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 第23章 笼屉里伸出个脑袋——看见熟人了!

狄光嗣本想帮童冼哄哄童海,哪知没刹住车,说了很多不该说的东西。

狄光嗣提到的八个人物,童冼最起码有三个不曾听说过,因此便问狄光嗣。

“狄兄,姜尚,张良,诸葛亮,妇好,钟离昧我大概能猜到是谁?可后面三个刘基刘伯温,樊梨花以及穆桂英,恕我孤陋寡闻,还请狄兄指教!”

听完,狄光嗣暗道,不好,赶紧想办法辩解。

“故事一道,有真有假,如传奇小说一般,才有趣哩!”

狄光嗣和童冼扯闲篇,童海可不愿意了,他正听到精彩之处,哪里肯就此放弃。

“下面呢?天门阵怎么样了,被破了没有?”

童海不停地催促狄光嗣,狄光嗣无可拒绝,只得在此开口。

接上回:

堪阵完毕,姜子牙吩咐道:“诸位师弟,师妹,外围的两个防御圈,正好我们有八个人,每个人可以负责一个方位,这样齐头并进,多点进发,才能毕其功于一役啊!”

诸葛亮和妇好等八人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俱都是微微点头,心想你总算答应出手了!

众人都没有意见,姜子牙伸手一指,指向了诸葛亮,“诸葛师弟,你来发号施令!”

毕竟诸葛亮是最了解天门阵的人,由他来发号施令也没有什么不妥。

诸葛亮看了看周围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见众人眼中都是鼓励的眼神,也就振奋了精神,向前走了几步,然后转身,面向几位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

“既然诸位信得过孔明,那孔明就却之不恭了;

姜子牙听令,令你去破五行阵阵群和四门兜底大阵;”

姜子牙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诺,姜子牙领命。”

“钟离春听令,命你去破六合镇阵群和二龙戏水大阵。”

同样的动作过后,“是,钟离春领命!”

“刘伯温听令,令你去破七星阵阵群和五虎巴山大阵!”

“诺,刘伯温领命。”

“妇好听令,命你去破八卦阵阵群和六甲迷魂大阵!”

“诺”

“樊梨花听令,令你去破九宫阵阵群和一字长蛇大阵!”

樊梨花点头称诺。

“张良听令,令你去破十面埋伏阵阵群和三山月儿大阵。”

“诺”

除了南北方向的乾,坤两个方位之外,诸葛亮全部安排完毕。

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了,“至于正北方向上的坤位,四象阵阵群和八方阴阳之母大阵与七擒七纵大阵,就由我来吧!”

安排完自己的任务后,诸葛亮最终看向了穆桂英。

“穆师妹,这剩下的三才阵阵群和九曲黄河大阵以及十代冥王大阵,就由你去破吧!

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

穆桂英犹豫了片刻,最终下定了决心:“穆桂英领命!”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斩钉截铁,丝毫不拖泥带水,显然她已经下定了决心。

既然破阵事宜已经分配到个人,安排停当,而时间已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眼看着约定的破阵时刻就要来临,众人也就准备出发了。

不过,在临出发之前,还是要做一些战前准备的,比如说兵马。

于是乎,姜子牙祭起打神凹面金鞭,撒豆成兵,斩草为马,瞬息之间就变出了四万兵马!

诸葛亮摇着羽扇,坐着独轮小车,领着5000兵马,往正北方向而去。

穆桂英振奋精神,跨上桃花马,也带了5000兵马,向南而去。

樊梨花安慰了穆桂英一番之后,举起梨花枪,分走了5000兵马。

刘伯温骑着小毛驴也带走了5000兵马;

钟离春骑上桃花马,手擎大刀,风风火火的带着5000兵马去破阵了;

张良想了想自己即将面对的对手,不由得认真了起来,也带着5000兵马离开了;

妇好和姜子牙看着已经离开的六人,互相对视一眼后,也各自带着5000兵马去破阵了!

邙山派和黎山派的八人已经全部离开,去各自破阵了!

