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946章 两大要地之争

这天夕阳西下,夜幕慢慢降临,隋军有序的从雒县城下退回军营,预示着持续了一天的攻坚战就此结束了;大军连日来的强攻,有三千多名士兵阵亡,受伤者就更多了。当然了,在飞天神舟压制下,唐军也占不了便宜,他们的损失或许比隋军更要大。

杨侗看着南方火光通明的雒县城,默不作声,他不是舍不得动用飞天军没日没夜的攻城,以最短时间攻破雒县,而是这一批飞天神舟飞行时间比较久,‘灯笼’内部已经堆积了大量粉尘,变得十分笨重缓慢,这从各个飞天神舟的飞行高度、载重能力的前后差距即可看出。而且气囊、骨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松弛,如果强行使用,只会让安全事故一一发生,加大飞天空士兵无谓伤亡,这便是杨侗先前才让工匠紧急修补飞天神舟的根本原因。

然而战争进行到了一步,杨侗不能因为飞天神舟而停滞,是以才先行率军来到雒县,企图奇袭雒县,攻克成都城这个北大门户,只不过唐军也不是瞎子、聋子,当李世民闻讯之后,抢先派兵进驻,使袭击之计破灭。不过好在飞天军虽未攻克雒县,却也让唐军士兵士兵大跌,无从应对。照这架势下去,雒县不出十天必可攻破。想必窦轨从今天的攻坚战看来唐军拦不了多久,为保雒县不失,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请求李世民派兵增援,以免门户告破。

“圣上。”房玄龄从帐外匆匆而来,一脸轻松的对着杨侗说道:“战事至此,窦轨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主动出击,与我军决战于野外,不过微臣认为可能性不大,原因双方士兵的战力、士气、作战意志的差距巨大,若是唐军出城,只会给予我军破敌之契机,再加上窦轨担负不起雒县失守的风险,微臣断定他不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举。”

“玄龄所言极是。”杨侗点了点头,房玄龄所说这一点,与他的想法一模一样,说到底,还是唐朝担不起雒县失守的代价,笑着问道:“那么窦轨的第二个办法是不是求援?”

房玄龄笑道:“正是,除了向成都城请求援助之外,窦轨别无他法,现在我们可遣一名大将军率领奇兵走上道击奔成都城,要是可以的话,先潜入成都城,等大军到来,再里应外合,一举将之攻破。”

“朕也正有此意。”杨侗说到这里,目光开始在下首众将脸上扫视,准备从中找到一名合适的领兵大将。

“圣上,末将请战。”众将纷纷走向请战。

“谢将军智勇兼备,是奇兵最佳的主将,朕就把这任务交给你了。”杨侗的人选是谢映登,他更有着当过瓦岗主将的经历,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谢映登眼中闪过一抹喜欢,抱拳行礼道:“圣上放心,末将只需三千劲旅,就能潜入成都城,以作大军内应。”

“玄龄,你认为呢?”杨侗最先的想法是派出五千士兵,可谢映登现在只要三千,这足足少了两千,而三千将士,能成事吗?

“圣上,三千足矣。”房玄龄分析道:“雒县兵马已是李世民可以调动的大半兵力,要想再派兵来支援,一是继续动用吐蕃军,二是求助青羌,但不管哪支兵马,都会使成都城守备空虚,三千兵马,足矣成事,人多反而不美。”

杨侗想了一想,对谢映登说道:“这样吧,朕还是给你五千将士,你可以让一部将士潜入城中,一部藏在城外。”

“喏!”谢映登上前几步,双手接过了杨侗递来的令箭。

杨侗又对李大亮、程处默说道:“李将军、程将军,你二人听命谢将军帐下,黑冰台战士一并带上,然后再从军中选择合适将士,凑成一千,算是五千将士中的一卫。”

“喏。”李大亮、程处默应声接令。

杨侗又吩咐道:“要是你们有机会攻克成都城那是最好,若是没有机会也不要强攻,毕竟我们已经占了绝对优势,若无十足把握,最好不要冒此奇险,而且成都城是伪唐帝都,不是那么好拿下的。若是你们有机会拿下成都城,且李世民逃离,也不要追击,谨守成都城即可,等大军赶到再作决断!”

