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 第64章 “舍身就义!”

武惟良听到了什么?竟会让他如此失态?狄光嗣不得而知,只知道武惟良变得急不可耐,连番下令要宰杀狄光嗣,不停催促,一时一刻都不愿停歇。

武惟良一方要杀,陈教益等人要救,如此尖锐对立的立场,自然不可避免地冲突。

于是,理所当然,两拨人就叮叮咚咚地打在了一起,梵安塔门前空间也就那么大,武惟良后派来的人根本插不进手,只能在外围干看着。

狄光嗣和李弘站在塔门前左顾右盼,生怕被乱刀伤着,这场战斗,他们也掺和不进去。

狄光嗣本就来自后世,生在春天里,长在红旗下,三两人的互殴都没怎么见过,更别提这阵势了,这可是几十个人参与的群殴,外围还有几百个观战的呢!

李弘贵为当朝太子,饭来张嘴,衣来伸手,锦衣玉食,含着金汤勺出生,又有一个强势的老妈,自然也没见过这种阵仗。

倒是王勃,他先是和狄、李二人一同下塔,也不知何时从何处摸了一把刀在手中,左手包右手,双手握持,颤颤巍巍,一点一点的,挡在狄光嗣和李弘身前。

年岁稍长一些的王勃警惕的盯着周遭,目光来回游移。虽说如此,但他心中也慌得一批啊。王勃就是个学过医的读书人,幼时虽有神童之誉,但那是指“文”,至于“武”的方面,完全就是个门外汉!

他虽然比较主意强健体魄,但也仅限于此!

王勃能眼疾手快给狄光嗣救命一推,从杀手发出的毒箭下救了狄光嗣一命,但依然无法及时挡赘彦则致命的一击,甚至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由此可见,对于军旅厮杀,互殴对砍,王勃一点经验都没的。

但他还是站了出来,护在二人前方,这就很难得了。虽说名义上,他是狄光嗣的书童,危急时刻书童就应该挺身护主,但君不见另外一个名义上的书童还在狄光嗣身旁躲着了吗?

王勃此举殊为不易。

他本可以不如此,但他却偏偏如此!

虽然陈教益,梵安寺和尚,加上文水差役,拢共也就几十人,但由于场地限制,武惟良也只能投入几十个人。如此一来,双方人数相当,一时间,竟打了个旗鼓相当,不分伯仲,僵持不下。

被人围着在旁观战的武惟良一看,这哪能行?他赶紧下令三十名弓箭手,换普通箭矢,全部往塔门附近射,赶紧的!旁边也不知道是谁嘴欠,小声嘀咕了一句,射到自己人怎么办?

武惟良人不咋地,听力特好!只听一遍,就精准定位了说话之人。啪,他快步趋前,兜头给了那人一个巴掌。接着,啪啪啪,一连抽了好几个耳光,方才停下。

“还有谁?”

武惟良环视一圈,都没人答他,又问一遍,还没人理他。

“给我射!”

武惟良一声令下,三十个弓箭手引弓持满,将射未射之际,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住手!”

仔细一听,说话之人频频喘息,似乎很累。

武怀运拖着大胖身子,小跑到弓箭手前,亲手将一张张弓按下,一个不落。

武惟良赶紧上前质问,“老二,你欲何为?”

武怀运按下第三十把弓箭后,回过身来,开始劝武惟良。

“并州长史狄仁杰,率大队府兵已至文水。老大,你输了!”

武惟良不知是自欺欺人,还是有意诓骗武怀运。

“我有二千府兵,分守四门,狄仁杰如何进城?”

“老大,缘何诳我?狄仁杰已由北门入城,魏真宰为其内应,你彻底败了!”

“还不是你干的好事!你若不纵放魏真宰,何至于如此?”

狄仁杰入城的消息,武惟良早就知晓,不然也不会不顾一切地下令,宰杀太子等三人。

他还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做着挽回败局的美梦。

此刻,当面被武怀运戳破谎言,他是真的疯了。

武怀运走进包围圈,试图阻止塔下争斗,武惟良哪里肯甘心就此放弃,他猛地抢过弓箭,瞄准目标,箭矢就脱手而出。

他目标不是武怀运,也不是其他人,而是他一直认为的“太子”狄光嗣。

这一支突如其来的飞箭,真像长了眼睛似的,巧妙地避过各中障碍物,直直向“目标物”狄光嗣飞去,而注意到这支箭的,只有两个人,其中不包括狄光嗣本人。

狄光嗣正在和王勃说些什么,二人自然没注意到,倒是在旁“划水”的李弘看见了,李弘挺身移步,挡在了箭矢的必经之路上。

噗——呲——外加一身闷哼。

皮肉被刺破,箭矢穿过体肉,就是这种声音。

整个现出然静了下来,狄光嗣也注意到这种不协调,忙扭头望去。

只见武怀运硕大臃肿的身躯,挡在了太子李弘身前。

不知是谁,把狄仁杰率兵入城的消息传了出去,一时只见人声鼎沸,七嘴八舌。武惟良本想弹压,但耐不住武承畴及时赶到,说狄仁杰大军已经赶至梵安寺外,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武惟良无奈,只带走一小部分愿意跟随自己的铁杆,围困梵安寺的八百人,大部分都留在原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武惟良带着儿子武承畴跑了,而武怀运替李弘挡了一箭后,就侧身倒卧于地。狄光嗣走到武怀运身旁,拍了拍楞神的李弘,使之回神,王勃则开始检查武怀运的伤势。

王勃说,武惟良射的一箭,正好射断了武怀运的脊柱,后面的话王勃没说,只顾不停摇头。

李弘无法理解,为什么武怀运会舍身相救?

“为何救我?”

“叔救内侄,要何缘由!太子殿下!”

狄,王,李三人合力托着武怀运肥硕的上身躯,武怀运则笑说,其声虽虚不散,虽弱不伪。

听武怀运的意思,他早就知道狄光嗣不是太子,身旁的一个书童才是真正的太子李弘,但他为何不向武惟良点破呢?

这一点,不唯李弘想不通,就连狄光嗣也不得要领。

“你是否,早就知晓我三人真实身份?”

狄光嗣问,武怀运颔首以答。

“陈教益店中,初次见面时,我就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