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墨道不倾心 > 六十八章 拜师

情如姐妹?温柔体贴?咬咬后槽牙,小七对看着她的叶玄渊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极力忍耐道:“是,皇...父皇,”便转开了目光。

再多看几眼那皮笑肉不笑的笑容,小七不确信自己能忍得住不揭穿他。

叶婺看到小七目光转向叶玄楚,便续道:“这是你七皇兄叶玄楚”,随即便没有了下文。

这么简单短小的一句介绍,让小七忍不住微微皱了下眉,看来皇上心中对玄哥哥真的是不太喜欢,对叶玄渊一堆夸赞,对玄哥哥却半个字也没有。

她真是弄不明白,玄哥哥差了那三皇子哪一点,晋皇会对他如此冷淡厌恶。

看到叶玄楚眼中流露出的涩意,小七心下不由大为不平,便向叶玄楚行礼道:“小七见过七皇兄,小七出身乡野,很多东西都不是很明白,日后少不得要劳烦皇兄了。”

叶玄楚扶起她,微笑道:“有这样可爱漂亮的一个皇妹,我高兴都来不及,又如何会嫌烦,七皇兄二字疏远了些,日后叫我一声玄哥哥便可。”

听到玄哥哥三字,小七忍不住笑了笑。

叶玄渊微微眯眼看了两人一会儿,心中冷哼一声,便朝叶婺开口道:“父皇,儿臣认为,应该为倾城郡主选个先生,教授郡主诗艺礼经。”

此言一出,小七愣了一瞬,立马就有种不好的预感。

叶婺沉默着想了想,点头道:“渊儿此话有理,但须得找个合适的人选,为了小七,此事还得细细商讨才行。”

“父皇,儿臣已有个合适的人选,此人名为苏延,虽不在朝中任职,也名不经闻,但此人却是王相推荐给儿臣的。”

“哦?”闻言,叶婺不由好奇道:“王冀之所荐?那倒让朕颇想见见此人了。”

叶玄渊答道:“父皇,此人正客居在丞相府中,儿臣与此人见过一面,的却是惊才绝艳,令人倾服。今日入宫前,儿臣与王相聊起此事,便将他带来了,如今正在皇城门口候着。”

闻言,叶婺不由赞赏道:“渊儿,仅见过一面便让你倾服?这倒让朕更想见识见识你口中这惊才绝艳的人物了。不过,不管此人如何,你对你妹妹这份心思和周到,倒是让朕该好好奖赏奖赏你,把这苏延传上来见见吧!”

听完两人对话,小七心中便不由凉了半截,叶玄渊此举,在他人看来是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但她心里清楚,他不过是想要让自己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他眼皮底下。

“小七。”

听到晋皇叫她,小七按下心中的寒意,回道:“是,皇...父皇...”虽然不习惯这个称呼,但她还是生硬而又及时的改了过来。

“你三皇兄如此有心,朕也觉得他这个建议对你大有裨益,不过,朕还是想问问你心中是如何想的?”

看人眼色一事小七早已擅长,晋皇明显就对此事大为赞赏,她不会傻到在这种诚和时机不知好歹的去扫人的兴,更遑论那个人还是皇帝。

晋皇虽像是在征求她的意见,但若小七所答不符他所期望的那样,就算他明面不动怒,但心中必然不快。

小七当然不会如此愚蠢,于是她高兴而又感激地答道:“父皇和皇兄如此关心和疼爱小七,小七心中当然无比高兴,小七只是觉得自己何其幸运,竟能得到父皇这般的爱护!”

叶婺不由大笑道:“傻孩子,朕只怕不够疼你,朕才该谢谢你,让朕有你这样的女儿。”

沈皇后听完此言,不由攥紧了手,指甲深深陷在掌心里,看着小七的目中满是冰冷的寒意。

此时,殿外传来一声悠长尖细的通传:“苏...延...觐...见...”

众人目光便不由齐齐朝外看去。

小七看着从殿外走进来一道雪白身影,待距离越近令她看清楚那道身影的面容后,小七几乎要忍不住惊叫出来。

她极力控制住心中的激荡,看着走进来的翩然身姿跪地行礼道:“草民苏延,叩见陛下!”

叶婺仔细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年轻书生,不由惊讶道:“朕没想到,王相举荐的人,竟会是如此年轻!不过倒的确是个芝兰玉树,气度颇佳的人物。想必你应已知,朕召见你是为何事,虽然朕相信王相的眼光,三皇子对你也是颇为赞誉。但,事关朕的郡主,朕还是需考测考测你。”

“回皇上,苏延只是一介白衣,承蒙丞相大人不嫌草民鄙陋,给草民为皇上尽效劳的机会。”

听完此番话,叶婺道:“好!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却颇有如此坦然不惊的气度,你先平身,再告诉朕,何为师者?”