“喏!”谢映登心知此行不止是破成都城那般简单,当下拱手一礼,与李大亮、程处默领命而去。

……

杨侗与唐军对峙于雒县之时,他的另外两路大军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首先是驻军于金山郡程咬金,在张长逊率领主力大军离开玄武县之后,他从涪城县出兵,奇袭了蜀郡玄武县,五千守军分镇各处,在无大将镇守的情况下,几乎组织不了像样的抵御,就被程咬金打得溃不成军,纷纷逃向南方的铜官山军堡,帮助守将李桐客防御拦截隋军南下之路,以免程咬金进占铜官山西部的兴乐县,或是山南的金渊县。

其次是普安郡梓潼关的黄君汉沿着梓潼水进入新城郡,兵不血刃的占领了盐亭、郪县二县,直到隋军兵锋推到射洪县时,遂宁郡张士贵所派的援军才进入通泉县,将黄君汉的势头截了下来,但空有五万精兵的张士贵却也因此失去了进取的实力,原因是遂宁南部的青石县、遂宁邻郡巴西郡南充县,是薛万均的两部兵力,其中青石县方向的隋军主将是已经完成使命的苏定方,而南充县方向的主将则是薛万均本人,无论从兵力数目、还是从大将数上说,隋军对张士贵造成了绝对的优势,若是他进攻射洪县,虎视耽耽的薛万均、苏定方自会趁势进军,配合黄君汉将他歼灭于遂宁。只是如此一来,受命从巴西郡阆内县进攻普安临津县的李仲文所部也陷入了三面包围的困境。

李仲文为首的唐军是李渊设立的阴平道都督府的军队,由于当时李渊一方面要防止汉川方向的隋军,另一方面又要防范自立的李世民,因此,他给了阴平道大都督窦轨三万兵力的配额,之后李世民又从成都派去三万名士兵,不过段元哲的一万大军全军覆没之后,李仲文现在的实际兵马是五万人。

也正是因为李仲文兵力众多,才时时刻刻威胁到杨侗大后方——普安郡、金山郡。所以不管杨侗要想保证粮道畅通,没有后顾之忧的征伐成都城,还是要把王雄诞、刘纲等部军队收拢,都必须先把李仲文这颗钉子连根拔起。

李仲文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赵国公李弼的嫡孙,也是李密的堂叔,同时还是李氏家族家主,他和一起长大的李渊互称兄弟、关系极为密切。

作为全力支持李渊起兵的关陇贵族之一,李仲文也利用家族庄丁在关中建立了一支军队,并跟随李秀宁起兵于京兆郡鄠县,在关中给时为西京留守的杨侑造成巨大的麻烦,牵制了关中大部分隋军,有力的策应了李渊在并州的军事行动,李渊入主关中之后投桃报李,封他为太常少卿,后来出任行军总管,带兵坐镇并州,后来因为裴寂瞎指挥,破坏了李神符一切合理的部署,导致并州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陷入大隋之手,而李仲文也因此战败被俘。战后被李渊重金赎回,并授予骠骑大将军之职,将之拉拢到了自己的身边。

然而李仲文却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反而对李渊颇有怨言,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李渊入主关中之后,立即对功勋赫赫的李秀宁翻脸,不但把她和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丘师利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娘子军拆分吞并干净,还把李秀宁贬为潼关守将,最后更是和亲给了杨侗,身为李渊嫡女的李秀宁尚且落到这步凄惨的田地,她麾下大将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李仲文和丘师利、何潘仁、向善志也通通被李渊打发去看门了,使他们这些立下大功的将领失去了一切权利。

但这只是一种不满,并不是李仲文怨恨李渊的根本原因,而根本原因是李渊过河拆桥,血洗了关陇贵族,虽然李仲文的家族属于窦氏派系,侥幸逃过了清洗之劫难,但也使他的家族失去了九成土地、九成奴隶和八成财富。之后更是纵容李元吉以各种毫无理由的理由,除掉了李氏的许许多多枝叶,使他一家成为李氏硕果仅存一家,作为李氏家主,这一直是李仲文最大心病。

不过李渊是李唐王朝的皇帝,他心中再不满也不敢有丝毫异动,只能老老实实的当着他的巴西郡太守,因为李渊虽然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但同时也把他最后的军权收回,从而使他这个骠骑大将军没有丝毫权力。所以当窦轨派人与他联络,说是要支持李世民发动宫廷政变时,李仲文毫不犹豫的投降了李世民,将忠于李渊的郡丞许洛仁给宰了,之后获得了赵国公的爵位。

这次,李仲文得窦轨引荐,成了六万大军的主帅,也算是圆了他的统帅之梦,而段元哲也确确实实是他麾下大将,不过此人依仗自己是李世民嫡系将领,十分不服李仲文这位主帅,平时更是阳奉阴违,当李世民让他们主动进攻隋朝的命令抵达巴西郡,李仲文和段元哲在进军方向上出现了矛盾。