······

狄光嗣还想再说,却被童载给打断了,童载走到童冼面前,先是恭敬行了一礼,然后直起身来。

“少堡主,堡主有令,命少堡主带狄公子和秀儿姑娘一同前往蚩神堂!老奴还要去通知其他人,就先行告退了!”

童载告退后,童冼起身对童海说:“校,大哥晚些再来找你,现在大哥有事要忙,就先离开了!”

狄光嗣也要起身跟随,可童海却不依不饶,他正听故事听到兴头上,就此终止当然是万般不情愿,又闹起了孝子脾气。

童海紧紧拽住狄光嗣,不让他离开一步,生怕她跑了似的。

但这一回,童冼没有由着任性孩童般的童海,直接拉过狄光嗣,就欲往外走。

“校,不要胡闹,否则堡主知道了,就又没饭吃了!”

童冼提到童家堡堡主童仲道,童海应激反应似的立马撒手,并连连后退,口中还喃喃有词。

“春木青,蚩神醒!秋金白,仇雠快!夏炎赤,追魂迟!冬水玄,怨恨见F土覆,玉宇全!

远方的客人,不要停留,这里很危险,请快离开,否则一旦蚩神苏醒,灾祸必将大难临头,那时追也跑不了!

春木青,蚩神醒!秋金白,仇雠快!夏炎赤,追魂迟!冬水玄,怨恨见F土覆,玉宇全!”

童海说了一段无比奇怪又明显是暗藏深意的话语,让狄光嗣一时无所适从,也不知该不该信。

狄光嗣,秀儿,童冼三人渐行渐远,直到童海奇怪的话语越来越弱,直到彻底听不见。

狄光嗣等客人住的是东厢,而“蚩神堂”却在西厢,西厢和东厢之间有一道高墙阻隔,表面看起来倒是井水不犯河水。

过了西厢与东厢的界门,狄光嗣越看越觉得奇怪,这西厢的布局也太过奇怪,所有的建筑仿佛都是为了“蚩神堂”所建。

才出界门,高大无比的“蚩神堂”陡然映入眼帘,先不去看都不行,所有的其他建筑都臣服在“蚩神堂”的脚下,一点也不能成为视线的阻碍。

“蚩神堂”正门门口,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有见过的,有没见过的,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

狄光嗣粗粗看过去,张铎,张铿,张锵,孙策,孙昭和孙佳遥都到了,当然还有童载,童仲道等。

狄光嗣上前和众人一一见礼,他特意把随驾要留到最后。

“遥遥,扇子还我!”

狄光嗣也不背着秀儿,直接问孙佳遥要扇子,没辙,那把扇子在孙佳遥手中,就如同一张随时可以兑现的空头支票,起码对狄光嗣来说是这样的!

所以,他必须要回来!

孙佳遥斜眼一瞟,十分有恃无恐。

“什么扇子?不知道你在什么!摇扇子没有,要命的话,你舍得吗?你如果真想要也可以,往上来我房间,我再给你!”

孙佳遥这一番话说的语无伦次,却恰恰制住了狄光嗣,让他再无还嘴的可能。

我居然被涮了!我居然被一个女人给调戏了!这还有天理吗?

狄光嗣不想再自讨没趣,就转向秀儿,问道:“秀儿,告诉我,我是不是被孙佳遥调戏了?”

秀儿抿嘴浅笑,小声说:“相公,你这是自找的!不过,相公你要是真想要回扇子,不如就遂了孙姐姐的意,从了她吧!”

狄光嗣目瞪口呆,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一次被调戏了,这次是秀儿!

狄光嗣和孙佳遥,秀儿三人的玩笑没开多久,就被童家堡堡主童仲道打断了。

童仲道,转身面向众人,大声宣布道:“今日,还有一位客人要光临我童家堡,诸位请稍待片刻!”

狄光嗣悄悄问童冼:“童兄,来的客人是谁?你知道吗?”

童冼摇头,表示不知道,“我不知道,父亲他没和我说!想来是临时决定的!”

原来如此,狄光嗣心说,管他来谁呢?

