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微信修仙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修桥

很多时候,相同的意思,只是换个名称,大家便听不懂了。樊狄和三清众尊正是这个“大家”。

世间有三命:地命、天命、道命。

此之三命乃世界之命。地命成水、成火、成山川灵秀、成地脉龙气。天命成风、成云、成日月之形,成太虚星象。然而众生众仙只识得地命天命,俗不知,此中一切皆是道命。

“昆仑劫,是少地命。九州劫,便是太地命。”

盘旋小步走到殿侧亲自动手搬过一张太师椅,坐在殿中央,也不介意这三清山的待客之道,兀自缓缓细语着。

“昆仑劫,乃天道显化的地命。因此有迹可循,入昆仑山脉心脏便可寻到。但九州劫未遇天道,只能凭你自己寻。地命若见你,一步即可,地命不见你,万载亦无用。”

这话在场者都能很清晰的理解,天道仙路,不是能强求的东西。你能悟到,顷刻即可,悟不到转世十生也悟不到。

见众至尊与樊狄都不再说话,盘旋语气平静道:“九州劫,樊狄你需要一步步去寻,记住,是一步一步的。

另外,在你渡过九州劫前,我便坐在这等你了。你们三清山得管饭,一天五顿,味道得好,不要法力变得。”

几位至尊面面相觑,这三清山还得为这货开个厨房不成?可是没法,为了师叔的仙劫他们必须好好招待这货了。九州劫才是第五劫,后面还有一半仙劫呢!

“我劝你现在便启程!九州之大,以凡人的步伐万载也走不完,”盘旋坐在太师椅上,目光带些困乏之意道了一句。

…………

半个时辰后,樊狄站在了三清山的山门口,告别了三清山和六花山的众人后。踏上了寻九州劫的路途。

就在他转身的刹那,三清山山顶悠悠传来了盘旋的声音:

“切记,脚不可离地。”

樊狄冲盘旋行了个礼。小凤凰不舍的朝他呼喊,它长这么大第一次要离开樊狄了,对它来说樊狄就像是母亲一样,它不舍…

樊狄走了,消失在山的那畔。

春翠遍山青,夏火满江红。

秋来复冬去,白皑同此峰。

转眼数十载,樊狄身上的衣衫已随风霜破碎,身躯之上破布垂挂勉强取暖。凌乱的须发布满面庞,愕然一看,竟如疯子一般不堪。

便是当初寻找凡人之路时,他也未曾如此狼狈过。如今其不修边幅,一心只为寻求地命。但若是有人仔细端详其眼目,便会发现,那眸中蕴藏的光华,似是可以囊括包含整个世界一般,精彩绝伦。

与樊狄一般变化巨大的还有三清山。

为了盘旋那所谓的一天五顿,三清山专门为了他,开辟了菜田、畜牧养殖等隐藏技能。起初众仙以为五亩菜地足矣,谁知这货一顿便吃五亩,导致菜都来不及长,无可奈何众仙只好以法力催生。偏偏这厮口挑如针,丝毫带法力的东西便不吃,嚷着要走。

于是,短短一年之间,昔日以剑仙闻名的三清山此时此刻已是布满菜圃,时常可见一名名过往御剑飞天的剑道上仙拿着农具在种地。

“二师兄,这般下去不成啊!我们门下的剑仙都去种地啊?”三松至尊表示十分担忧三清山的未来。

二枫至尊相对于三松至尊而言却要比较平淡一些。“修行之路有千万条,种地亦是其中之一。这些娃儿自从踏上仙路后,再未触碰过此种事物,如今亦是一种修行方式,便任由他们去吧。”

正是二枫至尊的这种态度,从而引发了三清山一阵种地狂潮。

…………

清风带雨,青空如洗。

樊狄不知从哪寻来一套蓑衣,带着一个破败的斗笠,手撑一根刚刚折下的翠绿竹竿,拖着数个破洞的布鞋缓缓前进。

他来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旁,河流旁站着数人,模样端的是为难。

“哎呀!这场雨突来,把桥都冲垮了,这下可如何是好啊?”

樊狄看了看几人的模样,他们身穿某镖局的服装,领头者似是个商货东家,身后几车乃是他们押送的货物,这会儿桥冲毁了,他们短时间是过不了河了。

“东家,你看,这可如何是好啊?怕是要延误货期啊!”

东家亦是副焦头烂额的模样,不知如何是好。“是啊!此处过不得河,绕路又误日头,到时候这货钱怕是要折上几折啊!”

听闻此话,一位位镖师皆是变了脸色。货钱折了,他们的工钱必定也是要折的。谁愿意好不容易护送趟货物搞得血本无归啊?

樊狄穿过人群,来到河畔,看着湍急的水流。流水亦是地命,那搭桥呢?他心中蓦然浮现一道疑问,山川河流是地命,是道,那人搭桥过河,在大地上建屋舍,造桥梁又是什么?

他想不通,于是决定亲手来做做看。

离开河畔,站在一颗树前,他挥手轻易将之斩断。此举他并未使用法力,仅仅凭借领悟的天道至理便可为之。

起先这些镖师还未去注意这个贫困的旅者,可是见到这一手,顿时化作了恭敬。徒手砍树,这是砍树,不是凭着法力和蛮力将树干拍断的。树木断开的地方平整光滑,就像是用极其锋利的刀刃一刀划过一般。

而后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下,樊狄像是提起微不足道的事物一般,将这数千斤的大树直接提了起来,往河道上一丢,趁着树木横飞之时,他的手轻轻滑动着,那模样依然用的是天道至理。

顿时,巨大的树干被削成了一块块宽厚的木板,均匀平铺在了河道之上,一座简陋的新桥就出现了。

就在新桥落下的刹那,樊狄看到了全新的地命。天道地命的痕迹从河岸的这头,流到了那头。他眼中的疑惑解开了,变得越发澈亮。

不管是人为还是自然,皆是地命。

山川河流是地命,屋舍桥梁亦是地命。天地依然是天道,人为创造亦是天道,因为,人的种种行为,亦在天道之内。

他,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