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世子的崛起 > 第602章 处置+蒙古情报

李星洲进去之后,舞乐没有停,皇上毕竟老了,半躺在虎皮座椅上,田妃打扮用心,但也遮掩不去岁月的痕迹.

难得见他有这么放松的时候,笑着招招手:“星洲,快来看看,这是高丽舞女,是高丽舞,挺新鲜的。”

李星洲走过去,看了一眼,都挺漂亮的,不过外国人并不奇怪,因为商贸的关系,在景国外国人很常见。

最多的是契丹人,羌人,大理国那边的各族人,高丽人,日本人,少数时候能见到阿拉伯中亚一代的都有。

开元虽是首都,但广州,杭州,明州等地沿海一带才是主要贸易地区,所以外国人大多集中在这些地方,而且市舶司也设立在这些地方。

市舶司相当于后世海关,可以说是种十分先进的制度,它保证朝廷能从海贸中获利,然后促进朝廷支持海贸,使得海贸有管理,有秩序,又促进海洋贸易不断发展。

最具体的体现就是不断减税,船舶入海贸易是要收税的,一开始市舶司收十税二,慢慢降为十税一,再到十五税一,而且还有往下降的趋势,关税降低,就会大大促进贸易,海贸也成为整个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必将更加重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惜这种制度在明初开始被废除,之后就海禁。

海贸到达极致的时候,东亚大多国家,使用的都是景国造的铜钱,特别是日本,大理,辽国等周边一带。

道理很简单,景国的商人多,商打尽,羽承安自己冻死在流放途中,其女婿参胜,也是参吟风的大哥也被流放。

随后参吟风得到官身,其叔父参林调往禁军中任职,参家在平南王府的扶持下,一举成为稳定的江州第一大商,可谓风光无限。

棕衣公子大笑:“你说什么屁话,你以为我真傻,会往打仗的地方跑?命是我自己的,我可怕得很,不过这年景真是太乱,金国跟辽国打仗,我国跟辽国也打仗,夏国自己打起来,还有我去的蒙古诸部,天下乱成一团,到处都是兵荒马乱。”说着感慨的喝了一杯。

这人正是何昭二子何煦,也是何芊的哥哥,副业经商,到处游历各国。

“蒙古诸部?”紫袍公子好奇的问,他正是谢临江,因上次站在平南王那边,一跃从宁江府小吏成为判官,在宁江府仅次于宁江府知府和同知。

而判官王珂,也从判官升为宁江府同知。

何煦点头:“我本想着去那边卖些东西,蒙古一代铁和盐都很值钱,只要运过去,能卖中原数倍。”

“你胆子真大,连私盐也敢卖。”

“嘘,我可不想死,再者我爹给钱不多,我也没办法,到处跑总要赚点盘缠,不然我早饿死在路上。

而且我还收了平南王的银子,受他嘱咐为他打听一些蒙古诸部的情况。

结果我才到乌兰巴托就不敢北进了,蒙古各部现在已经打起来了,整个草原乱成一团,听说草原上出了一个强大的部落,各部联合攻打还被打败。现在正在一一清算,很多人吓得往西逃。”

“为什么往西?”

“据说西面有一个同样强大的部落叫乃蛮部,具体什么我也不清楚,草原西面我没去过,那里更乱,各个部族林立,谁都不服谁,隔三差五就会流血。

本来答应平南王为他打探各部情报的,可才到乌兰巴托就兵荒马乱的,也不敢北进,只好又折返回来,实在惭愧。

对了,还有西夏!

我去的时候就是走兴庆府北上草原,本来好好的,结果没几个月,回来时就打成一团,西夏皇帝都被打到西凉府避难去了,不得已我只能绕道走太原,所以才来江州,这两年也不知怎么了,到处打仗。”何煦摇摇头。

“可惜了,你要是从山海关回来就好,还可以告诉我们一些北方战局,这雨下成这样,二十多天没休息了,正令人心急如焚。”谢临江道:“恨不能自己就投笔从戎,北上报效国家。”

“你还是算了,我见过打仗,就是多一万个投笔从戎的书生,该打不赢还是打不赢。”何煦摇摇头。

“你什么话......”谢临江不满。

“噫......”何煦突然皱眉,“我想起件事,七八天前我路过太原的时候官吏告诫我外面有大量溃兵,让我小心些,我害怕还请护镖的,城里跟人交谈也听说很多溃兵在太原一带游荡,有些还落草为寇。害得我花重金请了镖局,还好我请了,出太原后一天能遇到三四次溃军,多多少少不等......”

“这和战事什么关系?”参吟风给他们两倒酒,然后道。

“仔细想想啊,这些溃军哪里来的?太原北面是三交重镇,代州、保德、宁化,别说溃军,辽国大军百余年怎么都过不来,那溃军哪里来的?”何煦似乎突然发现什么。

“你是说......”

“只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军队,不会是......西路大军溃败了吧?”何煦有些不敢置信的道。

“不可能!三路大军连战连捷,先锋奇袭已经控制南京,皇上都下旨改名燕山府了,战报总不会错!”谢临江激动到。

“那这么多溃军哪来的?”

三人沉默下来,楼外雨还在下,但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们心头升起,甚至令他们都不敢深想。

“不会.....真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