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重生师妹是神医 > 第860章 交流大会(39)

所谓名利荣耀他并不在乎,但这两个徒儿,大弟子与玥儿情根深种,小弟子喜欢上人家出云阁的掌上明珠,若是什么成绩都没有,人家凭什么将千疼万宠的弟子许给你?

总要让仙道同仁们都看看你的本事,才对得起人家那么好的姑娘吧?

只是李承钰的肉身问题还没有解决,也暂时无法了。

孙思邈道长也是为这两个徒弟操碎了心。

因为擂台赛是自由守擂夺擂的,而寒玥等人并不打算第一天就上台。

所以原则上来说,报名完毕之后她们这些弟子就可以离开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能够上嘉宾席的,其他门派的客人不算,余者在昆仑山上最次也是门派八大长老之一。

交流大会半个月,弟子赛要占据超过十二天,尤其年龄段的弟子赛更是白天黑夜都在进行,要让所有的嘉宾都一直在是不现实的。

所以长辈们很有头脑的开发出了轮值的操作。——总要有镇得住场子的长辈在云台上,才能督促下面的小家伙们用心些,同时也防止作弊这样的丑闻使得整个昆仑山变成笑话。

长辈们至少弟子赛开头结尾要在,一些重要的比赛要在,排到自己轮值的时候要在,此外再根据自己和心情来决定是否观看比赛。

师伯师父师叔们没走,他们这些亲传弟子就得继续陪着,直到有自己的比赛、长辈让你走、长辈自己也想走等三种情况之一出现为止。

嘉宾下所在的云台,看着像是个浮空岛,实际上却是个面积巨大、形状奇特的飞行法器。

弟子赛开始,便有专门负责云台飞行的出云阁执事长老控制着云台移动,缓速飞行到观云台东侧边缘上空二十多米的高度。

观云台每个比赛用的练武场都布置有影符,与嘉宾席上的影符对接,所有的比赛都能纤毫毕现的显示在观云台上的长辈们眼中。

嘉宾席云台上的众人可以直接往下观看比赛,也可以通过布置在观云台上的影符观看比赛。

昨夜还笼罩着观云台的云雾已经散开,露出布置好的观云台来。

偌大的观云台从中间分为两部分,一侧是年龄段的弟子赛,另一侧是筑基期的擂台赛。

年龄段的弟子赛中,14-18岁、19-25岁、26-34岁、35-45岁、46-60岁等五个比赛组同时进行,每个组分别又八个比武台,也就是四十场比赛同时进行。

参赛的锻体期、练气期弟子名单是早已上交的,每个弟子的编号也是早已定好的,待定的只是谁和谁比赛。

而在方才筑基期的弟子们报名的那一个时辰里,负责此事的执事长老们已经通过法器现场随机出了今日将要年龄段弟子赛的编号,并且按照上午、下午、晚上的比赛时间将编号在出云阁的门派广场上公布出来.

年轻弟子们便可根据公布的编号名单决定自己是需要留在观云台等待比赛还是回去准备比赛,又或者趁着没轮到自己,赶紧看看别人的战斗。

要申请成为昆仑山的亲传弟子,首要的标准便是筑基。所以剔除了筑基期的弟子后,年龄段的弟子赛中便没有了门派亲传,余下出挑的便是如红笙、蝶兰这一类门派长老们的亲传。

亲传们在十四岁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突破了练气期,三十五岁后基本上已经筑基,所以这些人通常只分布在14-18岁、19-25岁、26-34岁三个小组中,普通弟子不幸遇上他们的话,基本上都是落败的下场。

但长老亲传的数量相对于整个昆仑山的年轻弟子而言是有限的,所以大部分的擂台上、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普通弟子在对战。

战况吗……境界相差过大的就不提了,多数逃不过一方碾压另一方的结局,诸如重剑门的汉子抱着青轩派的妹子直接轻轻放到比武台下根本不是稀奇事儿。

境界相当的就不好说了,有可能战况激烈精彩无比,也有可能是菜鸡互啄。

比如两个锻体三层的小年轻在比武台上肉搏,谁也打不倒谁,谁也不肯认输……靠着锁喉与反制,这俩孩子硬是在台上撑了半个时辰,连充当裁判执事的出云阁师兄都快哭了。

在这种人多的诚,大家都是默契不使用神识的,单靠肉眼同时观看几个场比赛对于长辈们来说都是小意思。

寒玥她们这些做晚辈的就稍微有选择性一些,一眼扫过去,精彩的比赛看一看,认识的朋友在比赛看一看。

实在不想看的时候,就睁着眼睛走神假装自己在看。

反正每个长辈身后大都有好几个晚辈在,只要有一个弟子在认真侍奉就够了。

相对之下万丛云这一类其他门派的晚辈弟子就要苦逼些,他们跟着掌教或者大长老前来,每个门派通常不过一人或两人,冲着不能在昆仑山丢了脸这一点,也不能放轻松。

例如:比如侍奉白柳真人,万丛云内心更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哪怕是和李承钰或者寒天等人唠嗑也是好的。相对应的,白柳真人其实也不喜欢有个后辈随时在他身边端茶倒水什么的,大前辈觉得自己一个人真的挺好。

但是在外人面前,总要装一下的,不能显得自己门派一点儿规矩都没有吧?

筑基期的擂台赛要晚半个时辰开始,比赛开始前才公布规则并让大家报名,杜绝了作弊等可能,但也使得赛前准备要忙碌些。

好在修士的效率不错,执事长老们经历了半个时辰的忙成狗状态后,二十个擂台同时开放,擂台赛宣布开始。

先上台可以趁着高手们还没出动,先捞几个得分。

后上台可以观察一下对手的实力,提高一点得胜的几率。

各有好处。

所以经历了半刻钟时间的犹豫商量后,二十个擂台上都有了人。

说是擂台,其实就是二十个原本的出云阁比武场,连台子都没有修筑,只是在地面用线条标出了战斗区域,又在每个比武场布置了阵法防止战斗余波伤人。

并没有如年龄段弟子赛那样修筑了比武台。

原因半点不复杂。

筑基期的修士已经可以御剑飞行、使用许多法术神通,打斗起来天上地下的不好说,比武台修了也没用,指不定三两回就给毁了,还是原来的地面耐操些。

擂台赛开始后,长辈们开启了同时观看六十场比赛的模式,而亲传弟子们的目光基本上都挪移到了擂台赛上面。

毕竟那台上台下之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劲敌或者手下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