梁羽见了礼,又向着房玄龄点头示意,方才道:“一来是听太子醒了,想来殿下应该有新的部署,因此就带人来了长安。”

“吴王没有去洛阳?”

进了书房,梁羽招呼孙权落座,笑着问道。

孙权道:“殿下知道太子醒了,必然会直接来长安,王回洛阳岂不是见不到殿下。”

他着从怀里拿出一份竹筒,递给了梁羽,道:“再者来,王接到南楚送来的八百里急报,不敢耽搁,星夜疾驰来了长安,便是要亲手交给殿下。”

这竹筒乃是策府的情报机构的专属。

上面有特殊的火漆封印,若是有人拆动决计瞒不了。

竹筒一共有三种颜色。

黄色的乃是一般情报,一般的驿站正常传递就可以。

黑色的乃是紧急情报,可以用飞鸽也可以用六百里加急。

红色的乃是紧急机密情报,必须要由人八百里加急,亲自送到梁羽手郑

孙权递过来的这个竹筒便是红色。

梁羽和房玄龄一见,脸色马上沉了下来。

南楚传来的紧急机密情报?难不成是楚秋九要造反不成?

也不对,就算楚秋九起兵造反,顶多也就是用黑色竹筒,还到不了最高机密的等级。

怀揣着心里的疑惑,梁羽拆开了竹筒,抽出里面的纸条看起来。

趁着这个功夫,孙权和房玄龄聊了起来。

“房先生,听太子醒了有半月有余了。”

房玄龄心思虽然在南楚的情报上,但孙权发问了,也只得笑道:“是啊,只因与长公主有约,臣下不便让策的密探进东宫,因此五前猜得到消息。”

孙权嗯了一声,道:“只希望太子能够明白摄政王与长公主的良苦用心啊。”

梁羽和李秀宁的关系,洛阳和长安的穿越者们尽人皆知。

因此李秀宁虽然只是雍州的财政司衙门的司长,但房玄龄等人私下称呼其为长公主以示尊敬,孙权等人都是知道的。

孙权一听到太子醒聊消息,马上巴巴的亲自给梁羽送南楚的情报来,就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和太子搭上线。

毕竟以他对长安城里之前的了解。

自己现在的靠着的大腿虽然很粗。

但和太子比起来还是有些不够分量。

孙权虽然没见过长安当时的诸王混战的场面,但却也知道,鼎盛期的太子可是按着摄政王打。

他现在寄人篱下,梁羽虽然给了他一个吴王的王爵。

但这让心怀下,想要一统炎朝当皇帝的孙权来完全不是他想要的。

太子一醒,势必要和摄政王翻脸。

若是这个时候他孙权在长安,两边斗的越厉害,他这个第三方越有便宜可占。

房玄龄虽然也能意识到孙权的想法,但却也没办法表现出来。

孙权这孙子虽然暗藏祸心,但城府极深,隐藏的又好。

自己就算猜到了,抓不到他的把柄,也是无济于事。

房玄龄还想话,却见梁羽脸色阴沉,将竹筒里的情报递给了他。

孙权端起茶杯,假装喝茶,但心思全都放在了情报上。

梁羽看了孙权一眼,见孙权一脸的好奇,沉声道:“吴王可知,南楚发生了什么?”

孙权自然知道南楚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情报一到他手里,他就拆开看了。

只是手法精巧,便是梁羽和房玄龄从外面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如今梁羽发问,他故意装作毫不知情的问道:“王自然不知,难不成楚秋九拥兵造反了不成?”

梁羽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一旁的房玄龄则紧锁眉头,将手中的纸条递给了孙权。

孙权接过来仔细观瞧,房玄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下意识的端起茶杯。

“这就对了。”

孙权假模假样的看完了情报,配合的露出不解的神色。

“房先生什么这就对了?”

房玄龄看了梁羽一眼,梁羽暗暗点零头,意思是让他但无妨。

孙权假装没有看到二饶动作,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看着房玄龄。

“刚刚来的路上,下官与摄政王还在猜测,东宫里的那位太子是不是刘文静找的替身。”

房玄龄又将茶杯放下,看着孙权手中的纸条道:“此时南楚又出现一个太子,想来应该是真太子了。”

孙权一愣,这次是真的愣住了。

他搞不明白为什么房玄龄会这话。

之前孙权偷看情报之后,也十分的纳闷,为什么长安和南楚同时出现了太子的身影。

他还在想是不是南楚的太子是假冒的。

谁知房玄龄看完情报,马上就认定南楚的太子是真太子。

梁羽的表现看起来像是赞同房玄龄所。

这让孙权很是疑惑,他们二人怎么会如此肯定?

“房先生为何这么?东宫的太子,摄政王与先生见过,而南楚的太子,先生未曾相见,怎会如此肯定,南楚的太子便是真太子呢?”

房玄龄摇头苦笑,指着孙权手中的纸张道:“吴王,你可以再看一看情报中对那位太子的描述。”

孙权拿起纸条,仔细的看了一遍。

梁羽沉声道:“先伤楚秋游,再伤楚秋九,而后杀镇南公府的司马,最后又收编风林火山两军,路上还顺手将风雷寨的山寨纳入麾下。”

“能干出这些事的,整个炎朝,只有梁俊一人。”

房玄龄脸上跟着露出苦笑,道:“没错,咱们这位太子或许其他的本事没有,但是要胆子,却是下第一。山南乃是楚家的大本营,他却敢连伤南楚世子与镇南公,丝毫不考虑后果。哎,太子从来都是这般的蛮不讲理。”

孙权疑惑道:“可单凭这些,也不能断定,他就是真的太子啊。”

梁羽像是想起了很不开心的事,冷哼一声,道:“太子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不管去哪里,一定要收编本地的山寨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