他现在只想找个机会,向童仲道或童冼求求情,到童家堡后山,下阿溪旁的红梅谷中采一株梅草,替秀儿解毒,其他的事情,一概靠后。

不多时,一对二十人的府兵突然开进小院,紧接着,一个人款步走来。

狄光嗣稍微撒了一眼,哎呀妈呀!

笼屉里伸出个脑袋——看见熟人了!!!

见贵客到来,童仲道赶紧介绍说:“这位是单于大都督府的长史,萧嗣业萧大人!”

其他人一见,都赶紧行礼,生怕得罪这位权倾一方的长史大人。

“见过萧大人!”

“长史大人,有礼了!”

“萧长史,欢迎欢迎啊!”

除了三个人,狄光嗣根本看不上兰陵萧氏,也看不挂萧嗣业,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有一段恩怨呢!

因为这个缘故,狄光嗣只是直直的站在原地,一点反应都没有,记得童冼连连打言色,提醒他,可狄光嗣就是充耳不闻。

秀儿也是一样,她是当事人之一,自然知晓各中内情,孙佳遥原本想随大流,却被狄光嗣抓灼腕给扶了起来。

“遥遥,不可!我和这人之间有一段纠葛!”

狄光嗣把孙佳遥一把拉到自己身后,和秀儿站在一起,保护了起来。

萧嗣业原本高高兴兴地到童家堡来,没成想见到了狄光嗣这个冤家,怎么办呢?还不给我行礼,看来我的给你点颜色瞧瞧。

“来人,把那三个不行礼,给我抓起来!”

萧嗣业打手一挥,顿时就有十名府兵冲了出去,直直向狄光嗣三人冲了过去。

童冼想阻止,却被童仲道给拦住了,童仲道连连摇头,意思也很好懂。

蔚州地处北方,归单于大都督府管辖,萧嗣业就相当于蔚州地父母官,童家堡虽然家大业大,但也不能如此作死。

童冼被童仲道拉住,其他人都跟狄光嗣不熟,故而再没人替他出头。

眼看着十名府兵就要冲到狄光嗣三人近前,狄光嗣却不慌不忙,泰然自若,然后不紧不慢地掏出一把哨子,连吹了三声。

三声哨响结束,在远处暗中保护狄光嗣的五名天雄军好手,不知从何处窜到了三人前。

为首一人向狄光嗣报道:“公子,有何吩咐?”

“把那几个不开眼地解决掉!留他们一条狗命,就够了!”

狄光嗣轻蔑地指了指眼前地十个府兵,眼中全是无所谓地意思。

为首那人得令,向左手边的三人小声耳语几句后,那三人就勇敢的冲了出去。

狄光嗣,秀儿和孙佳遥身旁,还剩两个。

三个打十个,会不会输?能不能打赢?狄光嗣一点都不担心!

这五十个人,都是每旅、每队中的佼佼者,让他们去打普通府兵,一个打十个都不成问题,何况一个打三个呢?

三人,对,十人,人数虽然悬殊,但结果出来的很快。

萧嗣业派出的三人,自动分为了三组,有一人居中指挥,其他三人各自围住了一个人,准备以多欺少,开始群殴。

三名天雄军却是一点都不慌,面部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萧嗣业一方,虽然人数很多,但却更加心虚,对方只有三人,己方却有九人,怎么己方反而胆怯呢?

还有对方的三个人,每一个人身上似乎都隐藏着淡淡的杀气。

有一点,其实连狄光嗣此都在不知道,黑齿常之这次挑选出的五十人,都是参加过薛公岭阻击战的,特别是最后负责“清除”武惟良及其死忠追随者的那部分。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待在狄光嗣身边的五十个府兵,每个人手中至少有四五条人命,多的甚至有十几条。

这也就是几个月前的事而已!

见过血的百战老兵和养尊处优的亲信卫队,嗯,胜负应该已经注定了!

果不其然,刚交上手,场中的局势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了,萧嗣业的十人,其中九人平均分为三处,每处有三个人,俱都是躺在地上不停哀嚎,片刻不得停歇。

剩下一人,两腿发颤,不知如何是好,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僵在那里。

与之相对,狄光嗣派出的三名伙计,则依旧站立原地,虎视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