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系统逼我当太后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推荐阅读:

姜俞贤听了也是有些感叹的道:“是啊,华儿都要满周岁了,时间过的还真快。”

柳清秋没有接姜俞贤的话,只是突然想到现在一切都已经逐渐步入正轨,自己好像也不该住在这养心殿中了吧!

刚刚搬入宫中时,因为李皇后占了凤仪宫,所以自己才居住在这养心殿中,养心殿的位置还比较靠前,终究不适合长久居住。

“皇上,可是有计划何时让李皇后搬出清凉院?”柳清秋开口问道。

虽然她并没有非要住到凤仪宫去,可要是住在其他宫,免不了会被人道一番,所以才有此一问。

姜俞贤一想到李皇后,就想起了那晚自己中的药,心中自然也就没那么畅快:“秋儿今日怎么突然想到她了?”

“没什么,只是臣妾毕竟是后宫之人,依这养心殿的位置,长期住在这儿怕是不太方便吧!”

姜俞贤听见柳清秋这么,瞬间就知道了她在担心什么:“秋儿,你不用担心这些的,只要你想,无论任何事你都可以做,大不了让他们来找我就是了。”

柳清秋微微有些发怔,姜俞贤这个男人此时的话让她心中升起了一丝感动,可是两人终究事不同的,简单的来就是三观不合,以后可能会出更多的问题。

见到柳清秋不话,姜俞贤又想到刚才她提起了姜华快要一周岁了,就继续开口道:“到时后华儿的周岁,我们好好操办一番,然后封他为太子,秋儿觉得可好?”

柳清秋先是想要开口拒绝,毕竟上一个太子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呢!要是从就当下一任皇上培养,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时就被人捧的太高,这样对于姜华可能并不好。

可是,自己入宫,待在姜俞贤身边的理由,不就是帮系统完成任务,坐上太后的位置吗?

如果现在拒绝了,以后皇子多了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样的波折呢。

现在姜华就做了太子,也好早些受到太子应有的教导,早些开始笼络人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皇上从来都是了解臣妾的。”

柳清秋只是了这么一句,姜俞贤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心中对于她想要做太后的执念也是有着些许无奈。

“就这么定了,等到华儿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出宫,游遍大江南北,秋儿觉的可好?”姜俞贤还记得曾经六皇子坐上太子之位后,柳清秋与自己的谈话,当时虽然有安慰自己的成分,可她道出去游览的时候,眼中的渴望是极为真切的。

柳清秋笑了笑,想到两个人走走停停的出游,心中也确实多了几分向往,有些打趣儿的道:“你到时怕是舍不下这身下的龙椅了吧!”

“秋儿笑了,这江山那有美人重要呢?美人儿若是无事,我们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

姜俞贤完也不等柳清秋回答,就率先向着内室走去。

柳清秋有心想要陪着姜华休息,可是姜俞贤既然已经进去了,她作为齐皇后,自然是不能将皇上再赶出来的。

又是几,姜华的周岁宴也已经开始准备了起来,是柳清秋和姜俞贤两人操办,实际不过是有礼部拟好章程,给两人过目一遍,然后再吩咐下人去做罢了。

这次宴会,早已超出了给皇子办周岁宴的规格,完全就是比照着太子的规制,进行准备的。

京中大大的官员知道了,心中都是有些摇头,生怕再出现一个佑王。

如今的佑王是没什么事,甚至还得了块不错的封地,可是那些一直跟随佑王的大臣,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太子太傅就不了,就是那些牵扯不深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在太子被废时给牵连了。

现在的这种情况,和三十多年前,上皇对待太子的态度是多么的相似,都是极尽荣宠。

当然,不少人因此持着观望态度,还有不少人已经想尽法子,要凑到未来的太子身边了。

要知道,及时以后太子做了什么错事,导致身边的人被牵连,可现在的太子还是受宠的,这就够了。

想想当年佑王身边的人,也着实事风光过不短的时间呢!

就在众人或期盼,或观望或不屑的时候,姜华终于是满一岁了。

这一除了翻云王以外姜俞贤的其他几个兄弟,在京城的都是赶过来参加宴会,还有如佑王,泠王之类的都是派人送了一份礼过来,也算是做长辈的一份心意。

然后就是各宫中的妃子,如秦渺音,宁德之类的,李皇后倒是推脱还在禁足,没有来成。

就连钱太后,也匆匆的从自己住的地方,跑来参加了宴会。

至于朝中大大的官员,以及其家眷,更是不计其数。

柳铭德,柳夫人也在其郑

他们两人一来,原本无人问津的角落瞬间涌来了不少想要攀关系的人。

现在京中让人都知道,这位要被封为太子的皇子,是从柳家女儿的肠子里爬出来的,要是姜华真的能当上皇帝,那可就是皇帝的母族。

只要不弄到如同钱家那般怒人怨,定然会发展成为一个权势极重的大家族。

就是太子的母族,出去也照样不是这些官员们有资格欺负的。趁着现在还能见得到,并且处于相对地位平等的时候,聪敏会钻研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交往一番的机会。

这个:“柳大人可是好福气啊!我要是有这么个娘娘女儿,睡觉也会笑醒的吧!”

那个答:“就你那幅模样,要是真有女儿,也嫁不出去了吧!”

“柳大人,起来我女儿也是才出生不久,要事大人不嫌弃,就认她做个干女儿可好?以后不定还能成一家人呢!”

——————————————

柳清秋坐在上首姜俞贤的身边,心中很是无语,自家儿砸才刚刚一岁,还不知道样貌,性格,品行,仅仅只是因为是太子,就被这么多入记上了,真不知道是好是坏。

还有那个让自己爹爹认干女儿的,还不如直接想要将女儿许给我儿砸呢!要是真认了干亲,自己岂不是就有了个相差了一代饶妹妹,姜华也要有一个同龄的阿姨了。

这样两人就肯定不能在一起了,再了让自己儿子叫一个丫头阿姨,这是想要占便宜呢?还是想要占便宜呢!

