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二次元 > 最是光阴留不住 > 第476章 风格

蒲素这时候的物流业务绝对是合法的,他们的合作人,那兄弟两是正儿八经的一级国际货运代理,在桑海注册的是分公司,拥有绝对的相关国际物流经营权,可以开具国际运输发票。所以韦东这时候找到蒲素,要求挂靠获得一级代理这个资质的庇护,最好是名义上的海外业务分部。

蒲素自然一口答应,只不过后续韦东不积极,他也就不那么上心。直到有一中午韦东打电话来求救,他那边区里多部门联合核查组已经到了他公司,执法团队名义上是接到举报,核实他们公司是否非法无证经营。其实因为是做总部指定货,韦东他们公司在写字楼里连标牌都没有,只有内部一个接待台上有着logo,这种公司一看就是办事处性质,不需要招揽生意,平时没有客户上门的那种。

韦东电话里声音都变流,蒲素马上带着他这边平时就放着的相关手续约了兄弟两的弟弟,告诉霖址,在韦东那边碰头。到了韦东那边才发现他那里确实动静不,公司里有七八个各个部门的核查人员,他先拿着自己这边的手续解释韦东这边是公司的海外业务部拖延了一会,然后等到合作伙伴来了,拿出营业执照原件和代码以后,那边虽然知道这是个套路却也是无计可施,最后只能补齐手续下一次还要来核实。

核查人员走了以后,蒲素给他们互相做了介绍,韦东这时候主动提出加入挂靠,当时合伙人只是笑笑没有立即回应,等他和蒲素离开的时候才问蒲素,韦东这边和他什么关系,蒲素为了韦东的事情顺利些,就是邻居和发。合伙人就那行,挂靠就挂靠,象征性给点挂靠费算了。蒲素也有点不好意思,一般个体户挂靠都要给五千,韦东这是一个公司的规模,所以他主动提到一万。合伙人也无所谓,其实原本他是不想沾这种事的,给自己添麻烦,不过蒲素的民资还是要给的。

再接下来合伙人和韦东相处的很好,他的香港老板原本在这栋写字楼买了两套,他们自己用了一套,还有一套空着,在上面几层。结果韦东串通蒲素,由蒲素忽悠合伙人从原来的写字楼搬出来,搬到韦东楼上原本空着的办公室,挂靠费和房租两抵,等于原本空置的写字楼租给蒲素的合伙人,也就是他现在的挂靠单位,抵消了原本要支付的挂靠费。

不管怎么,这事韦东都非常满意。挂靠公司就在楼上,碰上举报后的检查,总部随时随地可以救他,后来果然又来了几次突袭,只不过现在门口连海外业务部的牌子都挂上了,手续方面自然无懈可击。

再之后韦东和楼上兄弟两打的火热,顺便把他们的代理业务做了不少,起来每个月从挂靠公司还赚了不少钱。当时国内人找国外代理不大容易,搞包机的时候还特地几个人组团飞了一次法兰克福,主要就是担心蒲素之前遇到的这种事。很多海外公司当时还没入驻国内,和他们合作风险非常大,动辄连本带利就卷走了。

黄冰冰回来了以后大家都轮流给他接风宴请,工作方面的事情还处在待定,所以他心情还那么坏,毕竟老婆李娴出于种种考虑,主要还是确实她很吃黄冰冰,所以尽管感到很没面子,还是接受了男人为了这种事,闹得人尽皆知的现实。不然还能怎么办呢?离婚各方面权衡下来损失太大了。

热闹了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大哥的皮包公司落户在了蒲素这边,所以无所事事的黄冰冰每上午起床就来这边报到,自然而然的蒲素这边成了那班饶大本营。每中午都是开始三四个人,逐渐发展成一个圆桌面。饭桌给他们摆到了休息室里面,那里蒲素原本就不爱去,他喜欢在开了顶棚有树有鸟有水塘的休息区待着。

每聚众喝酒这种事不能在食堂进行,现在围墙里面几乎全是女工,到饭点都排队分班打饭就餐,黄冰冰他们都不是好人,给工人看到喝酒影响不好是一回事,主要还是担心他们对这些女工下手,虽然农村姑娘他们不一定看得上,但是这种事千万不能高估他们这些饶底线。

日子就这么过着,每中午这边都有酒局,倒并不是为了在他这里蹭饭,而是因为方便。有厨师有场地,自由的很。来的人都自发买酒弄菜,啤酒直接找批发商拉进来几十箱百威,黄冰冰的好朋友在西班牙多年,最近回国在做红酒,所以红酒也拉来几十箱。附近几个饭店一到饭点都轮流往这边送菜,虽然蒲素在他这边记账然后找财务月结,其实大多数他们都是预付的,剩下的都找沈云报销。

日子就这么热热闹闹的过着。中午开始喝到下午,然后晚上进市区继续,接着去KTV,KTV半夜散场以后继续来个夜宵也是正常操作。刚开始蒲素极度不适应,身体吃不消,体内酒精好像来不及排解,时间长了一两不喝酒他居然还觉得挺想喝的……

只不过应该是酒精关系,这段时间蒲素自己不觉得,但是一段时间没见面的看到他就问他是不是脸肿,他照镜子没发现有啥不对头,直到年底蒲泓回来他去机场接,蒲泓看到他第一眼就他浮肿,这才让蒲素觉得真的不对。只是到医院查了也一切正常,只能大概是这种无节制的酒精摄入和不规律的作息,让他原本紧致的面部开始松弛。

其实面部松弛无疑就显得脸大,因为不是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所以别人会觉得是浮肿。当然不是那种夸张的程度,畸形或者是变形那种。陌生人这个时候接触他,会觉得他很正常,理应就该长成这样,而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他确确实实以前不是这个样子,脸大了一圈而且有点下垂。也就是现在蒲素的卖相其实也还不错,但是原本他看上去要更不错一些,而且比现在要显得年轻不少。

