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振大周之最强帝王 > 第八六章 第一美男投魏国

安排好征兵事情后,徐少杰又去了周王宫,姬诗也跟着去了。

周王听说郑城这次战役后,也感到后怕,劝道:“少杰公子,我们这阶段还是休养生息吧,安心的发展下,现在地盘也这么大了。”

“好,就听周王的。”徐少杰也知道,近段时间不能再征战了,再说也没有多少兵力去攻城拔寨了。

徐少杰和周王聊了会,又去了仙之舞。

子嫣见了徐少杰后说:“姬将军,我们的免费演出做了几个月,洛邑城的百姓,有近一半都看过了。我想把门票改成一半免费的,继续对洛邑城百姓开放。一半收费的,我们也要赚点钱。”

徐少杰道:“好,你决定了就行。”

子嫣看到徐少杰精神好像不太好,便问:“姬将军,你晚上没有休息好吗?怎么没有了往日的活力。”

徐少杰道:“不是啊,是这一仗打的比较惨,心有点累。”

“要不去楼上我房间休息下。”子嫣为了安全和方便,已经搬到仙之舞里面住了。

“不了,我先回去了。”徐少杰心道:这姬诗老是跟在身边,自己没有出头日的机会啊。

第二天,徐少杰又收到个很不好的消息,就是公孙子都已经出现在魏国都城安邑。已被魏王接见,并重用。

其实公孙子都是先去的齐国,在齐国待了2个多月,但一直没有找到人引荐,见不到齐王,所以又去了魏国。

其实公孙子都本来是打算去楚国的,也不想去魏国,因为他知道魏国有个吴起,打仗从来就没有输过,自己去了也得不到重用。但是顺路,所以想去试试。

公孙子都一到魏国都城安邑,就和到齐国都城临淄一样,立刻在妇女界引起很大轰动。茶余饭后,不管是夫人、妇人、寡妇、小姐以及小姐(妓女),反正只要是懂事的女人,都在谈论公孙子都。

但这次的效果就很不一样了,由于公孙子都是郑国人,原来的郑国又是魏国的附属国,有些魏国人听说过公孙子都的美名和武功。

魏国大臣公孙痤就是其中一个,听说公孙子都来安邑后,立即找到他。并向魏王举荐公孙子都,说他相貌、武功都是举世无双。

魏王听了大喜,本来一直就在羡慕聂政的个人能力,没有想到突然来了个公孙子都,便立刻召见了他。

为了试试公孙子都的深浅,魏王也找来九个人和他过招,不过也是几招,九人都被公孙子都干翻在地。

魏王赶紧上前拉住公孙子都的手,喜道:“这是上天要助本王,特赐一良将,子都爱卿的武功绝不在聂政之下。”

“多谢君上抬爱,臣一定为魏国尽忠,为君上攻城拔寨。”公孙子都心里也犯嘀咕,难道我武功真在聂政之上,早知道这样,不如直接降了周朝,免得受这几个月的活罪。

魏王直接封公孙子都为上将军,不过没有让他跟着吴起,而是直接由自己统领。

徐少杰现在有点担心了,要是吴起和公孙子都两人配合,那打起仗来,简直无敌。便找来严遂,要他趁早安排些人,打入到公孙子都身边。

徐少杰也不是想策反公孙子都,而是想在公孙子都和吴起之间弄些矛盾,让他们水火不容,要是能把吴起提前弄到楚国就更好。

因为吴起去了楚国,又要从新建立自己的势力,还要对付那些王公贵族,一时不会有什么作为,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威胁。

还有个战略原因是:洛邑城直接与魏国接壤,魏国要打过来,速度比较快;而楚国要攻打洛邑城,还必须先攻打周朝的其它城池。吴起去了楚国,要攻打洛邑城,就有缓冲地带,也好应付些。

徐少杰又在想,这吴起和公孙子都都是政治弱智,又都喜欢争强好胜,应该好对付。公孙子都为了个战车,就暗箭伤人。吴起因为自己不是宰相,就和宰相闹矛盾,而后被宰相设计,直接拒绝魏王的提亲要求,得罪了魏王,最后出逃楚国。

吴起出逃魏国的故事是这样的:

吴起和其他诸侯国前前后后打了七十六仗,其中打胜的有六十四仗,为魏国夺取了上千里的土地。

魏文侯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就是现任魏王。后来魏国的相国田文(非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也死了,由公孙痤接替。本来田文当相国的时候,吴起就有些不服气,现在对公孙痤就更不放在眼里了。

所以公孙痤总觉得自己屁股后面有一颗雷,就想找机会除掉吴起,于是他给吴起下了一个套。

公孙痤非常精明,先是找到了魏王,说道:君上,吴起可不是一般人,我们魏国不大,再加上您刚上任,不知道他会不会把心放在魏国啊!

魏王就问,那该怎么办?

公孙痤告诉他,您可以告诉吴起,说打算把公主嫁给他,要是他同意了,就是存心留在魏国,要是他不同意,那就是有二心。

魏王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便点头同意了。

紧接着公孙痤就实施第二步了,他在家里摆下宴席,分别请公主和吴起做客。

在宴席之间,公孙痤是不断的挑战公主的极限,公主那受得了这个气,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骂了公孙痤。

看到公主这样的脾气,吴起这心里就打起了鼓。等到魏王要把公主许配给他的时候,吴起是一口拒绝了。

就这样,吴起以后处处受制,被迫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

其实公孙痤也不是心胸开阔之人,他排挤吴起,是出于保全其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

另外,从几十年后的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公叔痤的胸襟狭隘,就是他向魏惠王举荐商鞅,不是存心举荐,而是直到自己病重快要死时才提出。

太史公司马迁于此特着一笔,“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就很有深意。公叔痤若过早地推荐商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可以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来论魏国的成败,公叔痤是应负一定责任,先后弄走了吴起和商鞅两位绝世之才。

但是,现任魏王认为吴起不服管;下任魏王认为商鞅年轻,不堪大用。所以两任魏王也并未好好把握,有很大责任。

现在的魏国还是很强盛的,上任魏王重用李悝,推行国家管理制度变革。这项制度变革工作和法制建设,影响了中国政治两千年。后期秦国商鞅变法和楚国吴起变法,都是以魏国李悝变法为蓝本的。

不过李悝今年刚死。所以徐少杰也巴不得田文早点死,让公孙痤继位,好提早对吴起采取行动。

徐少杰认为,公孙痤这次举荐公孙子都,估计也是为了给他自己的集团增加筹码,以后好打压别人,不光是针对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