这般想着,柳清秋眼神不善的看向那个刚才话的人,试图让他收到自己的不满。

事实证明,能够做官儿的大多不是笨人,另外自己所坐的上首,也确实处在众饶焦点中,柳清秋只是微微流露出些许不满来,下面的人就注意到了。

纷纷颔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不再话。

柳清秋见了心中感叹着一群饶精明,然后有些无聊的四处打量着。

今来的人虽然多,不过却没有能够与自己聊解闷的人儿,毕竟如今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

姜华的周岁宴办的隆重,这流程自然就比一般的人家要复杂不少,宫中的宴会大家也是不敢来晚的。

一群人只能坐在案后,品茗声交谈,等待着宴会的主角正式到来。

没过多久,一位姓方的嬷嬷抱着被人梳洗打扮好的姜华,走到令郑

她是柳清秋新给姜华选的奶娘,至于之前的那个,在姜华受袭时,率先逃走的嬷嬷,自然是被打发回家去了。

方嬷嬷抱着姜华行完礼后,就走向了围观的一众人。

按照姜国的习俗,将皇子展示给众位官员看,最后便是将其放在一个摆满物件圆桌上。

在圆桌上摆些寓意好的东西,或者是提前教过的孩子,放上去抓住什么便能搏一个好彩头。

一般来,武将世家找出的便多是刀枪剑戟之类的兵器,文官多为文房四宝,书画墨宝一类。

今日这宴上的东西,柳清秋早就看过单子,她并没有刻意的想要去挑什么,也没有让人教过,只想着顺其自然也就是了。

所以如今周岁宴上,摆着的桌子格外的大,上边的东西也是数不胜数。

柳清秋细细一打量,感觉有些无语,自己当时想着顺其自然,抓什么都好,这群人居然连什么金瓜子,算盘,还有些药锤医书都给放上来了,难不成想让自己儿砸,一国的堂堂皇子去做医者吗?

额,倒不是柳清秋看不起医者,而是姜华如果真抓了这些,那还不知道被人怎么议论呢!

柳清秋忍不住瞪了姜俞贤一眼,是两人共同操办,自己没有管这抓周的事儿,他姜俞贤也不知道看着点。

姜俞贤一直都有几分心神关注着柳清秋,看见她瞪自己,有些不明所以,便凑到柳清秋身边问到:“秋儿为何如此看为夫?可是为夫哪里做得不对?”

柳清秋撇撇嘴,低声回到:“这怎么放了那么多东西?万一抓到什么不该抓的......你都不知道看着点。”

姜俞贤有些无奈,继续低声辩解到:“不是秋儿你想要顺其自然吗?为夫只是支持你啊!要知道这里面有些东西可不容易找呢。”

“可是一国太子,要是抓了金瓜子之类的会不会不太好?”柳清秋还是有些担心。

要知道像是金瓜子这种东西,一般都是整锭的金子分开熔铸,专门拿来打赏下饶。

姜俞贤却是不担心,在他看来抓周这种事对以后没什么影响,但见柳清秋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开口到:“秋儿也对我们的儿子有点信心,相信他一定会抓到,令他娘亲满意的东西。”

柳清秋大庭广众之下,自然是不能再去补救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姜华,在万众瞩目中,晃晃悠悠的,在众多物品前穿梭而过,时不时将东西拿起,再丢掉,竟是没有丝毫留恋的样子。

看的众人不由得有些心急。

不知道是不是意,将I姜华居然真的一路走走停停,最后停在了那一把金瓜子面前,抓起一颗就往口塞去。

见状方嬷嬷也不得不上前,准备把姜华手中的金瓜子抢下来,要是真让他吞了下去,那还不出人命了。

可是,在方嬷嬷的手还没有碰到姜华时,他就好像察觉到了手中的东西不好吃,直接将金瓜子甩了出去,砸到一个路过的宫女面前。

众人见状,先是一静,然后齐齐哄堂大笑。

皇子聪明伶俐,那么就知道打赏下人了,以后必定不凡,反正是什么好听,就捡着什么。

柳清秋也是微微松了口气,继续看着姜华的行动。

可是这一看,好嘛!又是一阵担忧。

这屁孩居然好死不死的又抓向了那把金瓜子中的一颗。

柳清秋不禁再心中暗骂着将金瓜子放在桌上的人,他放就放,居然还放的不是一颗,而是一把,谁知道什么时候姜华不想扔了,就直接抱着这金瓜子,那岂不是就尘埃落定了?

只是,事情却并没有像柳清秋想的那般发展,姜华虽然是想着那一片金灿灿的地方爬去,却没有伸手抓向那些散落的金瓜子。

而是在金瓜子中抓出一物,抱在怀中就不再动弹了。

场中又是一静,这次却没有人敢率先开口,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无它,这姜华朋友居然抓住了这一堆金瓜子中,摆放着的金色大印。

那大印身上雕着一只九爪金龙,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物件,混在金灿灿的金瓜子中毫不起眼,现在却无人敢忽视他的光芒。

这金印对于姜华来算是很大了,他并不能将其完全抱起来,只是抱住印上雕着的那龙头,侧躺在铺装金瓜子的桌上,睡得香甜。

姜俞贤见到姜华抱住的东西,只觉得就是意如此,大笑了几声才开口道:“来人,传朕旨意,大皇子姜华,顺而生,资不凡,特封为太子,进学后居于东宫。”

众人纷纷接旨,知道事情已成定局,今日之事在姜国传开后,定然也会为这位太子增加不少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