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微信修仙 >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怎么看

离开九重天界的二位至尊并未走远,他们站在世界之外的虚空中。

“古阴,这不像是你的作风啊!”太行至尊骑着黑麟缓缓道。今日古阴至尊的行为与过去大相径庭,其他人不熟悉古阴至尊因此并不清楚,但他与古阴至尊认识太久太久了,对方稍有不对劲便会被其察觉。

古阴至尊没有了先前的活跃,全然一副冷冰冰的姿态。这才是正常的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三清祖师死前,留了点东西给我。”她忽然没头没脑如此说道。

“是什么?”太行至尊顺着她的话进入了话题,能让堂堂古阴这般郑重,这东西必定不寻常。

古阴至尊拂袖舞过眼前的世界,顿时,太行至尊座下的黑麟失去了意识,他的真灵瞬息被古阴至尊封印,此刻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太行至尊面色微沉,他不会认为古阴是要害他的坐骑。而是吃惊这件事竟要避着少句天来谈。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基本就是太行至尊走到哪里,少句天便随同到哪。所以不管是什么事,太行都不会避讳少句天。

待得少句天被封芋,太行并未久等,古阴拿出一副古卷,在太行面前缓缓摊开。

“三清祖师说,这是不久之后的世界。”

太行只是看了眼,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这是什么东西?眼前这画卷里描绘的分明就是九州大地,可是这画里的九州却是荒芜一片。满地的仙尸,血流汇成江海。四海之上,水族尸体遍地,即便是强大如龙,亦是躺在血海之内。

“这……这……”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想当初混沌时期也没有这般景象吧?

古阴收起了画卷,然后道:“祖师让我离开西牛贺洲,带上你,去某个地方避开这一劫。”

“我不去!”太行淡淡笑之。“当初我成仙时便许下宏愿,要守护天界永生永世。现在让我离开,做不到的。”

“我知道你会这么说,三清祖师也已料到。”她语气之间满是宠辱不惊的平静之态。

“祖师说,你留下来是死路一条。倘若先离去,到时跟随画卷指引,或许还能救上这天界一救。”

太行沉默少许,他相信古阴至尊不会骗他。于是狠心点头道:“听你的。”

说罢,他便要伸手解开黑麟少句天的封印,可是古阴至尊却是一把拦住了他道:“他还在此劫之内,三清祖师改了天道,让你我身处劫外,这回可不能带上他。”

“好吧!”太行一点黑麟眉心,给他丢下了一些东西后,转身与古阴至尊消失在了无垠的虚空之间。

良久之后少句天这才醒来,稍稍醒转他就收到了太行给他留下的东西。

留下的,是一件仙器和一句话。

“少句天,此行我不能带上你。你在九重天界本有仙籍,不如好好修炼早日破入至尊吧!”

少句天沉默在原地许久许久,然后才化作了人形,归去九重天界。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随太行至尊修行的呢?他其实已经有些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太行至尊收服自己时,太行至尊才金丹期……

…………

经过了将近三年的修缮,这条从六花山山门处通往峰顶的台阶终于是落成了。就在最后一个台阶完成的那一天,樊狄挥手在峰顶拔起了一栋栋建筑来。其中最大的大殿之内不供奉任何神明,而是立着一块石碑。这块石碑上密密麻麻的刻画着各种各样的纹路,这些纹路即便是真仙来了,只要看上一眼都会觉得天旋地转。

一竹金仙看到这石碑时,大道了不得。因为他看懂了,这竟是樊狄领悟的天道显化,这些纹路看似杂乱没有任何规律,实则不然。这些纹路总共有十七道,只要能领悟看清其中一道,便是领悟了百分之一的天道,且不管对错,至少让你成就真仙是没问题的了。

这也是樊狄给自己这些弟子们的福利,将来这就是他们登入天道成仙的起点。

筑成大殿的那一日,樊狄在大殿之内开堂讲道,除却姜雨萌和五十二弟子在听,隔壁三清山也溜过来一大堆的真仙、修真者来听。倒是导致了原先樊狄的五十二弟子有些战战兢兢,因为他们这些筑基和金丹身旁坐着的都是玄神啊仙啊的。

连着讲了七天七夜的道,樊狄的弟子们其实还是云里雾里,听得有些明白却又不甚明白,毕竟他们还未到那个境界。樊狄给他们讲道也是为了给他们种下天道的种子,这样将来自己这些资质平平的弟子们才更加有机会踏入天道领域。

反倒是三清山来听道的不少弟子都有了不小的突破,其中一个甚至当堂成为了真仙,然后恭敬的拜谢祖师叔后又坐下继续听。

没过多久,三清山便收到了来自九重天界的诏令。三清山这么多至尊,便随便派了一位辈分比较小的剑仙至尊上天去。去了十二年才回来,然后带回了九重天界的消息和命令。

九重天界盘武、帝鹄二位圣尊诏令。

“经众尊布置转劫,将天魔记忆尽数提出后得知,西牛贺洲三大魔皇中的天湮皇与九幽皇早已不在西牛贺洲,在天魔记忆中寻到一个陌生的名词:魔主。但有关魔主的一切信息都无从考证,但魔主显然并非神炎皇。所以猜测西牛贺洲出世了一位新魔皇,往众仙家多加提防魔主入侵与二皇潜入。

此次天魔入九州,超脱测算,还望各仙境施行各自应对之策,以正九州安宁。”

樊狄看了这份诏令,除却一个“魔主”的名字和二皇不在西牛贺洲之外,其他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不过能从区区天魔记忆里提出这样两条具备价值的信息已经是很难得了。

“师叔,你怎么看?”一竹看着樊狄,看似在征求樊狄的意见,实则他是在锻炼樊狄。

“不怎么看。”樊狄淡淡回了句,然后起身回了屋子里。

一竹愣在原地,这是什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