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 第五百零六章 首开女医目

都说老皇熬不过新年,但新年过后,京城并未传来老皇驾崩的消息。

等这年过了,大年初三的时候,胡丰年和胡霁色两人就一块儿进了城,一则给城里该拜年的都拜年,二则也跟罗大人打听一下医考的事情。

说拜年,有名淑坊的各位掌柜,有杨家,还有罗大人那。

陆大人那原本不好去攀关系,但因为年初二的时候陆大人派人送来了年礼来,少不得又要去拜会拜会。

但胡霁色觉得,这事儿还是得跟罗大人打听。因为罗大人亲近,加上罗大人为人耿直,也不会说什么似是而非的话。

等该拜会的都走了一圈,父女俩提着礼品去了罗大人家。

大年初三,衙门沐休,罗大人的媳妇带着孩子去走娘家了,他因为还有些公务倒是留了下来。

因此,他家院子显得比较冷清,只有一个老管家和他自己。

要说在大夏做官,不贪的话,也确实是清水衙门。

地方级的县令,朝廷分了官邸,但终究不是自己的房子,迁任之后便要还回去的。

罗大人现在住的院子,还是他自己通过内部消息,有犯罪商贾的家产拍卖时,他便宜买的。

“胡大哥,霁色,你们来了啊。”

他听到动静,自己从书房迎了出来,满脸的笑容。

过了个年,罗大人也吃胖了一点。

胡霁色提着礼物上了前,笑道:“给您拜个晚年,祝来年浔阳城风调雨顺,大人官运亨通。”

罗大人哈哈大笑,道:“知书识字的丫头就是不一样,说的话都特别可心。”

他从袖子里拿出三个红封,笑道:“大的归你,两个小的,带回去给茂林和麦穗。”

胡霁色笑眯眯地接了。

胡丰年又拿了红包给他家的两个孩子。

然后三人进了书房去坐下了。

罗大人笑道:“你们不来,我也正要去找你们。扬州医考的事情听说了吧?”

胡霁色连忙道:“听说了,就是为这个而来的。”

罗大人笑道:“胡大哥打算去考?”

胡丰年笑了笑,道:“不考不行了。只怕日后这做大夫的没个文帖在身上,倒叫人看不上了。”

罗大人道:“你俩可以一起去。这医考还有女医分目的。”

胡霁色惊了一下:“啊?女医?”

罗大人道:“朝廷专门下的圣旨,鼓励平民家的女子去学医,所以专门分了个女医目出来。”

胡霁色还是愣愣的,道:“会有人去吗?”

罗大人道:“医疗这一块,是百年民生。谁家没个体弱的老母亲,谁家妻子姑娘又都不生病的?纵然现在不大被接受,只要朝廷有意推广,总会有有所成效的一天。”

胡霁色却想到,千年来朝廷从来没关心过这方面的问题,现在突然……

想到现在摄政的是谁,她心下了然,不由得低下头,露出一点点笑容。

现在听到开放医考的消息的时候,她就怀疑是他的主意,只是不敢确定。

如今听说还开放了女医目,那必然是他的主意了。

罗大人道:“过了二月二就可以报名,二位可都要来啊。以你二位的才学,指定能一举夺魁。到时候,也是我们浔阳城的荣耀。”

胡丰年笑着看了胡霁色一眼,道:“回去该加紧读书才是。”

“知道了,爹。”胡霁色笑道。

她又跟罗大人打听了一下考试的类目,现在分目比照太医院来分,也就是俗称的十三科。

所谓十三科,就是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

胡丰年决定选择大方脉,解释一下,整体就是比较接近现代专门给成年人看病的内科。

大方脉是最难的一目,全靠望闻问切,但胡丰年底子非常扎实,肯定没有问题。

胡霁色对胡丰年道:“要不,我选接骨吧?”

这下连罗大人都觉得稀奇:“你不选妇人,选什么接骨?”

胡丰年最是知道自己的闺女,无奈地道:“她手艺好,但底子太薄,怕考不过人家。霁色,你就选妇人,回家好好看看书,今年考不上,过几年再考。”

罗大人笑道:“不可能考不上的。朝廷非常重视女医目,约莫报名的人不会多,霁色怎么都能挣上一个女童生。”

也是。

但胡霁色挣扎了一下,道:“我还是想考接骨,先混个功名……”

“考上了,你是有机会医学堂去授业的。你去教人骨科?”胡丰年反问。

不行,她要去教人家做剖腹产!

胡霁色犹豫了一下,道:“二月二过了就要报名了,那爹您可得给我好好补补。”

罗大人看得稀奇,道:“我只当霁色这丫头已经是神医,竟然还会发虚?”

胡霁色有点尴尬,道:“我这……理论不大行,切脉这种最基本的,也做的不大好。”

如果考试,肯定从这些基础的东西开始考吧。

胡霁色总不能上去就说,我能把人剖了缝回去……

毕竟正经的考试来着,总要先考理论,以后说不定能考临床。

当下胡霁色拜托罗大人帮着打听这次考试的一些细节,比如出题的是谁,主考的是谁等等。

然后父女俩就告辞回了家。

……

路上,胡霁色挤在马车前头和老爹一起坐,一边笑道:“爹,咱家现在钱也有了,人也有了。要添个功名,可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好事了。”

胡丰年道:“朝廷开了女医科,你要继续往上考。”

胡霁色愣了愣:“啊?”

她没想到胡丰年听到这件事的时候,竟然会有这种规划。

按说,考个女童生,已经很了不得了。将来能考个秀才,在大夏绝对也属凤毛麟角了。

胡丰年扭头看了她一会儿,眸中有些期待和鼓励,笑道:“你要继续往上考,考了秀才不算,以后开了医举,你就考医举。医举考完了,再考进士。”

“爹……”胡霁色愣愣的。

“你要成为这大夏女医第一人,将你所学所知,倾囊授于天下人,让百姓免于病弱之苦。”

医学知识流通不畅,一直是胡丰年的心病,故而他有此愿。

胡霁色笑了,道:“嗯!不管到多少岁,我都会继续考。爹您看着,回头我考个状元给您看。”

胡丰年也笑了,道:“爹知道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