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 第六百五十章 早就知道了

胡霁色没想到会在胡麦田这里先挨一顿臊,扭头看看兰氏,心想幸好兰氏听不懂。

她小声道:“姐,我真不知道你在胡说啥,你就别说了。”

胡麦田只管闷声笑。

搞得胡霁色也很纳闷,心里总觉得猫爪子挠似的。

她特别想问问胡麦田,老姐你是那个意思不?如果你是那个意思,那你咋这么淡定呢?

你知不知道你老妹有可能肚子里已经揣上了……

胡霁色揉着面,长叹了一声。

兰氏关切地看了过来,道:“是不是饿了?”

胡霁色:“……还真有点。”

兰氏充满爱怜地看了她一眼,道:“家,家里还有饼。”

胡霁色愣了愣:“我现在回去不合适吧?”

眼下厨房里做的都是祭品,只能看不能吃的。

客人吃的席面也早就已经上了,没有剩下的。

兰氏不说还好,一说胡霁色是真饿了,主要是出去的日子久了,她真的很惦记兰氏做的饭菜。

但现在要回去也不合适……

兰氏道:“叫,叫小白回去拿给你。”

胡霁色:“……”

胡麦田实在忍不住,抱着烧火棍就大笑了起来。

真是……

胡霁色气得摔下手里的面,然后走到厨房门口。

远远地看见江月白带着几个年纪大点地男孩子在那玩,怀里还抱着小麦穗。

胡霁色远远地就冲他吼:“小白!”

江月白茫然地回过头。

茂林看见姐姐,就一喜,结果看到姐姐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吓得就不敢上前了。

江月白抱着麦穗过去,道 :“怎么了?”\0

胡霁色道:“给我回家拿饼去!我娘说在灶台上!”

说完就生气地进屋了。

江月白哭笑不得。

茂林拉了拉他的衣摆,小声道:“你把我姐咋滴了?”

江月白心想,也没咋,就是把她生吞了。

“没,刚她还好好的。”

他摸了一下茂林的头,道:“你带着点几个小的,我回去给他她拿饼去。”

茂林紧紧跟着他:“她让你去你就去啊?你还有没有夫纲。”

江月白是什么人,才不会让他给套进去,反手就给了他一个暴栗。

“别瞎说,坏了你姐的名声。”

说完就走了。

茂林摸了摸头,心想防备得真紧。

……

今儿忙过了,夜里回去的时候,胡丰文还跟了过来。

据胡麦田说,他这两天都会跟过来。

但好在因为他的到来,兰氏不乐意搭理他,家里干脆就分了男女两桌。

直到这时候,家里人才有时间关心一下刚从外头回来的胡霁色。

胡麦田耐心地问了她这一路的行程,听说是到了客坝村,而且是女人当家的,不由得大为稀奇。

在女人这一桌上聊得那叫一个热闹,男人那桌就是大眼瞪小眼。

饭后,胡丰年把闺女儿叫进了小药房。

果然,是要考校功课了。

幸好她早有准备,在临回来的时候跟摇钱婆一起突击了一下。

除了围族的医术,同时把之前在行宫遇见英氏慢性中毒的病例也记录在内,还有她改良过的验砒霜法。

胡丰年很满意,合上她的小本子,道:“就先留在这儿吧。”

“好。”胡霁色笑道,“爹不是也说要出去走走?”

“本来打算后天就走。”胡丰年突然道。

胡霁色:“???”

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您说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总是不回来,我和你娘也商量好了,等你奶的丧事办好了,就要领着茂林出去走走。”

胡霁色吃惊地道:“你们不打算等我回来?!”

“说好了半个多月就回来,结果你去了快两个月,我们难道一直等你?”

他说的好理所当然的样子!

然后他又道:“不过你回来了也正好,麦穗我们就不用带了。”

胡霁色真是要哭了:“您要去您自己去,把我娘留下不行吗?”

闻言胡丰年似乎很惊讶:“把你娘留下做什么?”

“给我做饭啊……”

“你也说得出口!”

胡霁色:“……”

她有点困惑又有点委屈:“我为啥说不出口……”

胡丰年好气又好笑:“你都多大年纪了,嗯?你娘跟你这么大的时候,都生了你了,你还操持不了一口你自己和小白吃的?”

“……不是,为啥还要带上小白?”胡霁色更莫名其妙了。

胡丰年啐了一声:“别以为你老子什么都不知道。出去整两个月了…… ”

胡霁色:“……”

她索性也破罐子破摔了,道:“爹,您看,我这还是个大闺女……”

“屁个大闺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南儿都跟我们说了。”

胡霁色顿时就像被雷劈了。

这啥意思??

合着她和小白愁了一路,结果她们早就被安南儿那个小碧池给卖了?

所以今天她全家都怪怪的……

面对她爹似笑非笑的眼神,胡霁色真的很难忍住不哆嗦,半晌才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爹您您,您都知,知道了……”

胡丰年道:“不然怎么的,想骗你老子到天荒地老?”

“不不不,不是”,胡霁色小声道,“那您还知道什么?”

“知道你们在城里要有新家了,还是座王府。”

胡霁色:“……”

真是连老底都给掏干净了……

胡丰年神色也渐渐凝重了起来,叹了一声,道:“你俩要演戏,我们也乐得再演。以后咱们家,只当没这回事儿,只当他是我们家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女婿。”

闻言胡霁色心中微动。

其实这何尝不是小白所盼望的……

她小声道:“您答应这婚事吗?”

“答不答应,闺女都已经跟人跑了”,胡丰年苦笑了一声,但他还是非常认真地道,“起初是不想去攀他的门户,可后来想想,还是答应的。”

他们两家之间的门户实在差得太远……

可能让胡丰年打从心底里答应这桩婚事,甚至不怪两个小儿女自作主张把婚事定在他前头。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小白那孩子,没有让他家的霁色费力地去够他的门户,而是自愿低下头来,为她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