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 第三百六十章 这些都是套路

当下杨正领头,把这苦主连人带尸都带回了官府。

胡丰年带着胡霁色也跟了去。

最近衙门一直在忙虫疫的事,告状的人也少。

没想到今儿来了这么大一家苦主。

那尸体就摆在大堂中间,那妇人嗓子已经哭哑了,此时也还是茫茫然地哭。

罗大人看着有些不忍,让人给她拿了个垫子。

苦主家姓宋,死的是这家家主,名叫宋铁,今年刚满三十五。

她媳妇端氏,今年三十二。

家中还有五个孩子,最大的十二,最小的才三岁。

那妇人于堂上,细说了自己自己到胡氏堂看病的经过。

原来宋铁是前些日子县衙门组织的自查队查出来的虫疫。

刚开始是在黄德来的药房门口排队,但黄德来被沈家扣下了,根本不得空见那么多病人。

后来陆陆续续用了几个土方子,没有什么效果,自家丈夫反而越来越严重。

后来走投无路之下,她和宋铁偶然走到胡氏堂门口,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才去试试。

“那药便宜,吃着见效也快,起初是好的很,人也渐渐好了。我夫君去复诊,又开了七天的药。谁知这次吃着吃着,人却渐渐不行了。”

端氏哭得那叫一个死去活来,几乎是趴在地上,道:“求大人给民妇做主!定是这庸医换了药,才把我夫君害死的!”

罗大人一时有些为难,看向胡丰年,道:“有没有这种可能,新药还是不稳定?”

胡丰年道:“这药我都敢给我父亲用,怎么会不稳定?”

端氏哭道:“不都是你一张嘴在说!谁知道你给你爹用的什么药!给我夫君用的什么药!”

罗大人耐心地问道:“那,剩的药还有吗?”

端氏哆嗦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张帕子,里头包着的就是胡氏堂的药。

胡丰年拿过来,验了,皱眉道:“这确实是我们的药。”

端氏本不想把药给他,是他手快自己来拿的。

原以为他会不认,没想到他竟痛快地承认了。

顿时端氏又是一番哭天抢地,哭嚎不止。

因为家属的情况实在太失控,堂审几度进行不下去,一群人只能等着她哭完了。

最后她同意验尸,也同意验药。

这种案子就算在古代,也属于医疗事故,不至于马上就把人捉去坐牢。

罗大人好说歹说把苦主先哄了回去,又把胡家父女请到后院先等。

可他回头对着胡家父女,却是愁眉苦脸。

“这事儿可难办了。”他道。

胡丰年道:“怎么说?”

罗大人苦笑了一声,道:“一般的苦主,都不愿意验尸。这家妇人能狠下心来要验尸,必定自认为有天大的冤情了。”

胡霁色:“……可我给他开的药没错啊。就算出了问题,也不该是要命的啊。我这又不是毒药,我爷吃好了,我爹自还吃了三天呢。”

罗大人摆摆手,道:“我知道,我知道。”

胡丰年道:“药是你亲手配的吗?”

“后来是吴大仁……对了,今天怎么没有看到他?”

说到这个,他们才发现,昨晚吴大仁竟然没在药房后头过夜,直到刚才他们闹事,连带着被从衙门带走,也没看到他的人影啊!

他自己说干些粗活拿手,胡霁色给了他提了薪,让他专门在后院守夜看火。

也不用整夜守着,是不是起来看看就行。

但即使是这样,白天胡霁色在,也让他在后院随时可以打个盹儿。

也就是说,吴大仁应该全天都在后院才是。

胡霁色看向罗大人,道:“大人,这个吴大仁,是什么来路?”

罗大人挠了挠头,道:“原是我们衙门里一个师爷的表弟,在城里一家药房做大夫的。当时和他谈的时候,说好了等这次虫疫过去就给他请工,让他做本地团练的大夫。”

本地团练的大夫,也就是承诺给他做军医了。

在这个时代,铁饭碗可比后世还要值钱,没道理被人收买啊……

罗大人道:“罢,这事儿我好好再查查,你们二位也不用心急。这验尸,验药,总有一套流程走。我看那妇人的样子不像说谎,说不定其中有什么误会也不一定。”

一直到这个时候,罗大人还是非常乐观的。

他断案很多年了,水平也算不错。像这种医疗案子,若是有误会,等验尸,验药的结果出来了,基本也就没什么事了。

总的来说,这种情况,比被人蓄意谋害动了手脚要好查的多。

胡丰年也觉得自家的药总不会有问题,只是有点担心:“就怕名声不好了,这好不容易炼出来的药道不能用,耽误了城中百姓治疫。”

胡霁色咬了一下嘴唇,没说话。

当下,罗大人只安抚了他们几句,告诉他们绝不会有问题,让他们先回去等消息。

……

胡丰年和胡霁色这一进了胡氏堂大门,就见黄德来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

“师兄啊,完了,这下可都全完了!”他神经质地道。

胡霁色皱眉道:“这不还等着验尸和验药呢么,这么就完了?再说,我这看的所有病人我都是留了底的,也不怕查。”

这是她从现代带过来的习惯,给每个病人都详细记录了档案,确实有很多死证在里头。

黄德来哭丧着脸,道:“我的小侄女啊喂,你怎么就这么天真啊!咱们明显是叫人给害了啊!甭管查出来结果怎么样,这药房都完啦!”

他把旧事讲给胡家父女听。

在这浔阳城里,药房之间互相使绊子的事儿不少见。

在很久以前,最常见的法子就是弄个苦主,到人家门上去一闹。

甭管你多清白多无辜,这只要一弄啊,名声就臭了。

老百姓才不会管你官府怎么判,谁知道你家是不是买通了官府呢?

再说了,大伙儿上药房都是救命的,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也不会再上你们家来。

这手段对付老药房差点,对付新药房那可真是一打一个准。

“不是吧,那你们城里的新药房间怎么混啊!这不随便一闹,就能把人闹回老家去啊!”胡霁色吃惊地道。

黄德来苦着脸,道:“所以有了杏林商会啊!这事儿告到官府都没用,得找商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