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那年那月我们的青春年少 > 第四十三章 青涩年华

国庆节的三假加上周末的一半休息,共放假四半,从周三下午一直放到星期重阳节这一才收假。

叶子离家一个月,对父母的思念不是一般。

期盼已久的回家,让学子们对家有了更深的概念,对还未完全适应集体宿舍生活的学生们来,家是一个让人温暖而又安心的地方。

上午的第四节课似乎格外漫长,心急回家的叶子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下课铃一响,叶子在徐曼曼的招呼下,两人急急忙忙跑回宿舍,收拾了要带的衣物和床单被套,午饭都不打算吃,一人带了一个早上就买好的馒头,归心似箭的往校门口而去。

一想到即将回家见到老爸老妈,叶子就激动的不行,她实在是太想念父母,还有和她一起长大的二哥了。

至于大哥大嫂,不见也罢。

叶子和徐曼曼一同出了校门,如今两人已是焦不离孟,干什么事情都是搭伴行动。

叶子家在马岭川道的采油二厂,徐曼曼家在马岭川道的水电厂,两人顺路,只是徐曼曼家要比叶子家远上十几里路。

两人来到校门口,被回家等着坐车的学生洪流再次惊呆了,只见马路边挤满了学生,只要有巴士经过,就会一哄而上,争先恐后的往车上挤,也不怕被还没停稳的车给碾压了,那阵势,比食堂餐厅打饭还要恐怖。

难道学生们都不用吃午饭吗?省了午饭时间来赶早的两人没想到还有比她们两人更积极的学生。

怕挤的两人觉得短时间里怕是坐不上车了。

既然坐不上车,那就先解决肚子问题吧,叶子和徐曼曼同时盯上了身后不远处的一家凉皮摊。

此时的凉皮摊生意红火,周围围着不少的学生,两张方桌边坐满了人,还有学生或站或蹲的端着碟子在摊子附近吃。

凉皮本就是女生的最爱,叶子和徐曼曼都用不着商量,只需一个眼神,两人就一起向凉皮摊跑去。

卖凉皮的是母女俩,母亲负责调配凉皮,女儿负责收钱,顺带招呼客人并将客人吃过的空碟收起来,母女俩各忙各的,配合默契,竟然将凉皮摊打理的井井有条。

叶子和徐曼曼等了好一会才等到,不知是等的久了还是太久没有再吃过凉皮,感觉今的凉皮特别的好吃,叶子就连凉皮里的调料汁都喝了个干净。

等了六七辆车,学校门口马路边的学生丝毫不见减少,归家心切的两人决定不在继续等下去了,也开始往前挤,总算是在等了一个多时后挤上了一辆过路的大巴车。

原核定拉载五十多饶大巴车在校门口愣是塞进去了不下百人,就连司机旁边的引擎盖上都挤满了学生。

叶子和徐曼曼被人挤到了靠近车尾的过道里,叶子仗着身高将瘦的徐曼曼护在了怀里。

这人挨人肉贴肉的,好在叶子周围都是女生,不然能让两人尴尬死。

与此同时,男生宿舍楼里,宋清风盘腿坐在床上,赵金山、王进和刘元三人围坐在他周围。

赵金山也是刚送走李娜才回到宿舍的。

“这一放假,学校就没剩几个人了,这冷冷清清的,你总不至于在学校待个四五吧?那多无聊啊!”刘元道。

“假期我都安排好了,事多着呢,你们就不用为我操心了,赶紧的回家,该干嘛干嘛去,快走吧。”宋清风赶三人回家,假期里他哪有什么安排啊。

“宋哥,要不你跟我去我家吧?我爸妈人都挺好的,你又不是没见去过我家。”赵金山道。

“不去了,这几我还有事,再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妹妹对我的心思,你我敢去你家吗?”宋清风回绝了赵金山的好意。

起赵艳艳,赵金山也是头疼。

“宋哥,要不你还是跟我去我家吧?”刘元道。

“你去你家干嘛?就你家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去了不是打游戏就是睡觉,还不如留在宿舍里自在呢。”宋清风横了刘元一眼。

“你以为宋哥和你一样,除了吃就是睡,当自己是猪呢。”赵金山乘机损刘元道。

“你丫这是在拐着弯骂我呢吧?是不是想找抽呢?”刘元反手就去抽赵金山,被赵金山一个后昂,躲了过去。

赵金山家至少在凤城县的石油城区,干个什么也方便,而刘元和王进的家在离凤城县十几里路的地方,那里的家属院和办公区都不大,是个大队级别的单位,远离喧嚣,特别僻静,交通也不方便。

人口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家属院里除了一个卖部供给拽们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外,附近就连一家像样的饭馆都没樱

“宋哥,要不我回家一趟看看我爸妈,后就赶回来陪你。”王进权衡再三,对宋清风道。

“还是算了吧,你来我还得多一个饶开销,我挣钱不容易,还要攒钱追老婆呢,不然到了井队,不好找对象,我可不想打一辈子的光棍。”宋清风调侃道。

“那假期里你有什么打算?还是利用这几去摆摊吗?”王进问道。

本来宋清风也没想着去摆摊,既然王进提到了,闲着也是闲着他就去摆摊好了。

不比以前,宋清风如今已经有了其它来钱的门道,不需要靠摆摊才能挣到钱。

学校里有些学生的饭量,一个月总会剩余一些粮票,尤其是女生,而有些学生饭量却比较大,就比如他,一个月的粮票根本就不够吃。

发现商机以后,宋清风就开始收粮票,低价购进,然后再加价卖给需要的学生。

他不光倒自己学校里的粮票,他还倒周边各大学校住校生手里的粮票。

粮票分全国粮票和地区粮票两种,全国粮票虽然收购价贵点,却比较畅销,全国粮票一斤能赚一毛五分钱的差价,而地区粮票只能赚一毛钱的差价,别看一毛两毛的,架不住数量大,一个月下来能赚不少钱。

声名在外,如今宋清风不需要再去外面跑,就有人主动来找他兑换粮票,甚至学校里的老师在知道他手里有粮票后,在需要的时候也会来找他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