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微信修仙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从轮回中归来

“什么?!”樊狄惊得从石凳上站立了起来,

古天帝从前的名字,也叫九州?

娲君平静的看着樊狄吃惊的模样,等待着他冷静下来了,重新坐回石凳,她才缓缓继续说了起来。

“起初,我以为是巧合,并未在意。”

娲君说道,她面上已出现寒色,显然当初她探索得到答案之时,这个事实对她应当也是影响不小的。

“直到有一回,三清请我去九州镇压一位即将破封而出的第一阶梯圣尊。我才首次见到所谓的九州。”

只是一个眼神相对,娲君便确定了,那个叫九州的修仙者,绝对是古天帝。只是她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在太初时期确实已经死去了的古天帝,当初她是亲眼见着他的道灵崩解,化为魂魄碎片飘进轮回之内的。

可是,他为何又能够重新出现在世间呢?

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娲君直接找上了九州。诡异的是,九州很爽快便给了她答案。

“娲君,若我说我是从轮回中归来的,你信么?”

娲君自然信了,事实就摆在眼前,容不得她信与不信。至于九州是怎么回来的,亦或是当初他堕入轮回之前做了什么手脚,即便是娲君,也是一无所知。

樊狄听着这匪夷所思的事实,不禁蹙起了眉宇。他当然相信娲君所说的,只不过这事情犹若天方夜谭,他也需要一些时间来整理接受。

只是,情报信息到了这一步,他的面前又出现了全新的问题。

当初古天帝和西王母情同兄妹,难道西王母就看不出九州的真身?还有,九州为何要害死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西王母?难道是因为害怕西王母看穿自己不成?

另外,古天帝从轮回归来是为了什么,他不可能只为了活着。若是只想活着,他完全可以不必踏上天界,他必定存在着目的,这个目的又是什么?

相同的问题他全部都抛给了娲君,只是娲君也很无奈的摇了摇头,她也给不出樊狄想知道的答案。不过第一个问题,娲君倒是回答了。

“九州这一世的气息、魂魄都和上一世截然不同。西王母认不出也情有可原。我能认出,是有其他原因的。否则你想想,就连和他朝夕相处的,曾经是他弟子的盘武都认不出。”

娲君的这个解释其实是很合理的,至于娲君是因为什么才认出来,樊狄并不会刻意去追问。娲君能为他解答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很客气了。再追问,未免也太过不识趣了吧!

九州眼睁睁看着盘武死去,而后又刻意策计害死西王母。樊狄隐隐之间似乎觉得九州在清除什么障碍,除掉西王母和盘武必定和他的最终目的存在联系。

他问完了自己的问题,娲君也重新问出了一个问题。

“樊狄,你真的看透了么?你的仙道。”娲君盯着樊狄的眼睛,她其实很好奇,三清祖师选择的人,到底会不会出错。自己父亲母亲在太初时期选择的人,究竟能不能背负起引领整个世界渡过大劫的重任。

樊狄笑笑,沉默了片刻后才开口。

“仙道、魔道,终归是道。一条路,走的总会有好人坏人。不能根据他走了这条路而说他是坏人亦或是好人,那只是一条路而已。”

这是樊狄的答案,听完答案之后的娲君随之笑了。这答案,和当年三清祖师在自己面前说的,一般无二。

告别了娲君,樊狄重临世界。他尚未踏入三清山,便在山下碰见了一些六花山的门人,这些人修为不高,担任巡逻之职。

“听说了吗?六花山掌门上次受伤之后,似乎寿元大减,快要大限了…”

另一名修仙者急忙嘘声,警告一般的瞪了那说话之人一眼,而后冷冷道:“切忌祸从口出。”

“还祸从口出?别说笑了,队长。自从上一场仙魔决战中六花山祖师怕死避而不战之后,这六花山可是越来越不行了。”那人固执己见。

“就是,若非六花山不行了。你我这等毫无前途的修仙者又岂能在此获得庇佑?”另一名修仙者亦是这般说话,虽说他们只是成了六花山的门人,得了个巡逻的差事,但却得到了六花山的庇护,他们昔日的仇家哪里还敢来找麻烦?

樊狄笑笑不说话,看来自己不在的岁月实在太久了,六花山竟连这些玩意都收了进来。不过他此刻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自己的三弟子,也就是六花山的掌门,大限将至?

他一边登山,一边推演这数十万年来六花山、三清山的变化。

当初的仙魔决战获胜以后,仙路上便不断传出他樊狄贪生怕死而独自躲避决战的传言来。至于传言的始作俑者,自然是那些羡妒樊狄的上仙们。

传言愈演愈烈,到得后来,竟是引发了一众散修联合逼到三清六花之前,要他樊狄出来向那些战死的仙道谢罪。

三清六花弟子门规严苛,自然不会前来与之计较。可是外界却是觉得三清六花怕了,才不敢回应,因此聚集而来更多的上仙,成日在山前叫嚣,一时之间,三清和六花的“怕事”,成为了仙道上的巨大笑柄。

后来,终于是有弟子忍不住了。有六花的,也有三清的,他们主动违背师命打伤甚至斩杀围在山外的上仙,而后又主动领罚去后山面壁,亦或是入经阁抄经…

六花山和三清山的条条门规终归是成了摆设。弟子们无所畏惧的犯错,然后主动领罚。这事,将三松、二枫等至尊,以及六花山的掌门都气的不轻。

而后六花和三清同时下令,再违反相同门规者,一律逐出师门。接着就发生了有意思的事情了,三清山、六花山大批弟子主动拜离师门,然后组成阵法,在山外大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