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多动症与神秘的少女 > 第四十一章 少女与幽灵 其一

名叫安的女孩,在这个世界上,最怕的是两件事。

一个是狗,一个幽灵。

但是她既没有被狗咬过,也没有被鬼吓到过的经历。

怕狗是因为儿时的玩伴,曾经因为自家的狗死去,而悲痛欲绝,寝食难安。自己常年相伴的挚友因为那个东西而变得如此痛苦,对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怕幽灵则是因为她体验过幽灵的生活,不被需要,不受承认,不能消亡的存在是多么的痛苦,她已经了解的过于深入了。

严格说起来,这两个都不能算真正的恐惧,只是强烈的抵触和排斥而已。毕竟连生命都可以轻易给出去的少女,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

在于林羽才重逢之后,简单的搪塞了一下自己之前的去处,在当天的夜里,就又找了个理由与他告别了。

重逢因为她不想让羽才担心,告别因为她替羽才担心。

尽管十分的不情愿,但是为了能够拯救那个脑残,安独自踏上了寻找鬼魂的旅途。

“如果想要救羽才,你在死之前必须得先去捉一次鬼才行。”

乱七八糟的老头这样告诉了她。

“在伏虎山南侧的z村,这段时间一直流传着幽灵的传说,那个幽灵的情况很特殊,如果你能抓到的话,羽才就有救了。”

先是抓狗再是抓鬼,真是糟糕的旅途。

安无奈的叹着气,拖着不轻的装备,步履沉重地走在z村粗糙的水泥路上。四周环绕着风格与城市相差好几个年代的陈旧建筑,街上稀稀拉拉的走着几个老人和孝。

这个村子虽然在山里,但因为是与周边城市互通的的中间点,交通非常便利。

然而尽管交通便利,但由于这里缺乏物产,加上对山林环境的保护,在z村想要安身立命并不容易,就业的岗位非常有限,而且哪怕是有限的岗位,收入也十分寒酸。

如此繁忙的交通枢纽,却安静到能够闹幽灵。

但这里不光是安静,更糟糕的是,这已经是安顶着山里九月底的寒风,走过的不知道第几条街了,依然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有一点点像酒店宾馆的地方。

好运的是,得益于这样漫无目的的行走,她发现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

一个小女孩。

七八岁的样子,半人来高,穿着颜色对于她的年龄而言过于淡雅的衣服,长着一张对于她的年龄而言过于粗糙的脸,一个人走在萧瑟的大街上。

女孩的脸被山风吹的红扑扑的,眯着眼睛,怀里抱着一个大袋子,吃力的地走着。

“小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啊,你妈妈呢?”

安发自内心的抵触任何与那个男人有关的词汇,双亲,父母,父亲。

小女孩没有回答,继续眯着自己被风吹得快要睁不开的眼睛,坚定的前进着。

没有得到回应的安,脸上感觉有点燥,于是又不死心地问道,

“小朋友,你要是迷路了的话,大姐姐可以帮你哦,姐姐力气可大了。”

小女孩依然没有理她。

这个时候,安突然发现,路上仅有的稀稀拉拉的行人,竟然全都远远的开了。

不论是历经沧桑的老人,还是活泼好动的孩子。

一见到这个小女孩,全都小心翼翼的远远绕开,就像这个孩子带着某种危险的传染病一样。

还没有年长到能够知道排挤这个词,就被身边所有的人所回避,一股莫名的恶寒从安平坦的小腹不住地升了上来。

这可不行。

安一把将走在路上的小女孩抱了起来,睁大了自己可人的明眸,用尽可能温柔的语气,又问了一遍,

“小朋友,你家在哪啊,我送你回家吧。”

“呜呜呜……哇……”

女孩被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大跳,手里的紧紧抱着的大袋子也松开了,一边挣扎着,一边嚎啕大哭起来。

