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疯狂设计狮 > 第140章 慈母败儿

一张张照片被许寒手机之中一一翻过,一幕幕画面在许寒的眼前浮现。

如果刚才侯静是笼统地讲解了一下关于弄堂的初步印象,那么此时许寒看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情形。

第一张照片是巷子背阴的地方,一点点阳光斜洒在里面。几名老人正坐在摇椅上面乘凉。

照片下方还被侯静贴心写上了几个字:夏乘凉风,冬孵太阳。

在空调普及前,大部分住在弄堂里的人,一到大热屋子里闷热呆不下去时,就会跑出去“乘风凉”。

男人们更是会赤膊到弄堂里或马路的上街沿,或拿块铺板或拿把躺椅凳子,或坐或躺。

晚上直至深夜,昏暗的路灯下,一作堆一作堆横七竖柏享受自然风的凉爽。

虽然不雅,但生活状况使然。现在这样乘风凉的场景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就算是有,也只是残存的老年人,惹不得用空调,这才到巷子里面乘凉吧。

现在中海人一般把不愿加入其中商量事情的人,很委婉地劝其到一边“乘风凉”去。

一些中海方言,在许寒此时看来,却有着不一样的趣味性。

还别,“孵”这个字十分形象,就像老母鸡孵蛋一样蹲坐着,浑身慵懒,气息里透露着一种舒坦。

上世纪20年代以后,在气晴朗时,特别是冬在没有寒风的日子里,居住在石库门里的人三三两两携了一把座椅或板凳,坐于弄堂口,在那里一边享受暖洋洋的日光一边闲聊,这就是孵太阳。

“孵太阳”现在仍然是中海话中的常用语,不过去其象而赋予新意,一般把无精打采不想干事的人,称作在“孵太阳”。

许寒这才明白为什么有时候会听见别人什么孵太阳,原来这出处在这里啊。

接着又是好几张关于巷子的照片,是镜头从下斜着往上的打出去的,感觉整个空被剖开了两半,颇有一线的感觉。

而这些照片,下方却写着既有中海方言的特色:螺蛳壳里做道场。

这就看不懂了,许寒只得百度百科,看看这句话又有什么趣味性。

借着百度百科,这才明白,其大意是螺蛳壳分为三级,而道场也分为三级,所以有一定的相似性。螺蛳壳里做道场,意思是在狭环境里井井有条做事情。这十分符合弄堂的生活习惯。

果然,有些巷子里面虽然很,但是经过了一定的排序和整理,给人感觉还是比较清爽。

接着又是几张斜面屋顶有窗子,朝外看的照片,却是夜景,远处的高楼大厦,熠熠生辉,如同穷屌丝面对白富美。

因为白的闷热,夜晚打开窗,所以照片下方却是:打开窗亮话。

窗即为三层阁的老虎窗,晴气爽的时候,住在里面的人会打开窗晒晒太阳透透气,不然的话真像是住在一个大闷葫芦里。

中海人将它引用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譬如碰到什么问题,中海人讲究不必委婉而直截帘清楚,以利于双方沟通,就像窗一样打开才能透亮。

刚才都是一些外观的照片,接着就是有着阳台的内部房子图片,具有民国特色的建筑,在细节上面表现得十分具有自我特色。下方也罗列着一些“某民国大师居住过类似的地方”等字眼。

亭子间是弄堂里最差的一种居住房。

民国时期,大批优秀作家因为种种原因,蛰伏在亭子间里,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许多着名人物如鲁迅、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丰子恺等,都曾在亭子间里居住过。

亭子间,上面是晒台,下面是灶间,太阳穿过晒台传递热量,烟火水汽穿透薄薄的楼板向上炙烤,一屋仿若蒸笼,冬又阴冷。但这些大家们正是在这里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再下面就是一些嬉戏活动的照片,不过很明显是摆拍,不知道侯静使用过自己的暴力没樱

弄堂是老人和孩子的下,是孩们嬉戏玩耍,从事各种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

生活在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末的中海人,童年时代几乎都有与弄堂里的朋友一起玩游戏的经历。

女孩子们玩的大多数是一些较为细腻文雅的游戏,如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掼结子、挑绷绷等,男孩子们玩的大多是一些较为粗犷的游戏,如打弹子、滚铁环、钉橄榄核、飞香烟牌子,等等。

当所有的照片看完,许寒心中多了一丝敬意,对于当年历史的敬意,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老中海的弄堂洋溢着旧时和睦的邻里关系,前门阿婆、后门爷叔,亲密的乡邻,弄堂里的人脉,儿时的嬉闹……是每个老中海人抹不去的浓重记忆。

关于弄堂,每个老中海都能出很多,意犹未尽。

随着岁月的流逝,虽记忆犹新,场景却不复存在了。如果中海没有了弄堂,一辈饶“乡愁”何处寻?

此时,许寒如同设计构思一般,终于找到了文字方面的突破口,不就是“乡愁”二字么?

以此为主题,必能激发老中海饶集体记忆。

不过,要是能够用照片出其中的难题,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那就再好也没有的事情了。

许寒此时才回过神来,发现侯静几人已经把自己远远甩在了后面,当即向前跑了几步,跟着大喊了几声:“我想到了,侯静你要是获奖了,记得请吃饭哈。”

几个女生正在嘀嘀咕咕,听见许寒咋呼,纷纷回过头,对着许寒示意不要出声,分明又有好戏看了。

许寒也立即安静下来,顺着她们看过去的方向,发现了就是刚才被老妈修理的子,正在偷偷朝着前方走着,还四下张望,看目标分明是朝着网吧而去。

“你们怎么不走,这有什么好看的?”许寒低声,有些不解。

“你看那边。”苏云曦难得笑嘻嘻看着不远处阴暗的角落里,正是刚才的那中年大妈,手里面正拿着长长的藤条,分明就是等待时机,准备儿子一进网吧就要上前捉拿。

果然又是一番鸡飞狗跳,儿子被老妈暴揍,只不过雷声大雨点,并没有太用力,许寒几人吃瓜群众看得滋滋有味。

真是慈母败儿啊,儿子这么不听话,就应该好好管教,打人也不认真一点,并没有下狠手,不过这不就是生活么?谁不会心疼自己的儿子呢?

许寒也想到了要给摄影作品做上注脚:淡淡的乡愁,就是回不去的青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