苏延谢恩后便依言起身,回道:“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但皇上今日乃是为郡主寻师,而苏延认为倾城郡主身上最可贵之处便是天真自然,未经礼仪雕琢。而这样的女儿,才是皇上最需要的,因而苏延并不赞同教授郡主过多繁杂规矩,刻板姿仪,只需有人对郡主稍稍引导和指点便可。而琴棋书画,草民认为也应根据郡主喜好和兴趣,来教学与传授。”

这番话大大取悦了晋皇,这正符合他心中所想,晋皇并不想让小七成为那种刻板守礼,在他面前如其她人一般唯唯诺诺,刻板守礼。朝中并不缺乏学者大家,可让那些老学究去教小七,晋皇却并不愿意。

“苏延,那你再告诉朕,你与王冀之,是如何相识的?”王冀之的品性才学晋皇自然清楚,正因此他就更加好奇这如此年轻的白面书生到底有何长处,竟能让稳重的王冀之将他举荐为郡主之师。

“回皇上,草民家师与丞相曾是故友,家师故去之时曾嘱托草民带一封信给丞相大人,因此草民才得以认识丞相,丞相大人才识渊博,草民心中敬仰,便常常向丞相请教。”

晋皇续道:“你师承何处?”

“回皇上,家师名讳苏遂,草民幼时无父无母,流离漂泊,幸得家师收养,故随家师姓。”

苏遂二字一出,举座皆惊。

晋皇更是大为惊讶:“你竟是前朝帝师苏老先生的徒弟?”

苏遂何许人也,虽然颞朝覆灭,天下三分,但提起此人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出身微寒,躬耕读书,十岁能文,十七岁便成为天下闻名的学者,朝廷重其才学,邀其入朝为官,苏遂却一再谢拒。一心在民间开堂讲学,当时颞朝皇帝曾微服去听其讲学,听后心中敬服,便亲自请求苏遂为太子太傅,而此时苏遂年方十九。

而后太子登基,苏遂便自请辞官返乡,依旧在民间开堂讲学,而四方来学者,不论布衣王侯,苏遂皆不分高低,同视平待,教诲不倦,令天下敬仰。

“可是,”晋皇疑惑道:“苏先生是令人敬仰的学者,学生遍布天下,朕也曾去听其讲学。但除却前朝皇帝,朕并未听说过他还曾收过什么徒弟,而且还是像你这般年轻的徒弟。”

苏延拱手道:“家师收养草民时,乃是暮年云游之际,家师待草民如子,但并未告知外人收养教授草民一事。”

晋皇点点头道:“苏先生的确性好云游,且行事低调,除却开堂讲学之际,天下人却很难看到他的行踪,你如此一说,倒的确符合苏先生性子。”

看一眼小七,晋皇笑道:“既是苏老先生的徒弟,又是王相所荐,那这郡主之师你倒的确是令朕再满意不过的人选。那即日起,朕便封你为郡主少傅,随郡主去郡主府,悉心教导郡主诗书礼道。”

苏延跪拜道:“草民领旨!”

小七一路浑浑噩噩,就这样莫名的被皇帝收为义女,封为郡主,还多了个老师,可直到她到了郡主府,却仍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看着偌大华丽的府邸里,穿梭忙碌的侍从侍女,小七愣愣地坐在凳子上,看着眼前朝她弯腰一拜的苏延温和地开口道:“郡主,从今日起,苏延便是郡主老师,今日诸事繁杂,想必郡主也累了。所以郡主先休憩两日,第三日我们便开始上课。”

小七愣愣地看了他半晌,呐呐地开口道:“师父?”你怎么会在这里?她有心想问问最想知道的事,但碍于旁边还有侍女,便只得喊了一句。

天知道,当三皇子向晋皇力荐给她找个老师时她心里有多么害怕。

可在看清那雪白身影竟是容墨时,她心中又有多么震惊。

这一刻,小七心中五味杂陈,她目光复杂的看着容墨,想到叶玄渊对她的恐吓与利用,心头漫上的却是难以言喻的难过。

叶玄渊想在她身边放个眼线,可是,那个人为什么会是你?

看到小七眼中的难以置信,容墨温柔一笑,仿似从未与小七相识过一般:“草民知道郡主一时并不习惯,今日奔波劳累,郡主便先休息吧,草民住在府中偏院,若有急事,郡主可随时传唤草民。”

吩咐小七身边侍女好好照顾她后,容墨便拱手行礼,身姿悠然地退了出去。

小七看着他的背影,千言万语却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