安连忙把女孩抱紧,试图用自己有限的曲线阻止袋子的掉落。

被突然抱紧,孩子又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大哭。

但哪怕是这样,路上的行人们依然毫不犹豫地远远躲避着。

一个拖着行李的外乡人,在大街上,抱着一个本地的小女孩,小女孩不停的哭闹挣扎,想要挣脱,就算这样刺眼的东西。

所有人都选择了避开。

安此时的心情已经不只是愤慨,而是悲怆了。

这怎么可以。

但话说回来,孩子不领情的话,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无论如何也是非常有限的。

安内心复杂的看着眼前的孩子,抱也不是,放也不是,只能咬着牙关忍受孩子惊人的肺活量。

好在这个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远处就传来了一个大娘的声音。

“许凡!许凡!许凡你在哪!”

而自己怀里的小姑娘则大声的回应到,

“袁阿姨,快来救我,我被坏人抓住了,呜呜呜……”

听到这话,安脸上又是一阵发热,也顾不得自己肚子上还用力夹着的那个袋子,赶忙把紧紧抱在胸前的孩子放了下来。

孩子一脱离安的魔爪,就一溜烟地向安的身后跑了过去。

站在那里的是一个五十出头的大娘,大娘有着与年龄相称的脸围腰身,以及与年龄相称的温和慈祥。

“大娘,我没有恶意,就是刚刚看到这个小姑娘一个人走在路上,还拎着好大一个袋子,我就想帮帮忙……”

安苦笑着把自己的两手摊在胸前,尽力做出来一副无辜的样子。

“小姑娘你别慌,阿姨知道这不是你的错,没事的。”

“袁阿姨”一边低头轻抚着紧紧抱在自己身上的小女孩,一边沉稳地安慰着惊慌失措的大女孩。

“小姑娘你拖着这么多东西,是要在这儿转车?”

大娘的语调平稳得像千年古树一样。

“啊,不不不,我是要在这里办事,正在找落脚的地方呢。”

光是回答大娘的话,就给安带来一种安定的感觉。

“这样啊,小姑娘,阿姨家里就是开宾馆的,就在旁边,你要不跟阿姨去看看吧,这里做这个生意的很少,这季节外面天气又不好,很多还不开门。”

“太谢谢您了,我刚刚就在这附近逛了好久,一直没找到住处,正着急呢。”

“哎呀,姑娘真是辛苦你了,来来来,阿姨家就在这边。”

跟着袁阿姨的指示,不多一会,安便来到了一栋三层的小楼面前,小楼跟这里的其他的建筑一样,每一处棱角都彰显着岁月的沧桑,但尽管已经老化的厉害了,楼房敦实而老旧的设计却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岁月从这栋建筑带走的只有釜,老式建筑内在的沉稳是不受年月影响的。

小楼的门口挂着“苹果宾馆”字样的招牌,尽管是霓虹的,但没有点亮,只是静静的挂在楼门的上面,仿佛已经退位的太上皇,为了曾经的回忆曾经的辉煌而特意拿出来的古旧皇冠。

“快进来吧,外面风大。”

袁阿姨一手撑开大门,一手向尚在不远处的安示意,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暖沉着。

顺着大娘的手势,安一溜小跑,穿过了被大娘撑着的玻璃门。

屋里真暖和啊。安一边解着自己的围巾,一边四处打量着这个建筑的内部。

房间整个的陈设以米色为主色调,点缀着些许的白蓝,尽管同样看得出来岁月的痕迹,但同样明显的,是主人的精心保养。

干净,整洁,明亮,温暖。

让人感到舒适的所有要素这里全部都有。

是个用了心想让人愉快的地方。

“唉,其实这几天本来我这里也没有营业了,这季节这边太不舒服了,基本没有外人会来,这里的游客都是开了春之后才有的。不过小姑娘你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住在一楼顶头那件,我自己就住在你楼上,平时吃饭也可以一起,只要你愿意帮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啥的,我也不收你房钱了,你看行吗?”