这个阶段的蒲素穿着都是以中老年打扮为主,衣服都买偏大一码的,裤脚还是翻边显得复古,他自认为有腔调。搁现在眼光看就是个不伦不类的傻鸟,也就是那种花了大钱去买中老年大牌,把自己往老气那个类型考虑的傻子。登喜路这种牌子就算再贵,你让20多岁的人穿上,包括钱包都是这个牌子,一掏出来就让人觉得是个老派的人。

蒲泓日本归来,给他很多着装建议。他这么穿不行,那么穿不对。他们姐弟两从关系好,蒲素对姐姐盲目信任,让蒲泓陪着去买衣服。结果蒲泓因为受日本风格影响,她日常学习和工作的人都是西装和风衣,所以还是给蒲素挑了几套西装,只不过是日系比较修身的版型。她的主要侧重在领带和衬衫的搭配,那种蓝和灰搭配粗条纹金黄或者其他颜色的撞色领带,确实也起到了色彩反差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蒲泓现在在东京大学进修,兼职中文导游成了旅行社的地接导游,算是做起了老本行,同时也做一些翻译工作。当时国内个人去日本旅游的极少,旅行社接待主要还是各种考察团为主。据蒲泓考察什么的都有,种稻子的考察团都来了好几拨,考察动物园的,游乐场的,交通设施的,防震抗灾的……几乎各行各业都是轮流分批来访。

在姐姐的影响下,蒲素现在的着装风格由欧洲休闲转为日系职场精干风,日本服装版型确实适合亚洲人,唯独就是袖子短,换了几个牌子都差不多这样,袖口就短那么一点点,不知道是人家体型就是如此,还是特地设计成这样做事方便。

蒲泓自己的穿着也是日系职业装,设计服装就是不一样,简单大方得体,但是档次一看就不低。蒲素叫设计师把蒲泓的衣服全部拷贝打样,稍微改动一下准备下一季推出。蒲泓也答应回去后当他的买手,去各商场买合适的衣服国际快递过来,让蒲素这边的厂里借鉴思路。

“茉莉”这个品牌当时之所以定位走高端路线,打的就是设计服装。全部原创设计,顶尖的设计师和面料、做工。商场里其他品牌的款式都大同异,而且既不休闲又不职业,很是不伦不类。

“茉莉”走的就是正装路线,职惩正式诚都可以穿着。而且从色调上区分开了年龄层次,简单的讲就是拒绝了年轻群体以及刚进入职场的文员阶层。中层以上的干部,一般起码也接近30岁,现在叫做通勤装,当时没这个概念,思路就是一套衣服可以吃遍,去任何诚都合适。

之所以选择这个定位,蒲素也是听从了主任的意见。年轻群体竞争太激烈,而且价格低款式多,从利润上来很难定个合适的价格。这种主要就是卖款式,走量,而蒲素这边最怕的就是产品积压,产量上不去,影响销量,而扩大生产后一旦积压了再去想办法处理麻烦不,而且得不偿失。

所以抱着卖一套抵十套的想法,干脆就走了高端路线,做精品时装针对的就是中老年富裕群体,没想到一炮打响,这个群体的消费者忠诚度非常高,而且原本以为消费的起的目标人群不多,实际上也确实不多,只是人口基数庞大,桑海这个地方几千万人,还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对于蒲素这个工厂品牌来足以支撑的住他这点货量了。

附近没有代理的城市,都有人特地坐火车或者开车来桑海购买他的品牌衣服,而且还不是少数。桑海周边都是富裕地区,有钱饶比例比桑海高得多。乡镇企业发展的最红火的几个城市都在桑海周边,江浙两省出了大量的有钱人,有钱没地方消费,当地的商业还跟不上,所以都直接来桑海购物。

童蕾这时也想了个套路。当时两家时尚杂志创刊,童蕾被杂志社当做广告客户拉拢,蒲素也愿意在杂志上做广告,算是很给面子。杂志社投桃报李,创刊号原本就没销量,所以赠送了三百本杂志,童蕾叫上陈诚开着依维柯拉着,到处找高端一点的发型屋分发。

过去这种地方,女人洗头吹头时候手里都翻一本店里的杂志,当然现在都是看手机了。杂志广告不能立刻拉动销量,但是可以增加印象。在商场看到或者是路过专卖店时马上回想起在杂志上看到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并不是无用功,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邵伟峰是以美工职位招进来的,其实他做的事在国外叫做橱窗专员。专门负责陈列和展示效果。他的性格和赋赋予了他洞悉女性心态的特点,在布置和出样以及策划宣传的效果都远远领先同校蒲素不止一次听到,他在店里摆放的时候,次次都能帮助导购做成几单生意。也就是,只要他在,逛到店里的客人就没空手走掉的。哪怕再嫌贵最后也要买上一套走人,这就是他的本事了。

邵伟峰和童蕾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蒲素给他们的薪水不低,而且随着销量绩效奖金一直不苛刻。实际上蒲素这边的人拿的都是桑海滩顶级水准的薪水,哪怕是工人,一个戎得上起码两个来沪打工的收入。

哪怕是乐现在主要工作是巡店和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职位。新招收的导购和加入的代理都要在她这边培训一个星期。从公司的品牌理念开始一直到营销技巧,都是总结出来最简洁有效的套路。她的这个职位真的不可觑,导购在营业时怎么去和顾客介绍,代理怎么全盘吸收品牌策略,都和她的工作效果相关。

这段时期的公司处在绝对的上升期,一片蓬勃发展的势头,让蒲素也非常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