李仲文认为汉川郡是隋朝占领了多年的疆域,即便他们偷袭成功也是后续乏力,一旦尉迟恭从顺政郡回师,得不到汉川军民支持的唐军最后也只能带着遗憾退回,与其牺牲无数将士做此无用功,倒不如进攻通川郡,毕竟唐朝在这里的民众基础比较好,而隋军刚刚攻占不久,正处于比较混乱的权力交替过度期,若是唐军在此打开局面,那么则能把隋军抵回西城郡,并且还能和张士贵、侯君集连成一片,而汉川方向,只需让小股军队驻守三大险关便可将隋军御于国门之外,然而,因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段元哲打仗是把好手,但在战略战术方面却半点不通,他与李仲文执了相反的意见。

李仲文这个新任统帅根本压制不了段元哲,而军中许多将领也图北击汉川便捷,无奈之下,李仲文只好顺着众人心意,对段元哲进行妥协,让他带领一万士兵北击汉川郡,至于自己,则是打算通过清化郡进军通川郡,结果他这边才到仪陇县,就收到了三关失守、段元哲全军覆没的消息,于是迅速退兵,企图夺回三关所在的普安郡。然而不等他有所行动,薛万均便杀向巴西,占领了南充县,无奈之下,让大将李高迁率领两万大军火速南下,将隋军兵锋截在相如县,以免了李仲文统帅的三万大军腹背受敌。

李仲文的大营驻扎在巴西郡西水县之北的西水河畔。从阆内县运来的粮草堆积如山,六千头驴骡运送六万五千石粮食已经上路,李仲文正在军粮大营内视察。

他近来行动无功,根本原因还是粮食后勤无法保障,从而延缓了大军的进度,而西水县虽然不是最好的路线,但在粮食后勤保障上却比他处都要顺利得多,至少不用担心有敌军来骚扰粮草大营。更何况这里往北,可以选择攻击普安郡黄安县、梓潼县、临津县;若是往西,则可进击新城郡盐亭县,夺回被黄君汉占领的新城北半郡,与张士贵联兵一处。

不过他所在位置距离相如县的李高迁部还有数百里路程,他就担心李高迁擅自行动,遭到薛万均或是苏定方伏击和拦截,当然,如果张士贵能派一支军队从遂宁长江县出兵,牵制南充县的隋军,不但取到威慑隋军的作用,还能把自己、李高迁、张士贵这三支军队连成一片,从而形成一个守望相助的三角之势,不过李仲文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张士贵的处境也不乐观。

李仲文思索了一会儿,忽然向一名亲兵令道:“去把裴司马给我找来!”

“喏。”亲兵答应一声,转身向中军大帐方向奔去。

虽然李仲文也在普安、新城二郡设立情报点,但却遭到段元哲的反对,理由是没必精悍斥侯太少,与其浪费在自己的国土之内,倒不如将他们派得更远,密切的监视着汉川隋军一举一动,段元哲所说的理由也不是没道理,在这个问题上,李仲文并没有太过坚持,但也正是唐军在己境失去了情报点,而隋军夺下三关之后,就封锁了一切道路,不准任何商贾行人往来,致使李仲文迟迟无法得知清化、义城、平武、普安、金山五郡已被隋军占领的重要情报。

这时,行军司马裴怀节匆匆赶来,躬身行礼道:“卑职参见大都督!”

裴怀节原是李世民的录事参军,李世民夺取权力成功之后,册封巴西郡丞李仲文为巴郡道大都督,并且派自己麾下的段元哲、裴怀节、杜正伦前来巴西郡颁布任命,裴怀节和杜正伦皆有实干之才,颇受李世民赏识,分别二人为巴西郡太守、郡丞,这次李仲文特地邀请精通军务的郡丞裴怀节与自己同行,并任命他为行军司马。

李仲文问道:“裴司马,普安三关失守的消息传到西水县需要多长时间?”

裴怀节不知道李仲文为何要这样问自己,但他还是想了想,认真的说道:“大约需要六天时间左右,卑职指的是没有官方通报,而是通过行商传来的消息。”

李仲文又问:“要是隋军刻意封锁了道路呢?”

“要是没有官方传递消息,商道又被隋军封锁,那消息根本就传不到西水县,毕竟现在隋唐大战,使路上不太安全,所以很多人都不愿出门,像黄君汉所占领的盐亭县,距离我们这里也就两百里左右,但我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