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出于战友情谊,我送受伤的你回家,并照顾你一个晚上,并没有和好。”

韩海有些松了一口气,心底有感觉空落落的。

纪如卿多么晶莹剔透的一个人,怎么看不出他的情绪。

“纪如卿,你等我……”

说完,韩海就说不出话来。

等自己什么呢?等自己功成归来?

可这是多么艰难的任务?万分之一的可能。既然不想让她伤心为什么还要给他盼头?

纪如卿没问他想要的话是什么,直截了当的说了一句:

“好。”

这一句“好”仿佛她什么都知道,她什么都明白。

韩海有些诧异,却纪如卿也都眼神稳下了心神,重重的点了点头。

回到电台,纪如卿就被公事缠身,叶琛的辞呈没有那么快批下来,但是交接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了。

在做记者的时候,纪如卿没觉得叶琛这个主编做的有多么难,一旦开始进行交接工作,开始不得不接触叶琛所做的事情之后,纪如卿就开始由衷的佩服起叶琛。

台前幕后,各大琐事,推成山的文件签名,说不清的应酬,纪如卿忙的气都喘不匀。

有一天,她遇到了悠哉悠哉的叶琛,埋怨一通之后,感慨道:

“以前还担心你,怎么担的起叶氏集团这么大的产业,现在我放心了,电台里这上上下下你都能打点的明明白白,相信你在企业里一定能够更如鱼得水了。”

这当然是玩笑话,不过忙的事,涉及的领悟属实是更多了。

这一条,下面的小编辑交上来一个节目提案。

本来只是纪如卿签个字就可以的了,纪如卿却偏偏把小编辑叫到了办公室,交涉了一些具体细节,纪如卿才放行。

可是,这场私密的嗅议,究竟讨论了什么,两天之后才有人知晓。

莫桑的历史讲坛,面临收视率危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沉闷的个人讲说已经对现在沉淀不下来自己的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所以,台里对莫桑的节目进行紧急整改。

改成历史剧的形式,由几个小演员在历史遗址,进行历史人物的扮演,轻松愉快的进行历史知识的传输。

这次的原地是京都郊外的白云观。

据传,这个地方是康熙幼年在受鳌拜内忧,再加上吴三桂外患威胁的时候,遇到的恩师伍次友,师徒两人在此读书。

白云观此地地处半山腰,前面是一片开阔土地,背后是不是一处通往深山的荆棘小路。

莫桑正在前面,带着助力熟悉第二天演戏的流程,与将要讲述的故事。

这次的节目与以往不同,莫桑此次也要扮演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正是帝师伍次友。

原本莫桑本不愿进行取外景的工作,就像以往的那样,小演员进行拍摄,他在演播厅里进行简短的旁白。

可是,在工作人员多方的劝说下,他也不愿意自己的节目收视率太低。

毕竟,自己已经和京都卫视的台长闹翻了,现在正在寻找下家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