阿姨一边脱着自己厚重的外套,一边向前台走去。

被称为“许凡”的小女孩,则一进来之后,就刺溜一下跑不见了。

“那怎么好意思,我这白吃白住怎么行。”

“没事儿,阿姨这儿啊,平时也没什么人,现在宾馆不待客了,本来往年都是要出门的,今年连个看房子的都没找到,只好跟许凡两个留在这儿,光我们俩也闷得慌,有你在啊,还热闹一点,我谢你还来不及呢。

不过如果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办,太忙了,不方便的话,阿姨也理解,没关系的。”

“没有没有,您太客气了,我有点不好意思。”

“这话说的,你们年轻人钱也不好挣,我儿子现在一年到头不着家,在外面奔死奔活,也就混口饭吃,阿姨能帮点忙,晚上睡的也好很多啊,没事的,你要是真过意不去啊,帮阿姨跑跑腿,买个菜就行,阿姨现在年纪大了,这天气出门不方便,许凡她又太怕生。”

“没问题,这事就包在我身上吧。”

安虽然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是心里打的却是另一个算盘,那个孩子的问题可不是怕生,这里面的隐情恐怕还有很多,现在先帮忙跑腿,四处打探看看才行。

“那太好了,跟我来吧,我给你指一下房间的位置。”

袁阿姨从前台的桌子后面,掏出来一串钥匙,就要往走廊里走,

“对了,你要电子钥匙还是普通的老式那种,我们这儿两种都有。”

“老式的就行。”

安非常庆幸这里还有老式的钥匙,因为她并不能使用电子钥匙,甚至连电话都不能打,这是她这个新身体的缺陷之一,很多电子设备在她身边似乎都会失灵。

宾馆的结构非常简单,一共三层,大门在建筑的正中间,从大门进去以后是前台,前台两侧,走廊一字排开,每侧各有四个房间,在二三层,前台的位置是个公共区域,有储藏室,茶水间之类的东西,两侧走廊的尽头则是普通的楼梯,这里连电梯都没有。

“咱们这儿客人不多,来得也大多是远足的登山客,行李也不会太多。”

袁阿姨这样解释道,打开了一扇房门。

“到了,这就是你的房间,101,本来是给我儿子留的,不过他太忙,没回来,你就先住着吧,这里挨着楼梯,我跟许凡就住在你的正上面,夜里有什么事情随时上来找我。”

“好的,谢谢阿姨。”

“没事,你先休息会吧,一会我再叫你吃饭。”

“嗯!”

安元气满满的回答令袁阿姨十分的高兴,她满脸笑容地离开房间。

呼——

安把行李放在一边,随即一个“大”字形躺在了床上。

床单好软啊。

安幸福感满满地在床上打了个滚。

辛苦了大半天从羽才那里感到这个山里的小村,加上之前在街上走来走去那么久,这全部的疲劳似乎都被这个在暖洋洋的床单上的这一下给滚没了。

袁阿姨给自己儿子预留的这个房间里,诸多的陈设都能够感觉到年迈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母爱,而这份爱意现在也被安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

那是她好多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的来自于家长的爱。

虽然之前陈华对羽才的那种感情,许多地方她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得到,但是那种感情里面,她总是能够隐隐的发觉某种杂音,给人一种温暖的不安感,就像被绒布包着的热水球里面,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冰块,虽然握在手里一样感觉到热度,但是心里总归是觉得不舒服。

而眼前的袁阿姨对自己的儿子,那种感情是完全纯粹的。

床单,枕头,窗帘,茶几,桌子,板凳,几乎每一件东西都有着与一般房间不太一样的地方,都有着母亲对孩子的心意。

床单是厚绒面的,沉重,不易清洗,容易脏,但是一尘不染。

枕头一大两小,大的是用两个比较的薄的枕头垫在一起拼的,比一般的要硬,但是高矮又非常适中,两个小枕头都是用旧布料改的,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看得出来曾经投入在上面的每一丝感情。

窗帘选择了厚重而坚实的材料,上面绘有一些独特而精致的图样,必定是受儿子所喜欢的东西。

茶几上放着一些可口的零食,都是安之前没有见过的,应该是这边当地或者附近的小厂家生产的东西,恐怕也是母亲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