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 第49章 不出也得出

狄光嗣锦囊中的指令到底是什么?竟然会有如此魔力,让檀道济再也不敢拒绝麾下将领的请战要求!

张旅帅和刘旅帅互相对视一眼后,二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惊惧。狄光嗣这一招太损,也太过戳人心窝,换位思考,无论是谁处在檀道济的那个位置,都绝对再也无法保持淡定,进而坚持拒守待变战略,狄光嗣这一招已经是将檀道济架在火上烤,翻来覆去地烤,里焦外嫩地烤,烤透了,烤熟了,烤得冒香气。

“老张啊!你可知对面这一群缩头乌龟的来历?”

“好巧,老刘,我还真知道!”

“哦!说来听听。这群乌龟隶属于何人,又是由谁统带?”

张旅帅、刘旅帅一人拿着一个拖着尾巴的麦克风,开始他们的表演,他们浑厚无比,穿透力极强的嗓音被两侧的一对特大号便携式黑色音箱放大无数倍,然后以张、刘二位旅帅所在的艨冲大舰为中心,向四周飘荡开去。

不仅近在咫尺的檀道济水寨听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就连远在下游数里外的狄光嗣都能在楼船上听真。

“他们隶属于刘寄奴,一个从小被遗弃,差点被饿死,织席斫薪的赌徒!”

“哦!有趣,有趣!被遗弃,织席斫薪,好赌成性有无依据来由啊?”

“有有有,当然有!我是不会胡诌的,用的每一个词都是有来由的。”

张旅帅逗,刘旅帅捧,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在接下里的一段时间里,张旅帅从刘裕出生,母亲难产而死,其父亲担忧无力抚养欲将其遗弃,辛亏其有一婶娘刚做完月子,愿意无偿抚养,刘裕也因此得名“寄奴”,意为寄养的孩子。

张旅帅口才不错,讲述刘裕的出生经历娓娓道来,不徐不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三番四抖,刘旅帅在一旁时而高声叫好,时而拍掌以应,时而故作怀疑之态,尽力迎合张旅帅。

张、刘二位旅帅之间的默契还不错,搭配地严丝合缝,正常演出的效果很不错。

接下来,张旅帅又讲述了刘裕游手好闲,喜玩樗蒲,十赌九输,不得已只能编编草席,草鞋过生活,那境况怎是一个“惨”字了的?

远在下游的狄光嗣,站在高耸的楼船上,听着随风而来的张刘二人的对话,感觉还挺美。他深感自己知人善任,用人得当,没办法,张旅帅和刘旅帅简直就是超常发挥,更加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刘裕现在贵为宋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显赫非常,在普通的东晋水兵心中,那是神一般的人物,可望而不可及,绝不能亵渎的存在。

但现在,张旅帅一层又一层地解开披在刘裕身上的神秘光环,一点一点地证明刘裕就是个凡人,普通人。

生活经历不仅普通,而且非常坎坷,不仅穷,而且家徒四壁,无以为继,简直都要吃不上饭,活不下去。

虽然说“英雄不问出身”,但若是“英雄”变成帝王,变成天下之尊,那么他不再是凡人,知晓其底细的人也很少有人能够全身而退。

历史上,无数创业之主,开国之君,但凡出身低微,起于草芥泥土之中者,在成事后,大多数都刻薄寡恩,屠戮创业元老,功臣元宿,其中以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为最。

一个流氓**,一个和尚乞丐,汉初和明初的开国功臣大多数都难逃厄运,这其中,固然有不少其他原因,但最为重要的一条考量,恐怕还是忌惮一群对自身“知根知底”的老乡。

我是天子,我是皇帝,我是天下第一人,你竟然知道我曾经偷鸡摸狗的糗事,你竟然见过我没饭吃被活活饿昏的样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必须要特殊,否则凭什么我是皇帝?你们这些人竟然见到过我平凡的样子,对我平凡的成长经历知之甚深,我怎能绕得了你们?

张、刘二人的一番揭秘,在刘裕麾下的水军士兵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碍于顶头上司檀道济还未有表态,故而不敢表露地太过,只能独自千转回肠。

但是,狄光嗣需要的远远不止这些,张旅帅、刘旅帅仍旧在继续。

“哦!原来这就是高高在上的宋王刘寄奴啊!”

刘旅帅用一句感叹,替张旅帅收了尾,但很快又引出了一个新的话头。

“宋王再进一步不就是皇帝吗?老张,这样说来,刘寄奴想再进一步,岂不是易如反掌?”

“易如反掌又如何?刘寄奴连个嫡子都没有,就算真的打下一片江山,连个正统的继承人都没有!”

刘、张二人一个反问,一个陈述感叹再一次宣告了一个严重的事实,刘裕没有嫡子。

刘裕共有七个儿子,没有一个是原配皇后所出,包括宋文帝刘义隆在内,无一例外都是嫔妾所生。

张旅帅丝毫不留情面解开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再一次在檀道济水寨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张、刘二人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在揭敌水寨最高统帅宋王刘裕的短,张旅帅话中处处言及刘寄奴的家长里短,隐事秘闻。

面对将领的纷纷请战,檀道济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出兵就直接中了狄光嗣的奸计,不出兵,眼睁睁地看着张、刘二人在水寨咫尺距离上侮辱自己老大,你檀道济竟然敢无所作为,檀道济不敢,也不能再坚持。

再说了,被人欺负到这样,檀道济要是还不作出一定的表态,刘裕能饶了他,水寨中的水兵都能立刻哗变,换一个敢作为,敢担当的统帅。

“无耻烂人,欺我太甚,泼天大胆,竟敢辱及宋王!来呀,传我将令,大开寨门,着出两艘艨冲大舰,一艘楼船,五艘‘拍舰’,出阵迎敌。”

檀道济一脚踢翻桌几,不知是真怒,还是假怒,大喝一声,众将俱都抱拳求战。

很快,檀道济就做好了出战部署。

久未开合的檀道济水寨大栅缓缓升起,艨冲大舰在前开路,挤满水军的楼船、“拍舰”在后,在进军战鼓声的陪伴下,缓缓驶出水寨,顺流而出。大唐铁肩王狄光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