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嘉靖余福 > 第三十一章 锦衣卫(一)

蓟镇军营,唐顺之的营房郑

“沈兄,没想到这次是派你前来,我们二人可是有些年没有见面了。”唐顺之坐在自己营房之中,笑着对面前的人到。

“这本就是锦衣卫分内之事,不过听闻这次是带口信给荆川先生,这不我就毛遂自荐,来见见大名鼎鼎的荆川先生”。话之人与唐顺之对面而坐,身穿青绿色锦绣服,腰中佩戴一柄绣春刀。

边关重镇,军营之中本禁止配带兵器进入,不过这锦衣卫职位不同,直接听命于当今圣上,可不守此令。军营中人虽是常年将战沙场,见多了生生死死,可对这锦衣卫也是避而不语,生怕有一丝得罪。

唐顺之听了摇头苦笑道:“什么荆川先生,不过是被贬之后的自嘲罢了。哪里能与沈兄相比,沈兄文武双全,才高八斗。看沈兄的装扮,现下是千户了吧!”

那人也是摇头苦笑,道“我沈炼何德何能,怎敢与唐兄相比。我巴不得像唐兄一样,去那福州,保境安民,为百姓做些事情。这次能升千户,不过是陆指挥使抬爱罢了。”

唐顺之早年在朝为官之时,与这沈炼有过一些接触,知道这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尤其仇视严党一派。可心里却是纳闷,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与严嵩交好,不知为何会对这仇视严嵩的沈炼如此看重。

锦衣卫早年由明太祖朱元璋设立,本是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之职。后来锦衣卫的职权有所扩大,一些朝廷中由宪司负责的事项逐步由锦衣卫处理。并设立北镇抚司,掌管诏狱,朝中大官员的案件也由锦衣卫处置,有事可直接向皇帝上奏。当年杨继盛就是被关在诏狱,后被陷害被杀。

等到这陆炳当上锦衣卫指挥使之后,权利更胜。这陆炳其母为当今圣上的乳母,陆炳年幼时常随其母出入宫禁,与圣上很是亲近。嘉靖十一年中武进士,而后又几次救驾,这才升到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

要朝中嘉靖帝最信任的人,非这陆炳莫属。而且能与严党抗衡的也只有此人,可这陆炳却与严嵩交好,常常饮酒做乐,朝中人多知此事。而这沈炼对严嵩仇视,严嵩几次想将这沈炼除去也不是什么隐晦之事,可这陆炳却将沈炼收为锦衣卫,还升到了千户,却不知为何。

唐顺之知道沈炼此次来的目的,多是圣上担心沿海地区的倭乱,催促自己前去。此时准备的也差不多了,近日也将动身前往。可听这沈炼言语中似乎有话要,便开口道:“这次圣上派沈兄来是催我动身的吧?”

沈炼点点头,道:“唐兄的不错,圣上担心沿海地区的倭乱,希望唐兄越早前往越好。”

“现今也已准备妥当,今日就要动身前往。可沈兄这次毛遂自荐来见我,却不知所为何事?”唐顺之知道沈炼的为人,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出言问询。

沈炼毕恭闭敬道:“这次来确实有事,为两个人而来,还请唐兄直言相告。”着双手抱拳,向唐顺之深施一礼。

唐顺之也赶忙施礼,见沈炼心直口快,倒是个豪爽之人,也不多言,问道:“不知沈兄所问何人,我若知晓必定相告。”

沈炼道:“要问的第一个人,是唐兄你的师弟余福。这余福的父亲与我同是锦衣卫也是我朋友。余福的父亲在一次行动中失手,音信全无。本来应该由我来照顾这余福,可是当时我身在外地,赶不回来。

回京师后,打探得知,林云子道长收他为徒,一同去了白云观。林云子道长是江湖中成名的高人,余福能跟在他身边我也放心。可是近期我却听他即将接任龙门派掌教,却不知有何用意,唐兄是当世的高人,还请唐兄不吝指教。”

唐顺之对余福身世也有些了解,不过了解不深,知道沈炼起这些是担心余福。此时见他的真切,自己也不好过多隐瞒,沉思一会道:“在我们几个师兄弟中,师傅最看重师弟。虽是师徒,却情同父子。这次将龙门派交给师弟,一来确实是对师弟期望比较高,二来就是师弟这次受师命进京献药,有龙门派从旁相助,也能多一分的把握。

弘阳教虽然人多势大,与之对抗看似危险,可师弟这次进京,得到圣上庇护,又有师傅和三师弟李元一从旁保护,到是安全无误。”

沈炼听零点头,心中知晓圣上崇信道教,对这丹药更是迷恋,如果余福能得到皇上的庇护,确实比哪里都安全。自己能保他一时,却保护不了他一世。况且余福与弘阳教对抗也是正义之举,自己怎能从中阻拦?要真能建功立业,流芳千古,也对得起其父在之灵。

余福进京之后自己也能从旁照顾,也不是一件坏事。又想到如今奸臣当道,叹了口气道:“唉k阳教所做如此,没能叫圣上认清,却也是我辈无能。如此一来,却将此重任担在一个孩子肩头。”

唐顺之安慰道:“沈兄也不必过多自责,官职太低,言语轻微,你我皆如此。官职大的却只为私欲。朝里的事,下的事不去管,眼中只有自己的那点家事私仇。”

沈炼听了连连叹气,表示认同。又交谈几句,道:“第二人是杨继盛之女,杨婉如。这杨婉如是杨继盛之女我也是前不久得知。如今这杨婉如当了锦衣卫,当任副千户,在我手下做事。我知当年唐兄与杨继盛最好,不知她进锦衣卫是唐兄之意,还是她自己的主意?”

唐顺之听了一惊,这杨婉如当了锦衣卫实在是出乎意料,疑惑不解,赶忙问道:“距上次见她没有多久,这么短时间她就能升到副千户,不知是谁引荐她入的锦衣卫?”

沈炼听唐顺之这么一问,好似此事与他无关,答道:“陆指挥使亲自推荐,而且听陆指挥使言下之意,对这杨婉如也是期望很高。只怕用不了多久,这杨婉如也就同我一样,都是千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