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疯狂设计狮 > 第777章 香山红叶

“爸爸,你不是说今天带我去香山看红叶么?”

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王宇恒和许寒两个人聊得也就非常投入了。

也就忽略了小姑娘,小姑娘顿时不满意了,提出了自己的抗议。

许寒这才意识到是自己这边的闯进了别人的生活,立即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然约定了要去香山看红叶,要不一起吧,反正都是聊天,在哪里都行,而且大家好像都是比较有兴趣。”

说着许寒,指了指一边已经是听得晕乎乎差点睡觉的黄药师和陈玉两个人。

王宇恒想了想,觉得,这个也是不失稳妥的办法。

当即点点头,表示认可许寒的提议。

“好呀,出去玩,出去玩,出去玩……”

王宇恒肩膀上面的鹦鹉突然跟着搭腔,仿佛是复读机一直重复着,看来也是想要出去玩。

“那就谢谢你,当我们这些外乡人的向导。”

许寒知道王宇恒并不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狂人,而是热爱生活,愿意将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也是许寒觉得对方就是自己要寻找的那种人,对于细节有着强烈的艺术细胞嗅觉。

而且随意洒脱,一旦是遇到了聊得来的人,必然是倾囊相授,将自己对于专业方面的理解都是说得头头是道。

随后再次厨房,因为人多,所以叫了租车公司的服务,还配有专门的设计师。

本来黄药师也是可以通过自己家族的分公司搞到车子,可是现在整个公司都是姐姐掌权,不想要被其掌握行踪,所以直接就是选择了租车服务,这样反而是洒脱一点,还可以体验本地的服务。

众人一行人潇潇洒洒,直接奔着香山而去。

此时正是秋天来了,正是香山看红叶的好时机。

一边玩的同时,还能够直接将工作做了,这是最为开心的日子。

从胡同到香山公园,也就是二十几公里,在有红绿的情况之下,花费了半个多小时,这才到达了香山。

许寒和王宇恒为了说事,这才挨着坐。

身为京都地道的老炮儿,自然要为许寒解答一些关于香山的谈资。

香山红叶,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京都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0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

因山中有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是京都着名的森林公园。

香山可谓是国内赏枫的鼻祖,其红叶驰名中外,也是我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车子一停下,许寒众人就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红,红得浪漫无比。

一边的小鱼儿和新云两个人顿时欢呼起来,朝着美景杀去。

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像火焰一般,霜后呈深紫红色。

许寒跟着向前走着,一边的王宇恒本来就是天才,博闻强记,几乎记得所有的自己喜欢的事物,

这个香山美景正是其喜欢的地方,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许寒这才了解到,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经过200多年来的发展,逐渐形成拥有株的黄栌树林区。

观赏此等美景有十处最佳点:玉华岫、看云起、森玉笏、双清别墅、蟾蜍峰、静翠湖、香炉峰、香雾窟、和顺门、驯鹿坡。

边走边说,指指点点,路上很多人,但是美景面前,大家几乎都是一边看,一边拍照。

来到王宇恒所说绝佳处在森玉笏峰小亭。

从亭里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瑟瑟秋风中,似红霞排山倒海而来,整座山似乎都椅起来了,

又有松柏点缀其间,红绿相间,瑰奇绚丽。

除此之外,还有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着去观看。

玉华山庄位于山脉中部,是庭院型风景点,院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层层,是幽雅宜人的好地方。

王宇恒还顺便总结了其他几个观景的去处,绝对是可以看到绝美的自然花卷。

静翠湖,以山为屏障衬托出的漫山红叶景色,最大看点就是沿着石板路向上再走二百米,就可领略到翠微亭景区“红叶黄花自一川”的历史园林胜景。

看云起: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是四角风景亭,位于驯鹿坡东侧,取“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意,周边尽是红叶林区。

森玉笏:位于森玉笏的峭崖之巅,登二百余台阶方可到达,为八角风景亭,是近观红叶的最佳之地,鸟瞰视野更为广阔。

玉华岫: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位于香山的半山腰,是观赏红叶最好的地方,院内平坦优雅,每逢秋季,凭栏南眺,苍松翠柏簇集山腰,黄栌密布山峦,还有金秋的桑树和栾树点缀松柏红叶间。

隔云钟: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位于昭庙琉璃塔西侧,为四角攒尖方亭,站在此亭,可观北山红叶景观,还可远眺群峰。

许寒听到了这些讲解,恨不得伸出翅膀,立即去看看。

香山红叶是京都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许寒一行人算是赶上了好时机,正好一起欣赏满山红遍的美景和气度。

此时,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

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

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此时,正是叶子红了的大美景。

好清静的去处啊。

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众人都是边走边看,许寒挨着王宇恒,王宇恒还顺便说起了典故:

“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

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

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

到算工帐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

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

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谁知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

随后,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

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

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只是一路上山,许寒感觉到怎么连一片红叶也看不见?

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莽莽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京都城。

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像一盆清水。

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

红叶就在高头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

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

许寒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王宇恒说:“本来不是枫叶嘛。这叫红树。”

就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看,就是那种树。”

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