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九百七十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许自己的这一想法真正落实下去之后,就会成为改变历史走向的决定性步伐。

产生了这样的设想之后,郭鹏就开始秘密为这件事情进行准备。

比如自己打算扩张到什么程度,扩张到什么位置,如何巩固帝国极壁。

东南西北四个大方向上,因为地势和地形的不同,同样的人从洛阳出发之后走一百天所能抵达的位置是不同的。

有些地方就算能抵达到,也因为特殊的环境而无法治理,相当于废的。

帝国极壁是一种理论,在此之上的对外分封更是困难。

落到实际上需要仔细的勘探和思考,需要极其标准的测绘和论证,这在地理大发现以前是不可能的。

在人类对整个世界产生概念之前,都是不可能的。

而郭某人恰恰知道人类数千年探索的最终成果。

他知道地球,知道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甚至是南极洲,知道这些地方有多大,有多富饶,有多少人口承载力。

他心里有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为他的决定兜底,可以力排众议。

这是他的眼光足以超越一切帝王并且推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所以郭鹏把未来魏帝国向东的扩张极限设置在库页岛,移民,努力开发那里的黑土地和丰富的矿藏。

向北的扩张极限设定在了外蒙古一带,以苏武牧羊所在地的【北海】为终点,大力经营开发草原畜牧业,为中原百姓提供肉食和奶制品。

向西的扩张极限设定在了帕米尔高原,为华夏内地争取足够的战略纵深,掌握住丝绸之路的第一阶段,干掉占据这条路的中间商们。

向南的扩张极限则设定到交州全境,包括红河平原,也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岛,努力移民开发,让粮食一年两熟或三熟成为现实,并且经营海上产业。

这个计划若要完全实现,少说也要一百年时间,郭某人只能打个基础定个计划,之后要完成,估计要等郭瑾的儿子辈,甚至是孙子辈。

超过这个疆域极限,在交通没有革命性飞跃的前提下,郡县制就会崩溃,中央就无法治理,得不偿失,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应该奢望的。

在此之外,郭某人会把孩子们送到这之外的土地上。

或向东,或向南,或向北,或向西。

帮着他们打下一块土地,给他们人口,资源,财富,作为他们起家的资本。

然后就去自主发展吧。

让他们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自己的国家,自己发展,自己战斗,自己扩张,自己争取生存空间。

在帝国极壁之外,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纪元,建立自己的国家,继续开拓,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不必囿于帝位之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父亲,郭某人已经仁至义尽。

作为魏帝国的皇帝,千万子民的君父,为了自己之后国家不发生内乱,人民不会互相倾轧,郭某人也是殚精竭虑。

他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全部,他将为后世留下一个发展的道路,为后人开先河。

魏帝国什么时候会覆灭,在外的这些卫星国又能发展到什么地步,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华夏文明的火种能传播多远,那都不是他所能影响的。

立足在古典时代,郭某人无法把整个国家带着大跨步向殖民时代发展,他相信他所做的已经是极限了。

孩子们能走到哪一步,未来能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能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变动,能把世界政治格局改造成什么样子,他都不会知道。

够了,真的够了。

人类是有极限的,郭某人也是有极限的,超越极限的事情,他已经无力去做了。

搂着曹兰躺在床上,听着爱妻静静的呼吸声,郭鹏也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又是战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