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机智的系统生活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争取一天四千字

世界终于安静了。

整个天南城失去了一半的建筑。

其中包含郑玉石原来的家,来之胡捕头赠送的院子。

站在废墟之中,郑玉石单手握着一把剑柄,猛烈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向外拔出,血液顺着伤口汹涌而出。

他现在很累,好想睡上一觉。

血水已经浸透了他全身的衣服,有点冷,黏黏糊糊。

最后的战斗他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杀戮,更像是在发泄一般。

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即便是有,也要抽空将其毁灭。

粉碎······

消融······

做完这一切后,他一屁股坐在原地。

双目无神的眺望远方,嘴里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

忽然他发现空气之中的血腥味道,是那样的诱人。

满足,陶醉。

空空落落。

······

天南城震惊世人。

魔神降世。

剑阁持剑大长老,被挂在墙上,身体被插入了二十八把利剑,好似一只刺猬般。

醉红尘仙女,变成了一滩肉泥,与瓦砾混在一起,惊世容颜,香消玉损。

更不要说几位神仙,各种残像,犹如修罗鬼道。

那些寻常武者的尸体,汇聚在一起,层层叠叠,当真如人间地狱。

人首分离,残缺不齐,还算好的,至少能大致分辨,怕就怕那些血肉模模糊,只剩下一丁半点,无法分清谁是谁,只能统一处理。

雨水无法冲刷掉那些罪恶,花费了好多天,才清理干净,就算如此,只怕以后没人敢再定居于此,总感觉阴风阵阵,背脊发凉,腐臭的味道久久不愿散去。

原来那郑玉石已经穷凶极恶到了如此程度,天下震动。

凡间武者便是连念头都不敢再有,单是名号已经让他们肝胆欲裂,瑟瑟发抖。

若是看到真人,只怕是腿脚发软,当场晕厥。

他的名字已经是赵国的梦魇,大街小巷,凡夫俗子,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只怕只有真的神仙才能镇压。

是的,关于修真者的死,就算有所耳闻,可是没有人愿意承认。

在凡人眼中神仙一般的修真者,在修真界来说,可能是最底层的存在,就如世俗武林最低级的武者一般。

不过小南城一役,已经让修真界明白,那个凡间武者的高度,已经凌驾于普通修真者之上,只有派出更为强悍的战力,才能抹杀胆敢掀起滔天杀戮的魔头。

于是更多再宗门之中苦修的天才修士被派遣而出,四下搜索,欲除之而后快。

世间竟然有比自己厉害的武者!

傲气!

桀骜不驯,争强好胜,基本上是每一个站在顶端的武者都应该具备的,越传越邪乎的故事,总会挑起人的好奇心。

赵国的武者基本在那一役损失殆尽,可是还有别国的武者。

真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啊!

抱着这样的目的,好似嗅到血腥的鲨鱼,从四面八方汇聚,开始对郑玉石进行新一轮的追捕。

似乎在这一刻,谁能手刃郑玉石,便能够获得武道的桂冠,受到万人敬仰。

郑玉石在莫名之间,成了许多人眼中的垫脚石。

那么,来吧!

这世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豪杰海了去了。

郑玉石完全不介意动动手,超度他们一番。

无非是多一亡魂耳。

他已经杀的够多了,多一人少一人,又有什么所谓。

······

无休止的杀戮还是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负担,无数的战斗让他疲于奔命。

星池好似抛弃了他一般,没有任何反应。

无根之源,总会枯竭。

十万大山让他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原本充满神秘色彩的十万大山,如今越发神秘。

如一座恐怖阴险的巨兽,郑玉石就是他锋利的牙齿,不停的在搅碎那些不辞辛苦,充满对未来幻想之人的生命与肉体。

······

“我前日与罗绸仙子在深入大山百里之处搜寻到了大魔头的踪迹!”

“据说秦国剑圣,被劈成了两半,尸体被野兽啃食,昨日才被发现。”

“剑阁的三位持剑人,死了两位,剩下一位又回去搬救兵了,看来这一次非剑阁阁主本人过来才行啊!”

“这十日,死在那魔头手中的顶尖武者已经不下三十,还有八位修真者,恐怖如斯!”

“莫慌莫慌,就算是铁打的,在这么多人围攻之下,坚持不了多久了。”

各种流言,围绕着十万大山之中的郑玉石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里面和外面犹如两个世界,入山之后,实力说话,毫无顾忌,大家虽然有着同一个目的,也难免不会有私仇。

杀人越货,杀人夺宝。

只要是死了人,无论是谁,都可以往郑玉石身上推。

对于心存恶意的人来说,这十万大山就是一片涉猎场。

猎人与猎物身份的调转,只在一瞬间。

出了大山大家依然是志同道合,为了同一目的而来的朋友。

入了大山,心怀鬼胎的众人,谁都有可能是敌人。

事情的发展似乎已经朝着不可控制,不可预知的情况发展而去。

除了那些道貌岸然,自诩为正义的人存在,这样的场所,自然也吸引了那些真正的邪魔光临。

越发混乱的局面,反而让郑玉石有时间喘口气,思考人生。

“过去的人生是那样的无味,感谢您赐予我恶毒的未来。”

郑玉石靠在一颗大树下面,望着天,喃喃自语。

曾经的一切是那样的光明,成为受人敬仰的大侠,仗剑四方,平天下不平之事,这是初心,也是梦想。

歹毒、暴虐的念头被心中的信念所压制。

当所认知的世界轰然倒塌后,他忽然有所悟,自私自利才是本意。

要生存,而不是生活。

只有比恶更恶,才能镇压这世间一切邪恶。

他很迷茫,也很清醒。

在这一过程之中,他清醒的抛弃了所有的虚伪,认识到了真正的自己。

而迷茫则是心中那一份若影若现的善意,让他最终好似身披了一层厚重的枷锁,无法充分的行动。

“真正的恶既是光明,世界本就没有对错,魔只是无知者对于未知恐惧无助,是懦弱和自私的本能反应。”

幽暗、冰冷、魅惑,偏偏又是那样的神圣。

好有道理的样子,让人无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